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震 《教师博览》2010,(7):54-55
早在4000多年前,最早的人类文明就出现了文字。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将楔形文字刻在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古埃及人先是把圣书字刻在石碑上、墙壁上和金字塔上,后来又写在莎草纸上;中世纪的基督教徒把经典著作抄在羊皮纸上;古代中国在青铜器上铸上文字,后来还曾把字写在竹简上、丝帛上和纸上。  相似文献   

2.
提高新时期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要在指导思想上强调人本性;在教育目标上,注重层次性;在教育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在教育途径和手段上,突出多样性;在教育过程上,符合规律性;在教师表率上,突出示范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工》2011,(10):36-37
近年来,河南省教育工会把民主管理放在创新工作的重要位置,在基础建设上下功夫,在源头参与上动脑筋,在校务公开上抓规范,在民主监督上做文章,在民主评议上动真格。  相似文献   

4.
雨点的话     
下雨了,下雨了!这些小家伙站在高高的云端上,一个接着一个地往下蹦。在树叶上蹦跳,在花枝上滑滑梯,在莲叶上跳舞,在木瓜上敲鼓……整个世界成了他们的游乐场。这个游乐场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不管是在早晨还是在夜里,都能听见小雨点激动的欢呼声,或小声的悄悄话。你听,都半夜了,他们还在屋檐上不停地讲话。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矛盾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载体及追求目标上 ,在权力所需要的氛围上 ,在权力主体所处的位置上以及发展趋势上存在矛盾 ,从而导致了高校管理的矩阵压力。这一矛盾具体表现为 :在管理重心上 ,主体错位 ;在管理决策中 ,行政意志过于突出 ;在管理层的规模上机构臃肿。  相似文献   

6.
人们把字写在纸上、布上、石头上……但是,在这个实验里,字是被写在鸡蛋壳上的。当然,最奇怪的是,明明把字写在了蛋壳上,字迹却会出现在蛋白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7.
甲午战争不同于鸦片战争,不是大刀长矛对抗坚船利炮的战争。大清国没有输在经济实力上,也没有输在军事装备上,更没有输在爱国热情上。到底输在哪里?它就输在制度的腐败上。  相似文献   

8.
“起跑线”     
在中国基础教育的链条上,有一句口号异常响亮:"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许多孩子及其家长,都在起跑线上憋足劲拼速度、抢先机。由此带来一串教育怪象:择校热,争上重点名校,哪怕上幼儿园,也得上名  相似文献   

9.
钱华 《中国教工》2014,(1):40-41
她在工作方法上力求“新”,在活动形式上寻求“活”,在工作作风上务求“实”,在为民服务上要求“诚”;在她的带领下。工会工作开展得积极主动、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0.
终身教育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反映。中国终身教育事业在新世纪呈现出十大发展趋势:在发展定位上逐渐走向高层次;在学习需求上逐渐走向实质化;在资源配置上逐步走向分散化;在组织方式上走向弹性化;在课程标准上趋向个性化;在发展目标上开始转向学会交往;在活动范围上走向国际化;在实施载体上趋向虚拟化;在实践主体上逐步走向集团化;在实现方式上转向制度化。这些趋势表明,我国终身教育发展正把我国带入学习型社会,而终身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则依赖于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鲁迅在他的杂文、书信、序、或后记里,对于他创作时期个人的与国家民族的“郁结”,对于他陷于社会承诺和个人冥思之间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有极大幅度的表白。而这种彷徨求索的焦躁不安,包括一种强烈的求死以再生的欲望——形而上的死亡的欲望,很形象化地弥漫在他1924年至1926年间写的散文诗集《野草》和那个时期写的书信之中。论文以鲁迅的《摩罗诗力说》为开端,着重论述他的《野草》和书信中流露的“灵魂的毒气”,“黑暗与虚无”的“绝望”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没有真的暗夜’的悲哀”那种废然的灵魂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是“一捆矛盾”,而且充满深刻复杂的悖论性质,这就决定了其文化思想的本质。但是,有冥冥之中的“主宰”存在,从而使矛盾冲突一变而为“自然”与“和谐”,这是林语堂与其他中国现代作家更内在的区别。承认和喜欢“矛盾”,使林语堂的文化思想具有现代的深度;而有“和谐”大光的照临,使林语堂的文学、文化、思想和人生一片通明,清澈如水。  相似文献   

