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末诗人周繇为“咸通十哲”之一,《全唐诗》卷六三五存其诗一卷。但前代文献中关于周繇生平的记载颇有相互抵牾之处,《全唐诗·周繇集》中诗是否均为周繇所作,亦甚可疑。今考,有关记载实将元繇与周繇混为一人,《周繇集》中诗亦当分属二人,试申其说,以就正于方家。 一、周繇生平考略  相似文献   

2.
历代诗人大都写过咏史诗,但在晚唐,出现了一些以咏史名家的诗人如汪遵、胡曾、周昙、孙元晏等,为晚唐诗坛增添了古朴的一笔。胡曾就是其中较杰出的一位。 一、胡曾生平考证 胡曾,生于唐末,身世沦微,生平资料甚少。《新唐书·艺文志四》载:“胡曾《安定集》十卷”;《全唐诗》卷六四七附传称他有《安定集》十卷、《咏史诗》三卷,  相似文献   

3.
肖振宇:《(史记)人物传记开头简论》(1996.3·4),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4)索引。 宗守云:《关于“努力学习外语”的切分》(1996.3·4),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3)索引。 陈佩弦:《主谓句句型系统》(1996.3·4),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3)索引。 王明瑞:《关于“较物”修辞格的一些浅见》(1996.2),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  相似文献   

4.
冯梦龙是我国明代的一位杰出的通俗文学家。其所编著的民歌集《挂枝儿》和合称为“三言”的话本集《喻世明言》(原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早已脍炙人口了。但是关于他的生平事  相似文献   

5.
张玉波:《适应当前形势,搞好党的建设》(1993·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1993·4)索引。 周树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1993·1),人大复印资料《科学社会主义》(1993·4)索引。 刘荣林 郑占领:《对“新写实”小说的辩证思考》(1993·2),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4·3)索引。  相似文献   

6.
苏轼认为:“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熔化耳。”(周紫芝《竹坡诗话》)他写《诗颂》:“冲口出常言,法度去前轨。人言非妙处,妙处在于是。”即俚语俗话正是诗的妙处。且读苏东坡被贬黄  相似文献   

7.
陆容,字文量,号式斋,江苏太仓人。其事《明史·文苑传》有载: 容,成化中进士,授南京主事,进兵部职方郎中。西番进狮子,奏请大臣往迎,容谏 止之。迁浙江参政,罢归。 寥寥数十字,且多语焉不详。今以笔者所及资料为据,对其生平稍事考索。 陆容生于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父亲名陆裕,母亲陈氏。他的出生颇具神秘色彩,明程敏政《参政陆公传》称:  相似文献   

8.
刘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今人所著各本中国文学史在讲到南宋作家时没有一本没提到他的。然而对于他的生平的介绍和对于他的作品的评价,不是说法不一,就是语焉不详。下面谈一谈我对一些有关问题的看法。 一、关于他的籍贯 刘过的籍贯在哪里,各本文学史的说法很不一致。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郑本《文学史》”)说:“刘过,字改之,襄阳人。”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以下简称“刘本《文学史》”)说:“刘过字改之,泰和人。”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以下简称“陆、冯《诗史》”)说:“刘过,字改之,太和(今江西泰和附近)人,一作庐陵人,更有作襄阳人者。”中国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以下  相似文献   

9.
王彦泓探考     
明末诗人王彦泓,是中国文学史上艳体诗的集大成者。他上承李商隐、韩偓,下启清朝孙子潇、民初苏曼殊,是文学史研究中不应忽视的作家。由于他同时代的钱谦益、朱彝尊、袁枚等大作家,只赞扬其诗而未记载他的生平,所以关于他的家世、生平,成了文学史上的空白。辛亥革命后,我诗作一版再版,一直延续到三十年代。一九一六年,上海书贾把王彦泓的名字当作摇钱树,在石印本《疑云集》中,混入了不少清朝词人之词。据徐坷《可言》记载,徐坷的老师俞廷瑛有二十二首词被收入《疑云集》①。这显然是王彦泓代表作《疑雨  相似文献   

10.
一云南明代有两部《韵略易通》。关于这两部书的价值,笔者曾写《云南明代两部“韵略易通”比较研究》一文加以探讨。关于兰茂的生平,笔者曾写《兰茂评传线索》一文加以评介。本文专门谈谈本悟的生卒年代问题。本悟的生卒年代直接关乎到他的著作评价,也就是说他书中反映的语音发展规律到底标志着什么时代的特征?属于哪一历史阶段的产物?“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明代古音学家陈第的这一著名论断也可说明兰茂已经有了一部《韵略易通》,为什么本悟还要增修出另一部《韵略易通》的根本原因。所以其生卒年代非弄清楚不可。关于本悟的生平,在笔者力所能及范围内看到的资料中,记载得比较完整的是《嵩明州志》(其中涉及神话迷信之说者,删。以下引文同此。)  相似文献   

