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谭元春诗歌的基调是幽深孤峭,但不同题材的诗,风格又稍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家居诗于天真朴素之中寓凄清;交游诗于情浓意厚之中寓孤寂;山水诗于清微静笃之中寓苍寒;咏物诗于冷僻细微之中寓幽怨。  相似文献   

2.
胡广是明代继解缙之后的第二位内阁"元辅",以诗文见长,尤擅作诗,时常与翰院同僚诗酒唱和。由于这些唱和者均是在帝王交替之际以科举、举荐、征召等路径进入翰林院的,故其唱和诗台阁化倾向明显。又由于这些唱和同僚大多是在"靖难之役"中临阵倒戈的官员,既要背负背主求荣的骂名,又要面对新主对其衷心程度的猜忌和怀疑,故而其公私领域的唱和内容不外乎节会、伴驾、送行、八景、内直五类,以展现国家宏阔的盛世气象、歌颂壮丽的山河为主,形成"鸣盛"特质。这种唱和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和浓重的表演痕迹,在明代早于"三杨",当为台阁体诗歌创作之先锋。  相似文献   

3.
寒食(五石)散中毒引起的药源性疾病深刻影响了刘宋王微的文学创作,相较于皇甫谧和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等前辈作家,王微将石药中毒情形的描写与病人幽微情绪的传达有机地融为一体,其文"怨思抑扬",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与今人对中国古代文学"疾病书写"传统的通常认知不同,它表明,至晚在刘宋时期,作家们就已经开始在文学创作中把"病残之躯的展示"和"生命意义的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此举丰富了文学的题材、拓展了文学表现世俗生活的疆域,为后世的"涉病文学"创作提供了资源,是晋唐"疾病书写"传统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在考订的基础上,勾勒和分析了元稹不同时期唱和诗创作的轮廓和特点,认为元稹仕途的升降对其唱和诗创作影响很大。仕途顺利时创作较为低落,而仕途偃蹇时则出现高潮。但总的趋势是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时,无稹较白居易存在更为强烈的因难见巧、争奇斗胜的倾向,对唱和诗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更大。因此,中唐唱和诗体制改革的主角是元稹而不是白居易。  相似文献   

5.
吴琼 《文教资料》2010,(31):88-89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开始独立发展.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是山水画论的开端。他们都提出了重要的美学思想。但他们的美学思想是有区别的。本文从人生境遇、形神关系、创作情感和审美感受等方面来研究其差异.区分他们的美学思想对深入研究山水画理论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晚唐唱和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颇高。对晚唐唱和诗创作的典型代表皮日休和陆龟蒙的诗歌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来深入了解晚唐唱和诗及其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7.
王微(1914—1988)是20世纪我国语文教育家、书法家,既是优秀的国文教员,更是出色的语文编辑。他从新中国成立之前到改革开放之后,参与编写或主编了多套中学语文教材,参与起草了1956、1963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并组织编出《古代散文选》等一系列语文著作,还撰写了有关汉字演进和书法艺术方面的论著,对革命老区和新中国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从三方面对元白唱和诗与欧梅唱和诗在题材内容上进行了比较。认为欧梅唱和诗与元白唱和诗都有表现现实政治的内容 ,但欧梅唱和诗显得淡漠平和一些 ;在表达友谊方面 ,欧梅唱和诗在以悲情寄怀的一般模式外 ,强化了以文交友的内容 ;在描写世俗方面 ,欧梅唱和诗直接受到元白的启发 ,欧梅对唱和诗社会功能认识的深化 ,也极大地拓展了世俗化题材。欧梅唱和诗在题材内容上对元白的继承、超越和创新 ,反映了唱和诗这一特定文化载体在题材内容上的某种稳定性 ,同时 ,也体现了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及其文人心态对唱和诗创作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韩元吉是南宋政坛与文坛大家,与辛弃疾同为爱国人士.淳熙九年至淳熙十四年,辛弃疾因谗言被罢官免职,隐居于江西上饶,所居之处与韩元吉相邻,两人成为忘年交.在此期间,他们相知相惜,频繁唱和,往来词作有十余首之多.正是由于韩元吉赠词中对辛弃疾处境的深刻理解以及勉励期待,使辛弃疾在和词中将一腔不平之气及报国之情倾泄而出;两人志同道合的友情也成为词坛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0.
《许昌唱和集》是叶梦得任职许昌时与诸公的诗社唱和集。绍兴年间由叶梦得整理成集,淳熙二年韩元吉、苏岘组织刊刻。是书收录了许昌诗社的诗人唱和作品,而参与许昌诗社的文人分别隶属于北宋三个文学家族,这就使得这部书在文人雅集唱和的同时,有了文学家族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1.
"秋水轩"唱和影响大,一部分作品结集梓行,一部分作品散落在各自的词册中。文章通过对后者的考论,阐述了其主题在创作过程中,有背离曹尔堪原唱的倾向,这种主题裂变现象对康熙朝中后期词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元稹、白居易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向来以"元白"并称于世。二人自贞元十八年相识至大和五年元稹去世,唱和往来不断。文章试图从地理学、文化学、传播学等角度对元稹、白居易唱和诗进行剖析,认为诗人因仕历而产生的地理位移使他们的诗歌体裁发生了变化,并促进了地域间文化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13.
王维是个重亲情和友情的人。在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他的人品和诗作始终采用舒缓、中庸的基调。其可贵之处,尤其在于他并不因身前的荣光走向沉溺世好,而是在呼应时代风尚的同时,保持了独立而超越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4.
诗歌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的主要途径有:诵读创设情境,体会诗歌的情感;创设品析诗歌情境,深入理解诗歌内涵;运用音乐创设情境品析诗歌;表演创设情境,对诗歌学习进行再创造。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诗歌教学,不仅能体现当下新课标的意义和作用,更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文学素质。  相似文献   

