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 ,很多学校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听课方式———推门课。操作方法是学校事先不通知授课教师做任何准备 ,组织一班听课者能随时悄然进入课堂进行听课。这种听课方式给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一定的督促和检查作用。有些学校还准备把教室改门改窗 ,长期开展这种听课方式。学校事先没有给授课教师打招呼 ,直接进入课堂听课 ,使我回想起1978年中学生时期一节难忘的课。一天 ,教数学的沈老师给我们上课 ,六七分钟后学校领导带一些教师进入课堂 ,还未坐定 ,沈老师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大声要求进入课堂者 :“你们不能这样随意进入课堂 ,请出…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我在听推门课方面恪守这样的原则:听课的目的不在评价而在于帮助教师进步。 每次推门听课结束,在综合这节课的效果后,我都要和执教老师进行讨论,我们讨论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教材、教学的理解。二是本节课的亮点,且请教师自己找出这个亮点。  相似文献   

3.
习惯上,以前很多学校领导主张“推门听课”.认为推门听课这种常态课,可以直击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和素养。其实,只要透过推门听课能有效督促甚至震慑教师重视每一节课这种表象来看,我们会意外地发现.推门听课的核心基本上是为了学校管理.出发点足管理.归宿点也是管理,而并非教师的专业发爬。  相似文献   

4.
一所学校如果能够形成一种“推门听课”的制度,那么,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肯定是高的,教风也是正的。 “推门听课”是听常态课,听没有任何包装的课。这种课虽然比不上那些示范课、公开课,会有明显的缺点,甚至是一节失败的课,但它原汁原味,朴实无华,给人一种真实感。正因为它真实,才使我们学会反思,发现缺憾或不足,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5.
时下,许多学校的领导最热衷的一种听课方式是“推门听课”,想以此了解教师教学工作的真实状况,把它作为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法宝。这种方法到底好不好,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推门听课也并不是在所有学校都可以推广的。推门听课要因校、因人制宜。  相似文献   

6.
习惯上,以前很多学校领导主张“推门听课”.认为推门听课这种常态课,可以直击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和素养。其实,只要透过推门听课能有效督促甚至震慑教师重视每一节课这种表象来看,我们会意外地发现.推门听课的核心基本上是为了学校管理.出发点足管理.归宿点也是管理,而并非教师的专业发爬。  相似文献   

7.
一般教师都害怕学校领导“推门听课”,因为在“推门听课”的背后将是领导的严格审视;而在松江区民乐学校,教师都非常欢迎学校领导的“推门听课”,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又将是一次令人心情愉悦的学习机会。这一切的转变来自于学校教学评估中心的成立和运行。  相似文献   

8.
记得去年,笔者曾带领教研室人员深入到一所学校,开展一次不打招呼的“推门听课”活动。我听了一节小学四年级数学活动课(苏教版),课题是:《我们去春游》。这节课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9.
上午第三节课前,我到李老师班去听课,刚到教室门口,李老师就从教室走出来,紧张地把我堵在门口:“你要听课吗?”“对,听你一节语文课。”“哦,对不起,这节课我主要讲课后作业,没啥听的。”出于尊重,我没有执意进班听课。类似的情况,每学期我都遇上好多次。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制订行事历时,不少教师对公开课总是一再推诿,不愿接受,甚至坚决拒绝。回到办公室,我想起六年前与林蒙老师的一次对话以及他的成长历程。那是一天下午第二节课刚下课,我匆匆进入林蒙老师的教室。上课三分钟后,林老师突然发现我坐在教室后面,他急忙朝教室后面紧走几步,耸…  相似文献   

