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昱 《快乐阅读》2012,(16):124
语文教材是有独特的学科特点,一段文字、一篇课文都是一颗颗审判的"他山之石"。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韩愈的名篇《张中丞传后序》一直是《大学语文》的必读篇日,它在刻画人物.章法结构,场面描写,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具有美的内容。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它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的《石榴》写于1942年,是一篇歌颂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抒发坚信正义必胜感情的优美散文.作者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石榴的审美特征:(1)意蕴美,作品充溢并散发着生气勃勃的生命热力;(2)形象美,是一种"妙幻的演艺";(3)修辞美,精彩而出神入化.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程改革呼唤语文美育,语文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进而达到个体自身以及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完美的发展。语文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学生的审美发展提供了基础。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中《江南的冬景》为例,从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三个方面谈语文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改革呼唤语文美育,语文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进而达到个体自身以及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完美的发展。语文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学生的审美发展提供了基础。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中《江南的冬景》为例,从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三个方面谈语文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6.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美的散文,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语文课堂的导语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笔者认为,导语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高三统考,有一篇作文被判为57分的高分(满分60分),在同类作文中格外显眼。这是一篇怎样的作文呢?它为何能在同类作文中脱颖而出呢?先请看作文题:有一个楚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在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于  相似文献   

8.
中学课本节选的小说《荷花淀》是孙犁同志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战争故事。但凡战争题材的小说或影视剧,都会描写到硝烟战火、流血牺牲,不是刻画骁勇善战的英雄虎胆,就是展示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而这篇小说却独辟蹊径,  相似文献   

9.
《散步》是莫怀戚先生的一篇情真意切的散文。文章表现的是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丈章选取的是家庭生活中的感人故事,但作者并没有将笔墨铺展开来描写,而是像一名技艺高超的摄影师一般抓住了家庭生活中平凡而又蕴含丰富的一个镜头——家人散步,进行点染,却足以振聋发聩。  相似文献   

10.
《我与地坛》是一篇非常难得的、值得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索动人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从美学层面来看.《我与地坛》具有深刻的意蕴美、生动的形象美和凄婉的遗憾美.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标准》提出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浙江版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三篇课文 (《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我要一本书》、《燕子过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 ,文章中生动隽永的语言、令人遐想的画面意境、丰满高大的艺术形象给学生一次次心灵的撞击。因此 ,我觉得以此为切入口 ,引导学生在欣赏、推敲、美读中去感知美、理解美、体验美 ,不失为教学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好方法。  一、欣赏画面 感知形象美本单元三篇课文图文…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中的《恒娘》塑造了三个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这篇带有一夫多妻制时代烙印的妙文,值得女性一读:恒娘——有一颗善良的心,懂人情练达,会用智慧处理矛盾;雪娘——遇事不冲动,用理性的头脑思索人生,虚心好学、委屈求全;宝带——一味攀附男人,不加强学习,失去了自我。  相似文献   

13.
《圆圆的沙粒》是北师大版第五册一篇美丽的童话故事,采用了对话形式叙述了一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们的嘲笑、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亮的珍珠。本文除了语言美、意境美外还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课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学生能读懂故事的内容,可  相似文献   

14.
曾牵动千万颗心的电视连续剧《牵手》,诉说的是人间的情爱故事;而我手边这本书的封面上,一只小手伸向一只大手,或者说,一只大手伸向一只小手,预示的是另一种牵手的意境:小手从大手中领承了关爱和自信,大手从小手中体验了奉献与幸福……手与手的相遇委实是心与心的相遇、“我”与“你”的相遇,在相遇中,教师职业美德敞亮而澄明。这是广西师大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美丽教师》一书给我的第一感受。  相似文献   

15.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以精美的笔触对春作了全面、精细的描写,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走进《春》的世界,你可以领略到它的结构美、形象美、绘画美、语言美、情感美.真是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6.
张鹏飞 《学语文》2002,(3):16-16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艺术具有巨大的表现功能:历史的巨幅画卷、社会的广阔天地、自然的无穷变化、事物的千姿百态、人物的音容笑貌、世间的悲欢离合,这一切都可以用语言艺术加以表现、刻画和描摹。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给读者提供了二千多个人物形象,再现了19世纪法兰西社会的风俗史。《红楼梦》也以488个人物形象,反映了四大家族从繁荣到衰败的景象。托尔斯泰的作品提供了一面“俄国革命的镜子”。莎士比亚则用他的二万三千多个词汇筑造了文学的金字塔。当读者打开这些文学作品时,字里行间,众多人物,以其各自不同的个性与命运,带着喜、怒、哀、乐向人们走来,真是满纸云霞、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7.
《圆圆的沙粒》是北师大版第五册一篇美丽的童话故事,采用了对话形式叙述了一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们的嘲笑、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亮的珍珠。本文除了语言美、意境美外还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课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学生能读懂故事的内容,可情节背后的、文字里面的,却未必知其所以然。三年级了,我认为应该引导学生从浅层阅读转向深层感悟,因而我教学的着力点就在于:品读感悟,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8.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这类文章大多是在通俗易懂的故事叙述中揭示古诗词的创作经历、背景、内涵等,将诗词名句包含其中,文质兼美,故事生动,容易使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就是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文章以送别为线索,文中有诗,诗文互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广义美加以探索,认为今天的美学实际上只研究"形象美",只能称其为形象美学,不仅不能满足美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不能为艺术美的创造提供客观的理论根据,需对美的理念进行广义开拓,加入"非形象美"的理念。一旦引入了广义美的理念,在理论上美与善、美学与艺术学就能更和谐地统一起来,在艺术实践上将大大地扩大艺术美的创造空间。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一套语文教材,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那一篇篇范文堪称经典美文.课堂上,我喜欢引领孩子们走进语文那美的殿堂,徜徉那美的殿堂,去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继而创造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