15.
军人心态是军人情感、情绪、意志、思想的整合体,它既具有个体化特征,又有一定的历史性、社会性与民族性。军旅诗歌是军人心态最真实的反映,本文从军旅诗歌的整体性角度出发,透过诗歌表面所展现的不停变幻的个体瞬间情感,发现其中潜在的、结构性的、重复变化的矛盾心态,从而探索军人独特的"集体心态"及这种"集体心态"背后的民族历史文化及战争文化倾向。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中关于描述“雨”的情形和唐诗宋词不同,英语中关于雨的描述主要是对“雨”客观的描述,唐诗宋词关于“雨”的描述除了是对“雨”客观的描述,更多地加入自己对“雨”的主观感受,做到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17.
北宋徽宗时期,虽然仍有少数诗人如皇帝和个别近臣生活于社会的最上层,但绝大多数诗人都被甩到社 会的下层。元祐诗人受到残酷的政治迫害,而后进诗人或缺乏进入仕途的机会而终生布衣,或虽有幸进入仕途却沦 于下僚。同时,相对于元祐诗歌高潮时期,此时诗人交游、唱和活动也大大减少,并且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学黄的诗 人视艺术为生命,他们悄悄地聚集,在民间逐渐形成了“江西诗派”;一是徽宗皇帝亲自组织与近臣的唱和,以歌咏升 平。  相似文献   

18.
所谓"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即"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是同光体代表诗人、近代著名诗论家陈衍的重要诗学观点,也被认为是同光体在诗学理论方面的标志性创见。但是,过去学者对此解读多有分歧。通过对"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内涵进行深入细微的分析,可以明晰陈衍提出此诗学观点的真实意图。同时,同光体作为近代重要的诗歌流派,在学宋的大纛之下,其重要诗人诗学的具体路径,也各有差异,反映在"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上,其不相合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9.
北宋嘉祜年间,大批文士聚集在欧阳修周围,形成规模庞大的京城文人集团。欧阳修也及时利用行政手段,对以“险怪奇涩”“奇僻”为特征的“太学体”大加贬抑,为诗文革新运动的全面胜利扫清障碍。此时的文人唱和与雅集活动主要有:礼部唱和;《明妃曲》唱和;饯别会饮;茶会饮等。唱和诗作在内容上,以咏物诗作为最多,其次是歌颂友谊之作,再次为赠别之作,此外还有一些抨击时弊与吟咏山水的作品;在艺术手法上:戏谑与庄重并存;议论与形象兼顾;才学与平易并美等,这些对宋诗的发展都有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汉末建安时期,迎来了乐府诗发展史上文人拟作的第一个高潮,以"三曹"为代表,他们的拟作对汉乐府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他们还通过自身实践使汉乐府有了很大的发展。"三曹"乐府诗创作之所以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形成如此深远的影响,与这种批判地继承密不可分。"三曹"乐府诗对汉乐府的继承与发展具体表现在句式篇幅、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