13.
北岛论     
从人们对北岛的误读与隔膜及其与文学史之间达成的合谋着手,阐释了恢复“《今天》派”命名和重勘北岛文学版图之必要;以流亡为界碑,梳理了北岛流亡前的“废墟诗歌”之得失,同时从“常”与“变”之辩证关系的角度,详细地解读了北岛流亡后的“流亡诗歌”,归纳出了它们在思考诗人与母语之间的关系及其作为流亡者对祖国的深厚爱情、揭示生活与幸福的不真实性、个体话语存在之可能和难度、质疑本体论和逻辑世界、返乡的坚定指向及其困难等方面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医者身份和文化品格-从另一种角度走近鲁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拯救”意义而言,鲁迅终其一生是中华民族一位特殊医者,其核心医疗方针是:救人、救心、立人。“以毒攻毒”是鲁迅独特的治病思维,“烈药”、“毒药”是鲁迅常用的处方药物:由“进化论”到“阶级论”不过是治病处方的一次调整,医者鲁迅的核心思想并没有更改。鲁迅“救孩子”,“救妇女”,最伟大的贡献在于设立了“阿Q病房”;医者鲁迅有其自身的痛苦,也有其独特的超越方式。鲁迅的医者品格和文化品格是统一的,通过还原鲁迅的医者身份进而认识鲁迅的文化品格,不失为研究鲁迅的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运用布鲁贝克的“个人自治”观剖析马加爵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其犯罪的本质原因在于他个人丧失自治,没有定好自己的位,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管好自己的人。考生加强自治是防范“马加爵案件”发生的根本手段之一。全人教育是考生“个人自治”的前提,学校的道德引导作用是考生“个人自治”的保证,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考生“个人自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论苏轼诗词中"鸿"与"鹤"意象的审美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诗词中鸿、鹤两种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前者具体化为飞鸿、孤鸿、归鸿,分别象喻了苏轼人生历程中的青年、壮年、老年阶段的生命体验,后者以"驯鹤"为主要形式,象喻了主体的品格.  相似文献   

17.
作为身处后台的幕僚,能否施展自己的治国韬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其辅政艺术,既使如魏源这样的旷世哲人也概莫能外。魏源人生的黄金时期,基本上是在幕府中度过的,他的主要思想大多成形、成熟于这一时期,他的政治理想也多是以参谋辅政的方式进行实践的。毕生追求"经世济用"的魏源,充分利用幕府这个难得的行政参谋平台,以择木而栖、与时而变、为国而谋、躬身而为的精妙辅政艺术,将改革开放思想融贯其中,使其"师夷长技以制夷"和"除革弊政"的政治抱负在混浊的政治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施展。  相似文献   

18.
马叙伦从"<说文>学"和"六书"说出发考察中国文字,"六书二系"说是他的理论核心;他通过实践分析认为俗字不合"六书","六书"理论适用于金石刻辞文字;并吸收新材料新方法研究"六书",阐释许慎的文字学思想.马氏的文字学思想固守传统,相对保守,但保守之中也表现出进步性,如"三书说"和语源学的思想对今天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为清代“性灵”诗派主将的张问陶,在对前辈诗学理论扬弃的基础上,既“专主性灵”,又“独出新意”,标举“天真”之说,倡导从“天真”处抒写“性灵”。艺术本体的“天真”审美本质,由创作主体的性情气质与表现对象的风神韵味“天然”凝结而成。要写“天真”,诗人的心要“空”,要“闲”;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生活知识;还要仰仗“灵感”的“神助”。张问陶对其“天真”说毕其一生躬行实践,创作的大量“性灵”诗作,充满了诗人悯民忧国的风雅情怀。  相似文献   

20.
在夏丏尊为数不多的散文中,“对话体”散文占据了一定比例,并成为他区别于其他散文作家的特色。“对话体”现象体现了夏丏尊散文写作的“客观性”倾向。这种倾向既体现在它的散文作品中,也在他的文学批评中有所阐述。而这种“客观性”则从根本上来源于他的教师身份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