10.
邀请听课     
一下班了,我仍独坐在办公室修改学生文稿。从教不久的黄老师推门进来,向我发出了一个邀请:请明天去听听她上的课,给她指点指点。我能指点人家什么呢?虽然从教已有20多年,但除了徒长了几年教龄之外,在教学上又有多少长进呢?但盛情难却,我还是欣然答应了。为防遗忘,我立起身来,在黑板上“备忘录”栏内写上一条:明日(星期三)上午第2节课,黄老师邀请听课。黄老师高兴地走了,我准备继续修改学生文稿,抬头看看“邀请听课”这四个字,忽然发生出许多感慨。  相似文献   

11.
学校开展“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即人们习惯上所说的“推门听课”,所不同的是在上课结束的时候,由学生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从自我感受的角度进行评价。在填写评价表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评价者是初一或者高三的学生,也无论评价对象是“主科”还是“副科”的教师,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学生不知老师姓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李荣华 《中国教工》2010,(10):34-34
现在.不少学校时兴听“推门课”,印学校领导在不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直接进入课堂听课,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这种听“推门课”的形式与其它听课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随机性与检查性。  相似文献   

13.
朱谦祥 《教育艺术》2005,(11):42-43
3月1日,《中国教育报》刊发的湖北省武钢九中李永高老师的《质疑推门听课》一文,在读者中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不少读了该文的老师,都发表了这样那样的看法。3月22日,《中国教育报》又刊发了两位校长的文章:《“推门听课”何错之有?》与《还是敲门听课好》,以回应李永高老师的文章。读了这三篇文章,我也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也许是有感于公开课和示范课常常存在的“假大空”,“推门课”(也称“推门听课”)目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校领导和教研员的青睐。不少学校把”推门课”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写进了学校工作的常规。还有一些学校规定教师必须积极配合“推门课”,不得以“复习课”、“练习课”搪塞。但是,“推门课”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关于它是否侵犯了教师应有的权利,关于它是否能真正了解、准确评价教师的教学,关于它是否”能有效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期“争鸣”刊发两位基层教研员关于“推门课”意见截然相反的文章,并摘选了一些教师、校长的相关意见,我们还特别邀请上海市教科院顾泠沅教授对“推门课”做了深入点评。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管理》90年第五期所载程爱理同志撰写的“怎样组织听课”一文,认为“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剥夺了授课者在听课活动中的主动权”;“推门听课”及“摸人课”“是低水平的管理者用最肤浅的眼光来‘治’低水平的老师”等等。读后觉得有些偏颇,故欲借贵  相似文献   

16.
薛海 《教育文汇》2011,(6):18-18
人们对“推门听课”褒贬不一。贬者认为:如此听课,不尊重老师,缺乏“人文关怀”;褒者认为:这样听课,没有刻意“包装”,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更能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目的。我从教师的角度看,觉得“推门听课”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文炎 《师道》2006,(12):8-8
一些学校的管理中有一个专门术语,叫“推门课”,是指学校领导在不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直接进课堂,了解教师教学工作的状况,并以此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这种形式与其他听课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随机性与检查性。“推门课”通常带有检查目的,主要是通过听课了解教师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18.
如今,学校里时兴“推门听课”,即听课者事前不用打招呼,课前几分钟直接走进教室,往备用的座位上一坐,就可以听课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我听过的课中,有一堂《米洛斯的维纳斯》语文阅读教学课给我印象最深。  相似文献   

19.
<正>推门听课,是学科教研员或学校管理人员根据学校教学工作需要,采取的一种不打招呼、直接进班听课的教学管理形式。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种教学管理形式,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完善学校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推门听课是当下学校教学管理中一种常见的听课方式,对此,大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之所以出现这些争论,其关键在于大家对推门听课的认识不足,甚至产生一些误读误解。那么,推门听课,我们究竟要"推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所谓“推门听课”就是学校领导不打招呼,随时可以走进任一个教师的课堂听课。时间不定,可以是课开始时,也可以是课上一半时,总之,学校领导想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想哪一个班就哪一个班,而且还作为一项常规制度在教职工大会上予以宣布。也许,领导的用意是好的,是想更具体地了解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