11.
张籍系年考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籍是唐贞元、元和间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文当时就受到人们的推崇。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云:“张君何为者,业文三十春,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白居易集》卷四十一。下简称白集) 韩愈《病中赠张十八》云:“籍也处闾里,抱能未施邦。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下简称《韩诗集释》)。后人评价更有过于此者,如宋周紫芝  相似文献   

12.
李直夫是元代女真族副作家。关于他的生平,留下来的资料很少。元锺嗣成《录鬼薄》说池是“女直(真)人,德兴府住,即蒲察李五”,并著录了他的十一种杂剧。天一阁本《录鬼薄》贾仲明补《凌波仙》弔词云:“蒲察李五大金族,《邓伯道》《夕阳楼》《劝丈夫》,  相似文献   

13.
刘过其人及其诗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今人所著各本中国文学史在讲到南宋作家时没有一本没提到他的。然而对于他的生平的介绍和对于他的作品的评价,不是说法不一就是语焉不详。下面谈一谈对一些有关问题的看法。 一、关于他的籍贯 他的籍贯在哪里各本文学史的说法很不一致。如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郑本《文学史》”)说:“刘过,字改之,襄阳人。”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以下简称“刘本《文学史》”)说:“刘过(字改之,泰和人)。”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以下简称“陆,冯《诗史》”)说:“刘过,字改之,太和(今江西泰和附近)人,一作庐陵人,更有作襄阳人者。”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文研所《文学史》”)说:“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人。”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对于刘过的籍贯,历史文献是怎样记载的呢?据《四库  相似文献   

14.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王洋”条提供了宋代南渡诗人王洋的生平概况,但也存在两点错误。一是生年有误;二是提供的史源中有两个王洋,一个卒于高宗朝,一个则卒于孝宗朝。  相似文献   

15.
冯延己,马、陆两家《南唐书》皆有传,近来又有夏承焘先生所作《冯正中年谱》,其生平政治、艺文行事,班班可考,无俟缕述。史称其“工诗,虽贵且老不废。尤喜为乐府词。能书,似虞世南。”今其诗竟无传本,墨迹亦未闻有收藏者,惟乐府词则有《阳春》一集,与李璟、李煜俱为南唐文学之代表。冯延己词集之最早记录,为南宋时陈振孙之《直斋书录解题》,其言云:“《阳春录》一卷,  相似文献   

16.
朱世杰是我国元代数学家,字汉卿,号松庭,著有《算学启蒙》《四元玉鉴》等书.他和秦九韶、李冶、杨辉是我国宋元时期最著名的数学家.关于朱世杰的生平,遗留下来的资料很少.在别人为他的著作所写的序言中有:"燕山松庭朱先生以数学名家周游湖海二十余年矣,四方之来学者日众""汉卿名世杰,松  相似文献   

17.
戴名世为桐城派之鼻祖,死于清康熙年间的“南山集案”,有关史料多遭禁毁,因而研究者对他生平中不少情节尤其是其家世考察不清。从新近发现的桐城《戴氏宗谱》,则可理清戴名世家世系列、确知戴名世与张英、姚士、方苞的关系,窥测“南山集案”对戴氏家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广雅》作者张揖于正史无传,因此关于他的生平莫得而详,对于其籍贯、著述等等只能从历代的片言只语中略作稽考,或者有裨益于学者。北齐颜之推曾因《通俗文》中引用过苏林、张揖而曰: “苏、张皆是魏人。”(见《颜氏家训·书证》)这是有关张揖的最早的材料。另据《魏书·江式传》云: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前 ,对“周”、“易”二字的解释 ,就已经出现了许多观点。关于“周”《周易正义》引郑玄云 :“周为周普”;又引《易纬》云 :“因代以题周”;孔颖达自云 :“《周易》称‘周’,取歧阳地名”。陆德明《经典释文》云 :“周 ,代名也 ,周 ,至也 ,遍也 ,备也 ,今名书 ,义取周普”。关于“易”,《易传·系辞》以为“生生之谓易”,“易者 ,象也”,《说卦》又有“易 ,逆数也”之说 ;许慎《说文解字》云 :“易 ,蜥易”,又引“《秘书》说 :‘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乾凿度》云 :“易”有易简、变易、不易三种含义 ;程颐《程子遗书》卷 1 :“…  相似文献   

20.
刘廷玑,字玉衡,号在园,满族,辽阳人。关于他的生平,资料甚少。《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谓其:“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十五年(1676)前后在世。康熙间,由荫生累官江西按察使,后降补分巡江南淮徐道。”①实则其在世时间,所说并不确切。邓之诚明言:刘廷玑“有《在园诗钞》不分卷,刻于康熙二十三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