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相似文献   

2.
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遇到这样一件事:在我住地附近的公园,一位老人正在晨练。他身板直挺、步伐稳健,绕着园中弯弯的道路,足足地走了三四圈儿。然后就在空场上伸展腰肢,好像仍然不觉得疲劳。待他坐在长椅上休息时,走过来一位年轻人,跟老者搭话:“大爷,您今年高寿啦?”老人听后,迟疑好久才回答,而且显得很不耐烦。年轻人走后,老人跟我说:“这会儿有些年轻人,简直不懂事,见人老是问这问那,不答理不好,答理真的不愿意。”按道理讲,这么问问也没啥,再说这个年轻人还蛮有礼貌,老人何必这么不高兴呢?当时我有点不解。  相似文献   

4.
这点不能说     
记者做久了就什么样的事都能遇到,什么样的话都能听到,但最不愿意遇到的事情就是采访对象讲过的事不能报道,最难挨的时候就是当稿件完成的时候, 采访对象一个电话:“这个事情不能说!”最近,我和另外一个同事接连遇到“不能说、却偏偏听到了”的故事,从记者的角度而言,只要采访对象所讲述的内容符合报道的要求,没有原则性错误,文章就是可以发表的,可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媒体开始养成给采  相似文献   

5.
出版之后     
1939年,马公愚在上海举办学术讲座。台下一个年轻人举手提问:“福州路书店里的出版物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先生如何看待这个现象?”马公愚听了,微微一笑,说道:“你提的问题,我甚有同感,可是不好回答,就让我来讲个故事吧。”  相似文献   

6.
珍惜生命!     
记得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座临终关怀医院里,住着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和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年轻人的双目因车祸而看不见任何东西了,他的脾气非常暴躁。医生说他的眼睛如果再不治疗,病毒就会延伸至整个身体,而眼睛的治疗除了医生高超的技术外,还需要患者本人有强烈的求生意志。而他认为自己再也治不好了,就自暴自弃不配合医生的治疗。一天,那位老人突然对小伙子说:“如果你在我这个靠窗的位置上,就算你看不到这红花绿草,也可以听到楼下幼儿园的小宝贝们的欢快笑声,瞧,他们在玩捉迷藏。……”年轻人却不理不睬。但老人从此日复一日,每天都…  相似文献   

7.
永远在路上     
屈指算来,做记者已经快3年了,刚走上这个岗位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懵懂和好奇.可真正干起来,才发现这个职业远没有看上去那么轻松潇洒:风里来雨里去的采访,绞尽脑汁地找线索和通宵达旦的熬夜写作.幸运的是,报社和部门给了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很多机会,让我在领导和老记者的关心帮助下,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8.
采写新闻就是“采写故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是美国新闻学者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新闻理念。他们认为,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如果回答不出“故事在哪里”,那么他就写不出新闻来。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必须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写新闻说到底就是“采访说故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故事”当然是事实,但“故事”比“事实”又进了一步,故事更具有新闻性、可读性和传播性。读者需要故事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组织了一次调查,将来自美国18家报社的76位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了“年轻人想读什么样的报纸以及为什…  相似文献   

9.
我从未遭遇过如此冷峻拒绝的采访对象 许鹿希,初见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她是谁;如果我说“她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夫人”,大家就明白了:但是,这却是许鹿希最不愿意听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至今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是一位记者,很多时候,每当我一想起这位记者,心里便会涌起一份深深的感动。一个深秋的傍晚,我因事来到大哥住的那家县城医院。老远就听到院门口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哭,围观的人都在愤怒地指责医院。有几位  相似文献   

11.
记者的有效提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闻工作者.提问将体现记者的采访技巧和采访功力。业内有这么一个反面典型例子,2002年带有传奇色彩的伟大科学家霍金到杭州出席学术会议时。有位记者提问。“你认为人类历史的下一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将是什么”,霍金不无讽刺地说:“如果我知道.我就已经把它做出来了。”无独有偶。记得两会期间,有记者提问经济学家吴敬琏,得到的答复是这个问题已回答多次.要求记者多看看他写的书或有关报道。  相似文献   

12.
旷春桃 《档案时空》2014,(11):46-47
我第一次听到“中正图书馆”的故事,还是1989年的时候,那时,我刚从衡山县一个偏远的小乡镇调到南岳,对南岳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喜欢寻根问底。当时,我到南岳区人民政府机关找人办事,在等待的时候,我问一年长的工作人员,为什么政府办公大院还这么破旧,那老者正巧是志办聘请的编辑,他看我好奇,就满怀深情、很专业地向我介绍了大院的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0月12日 星期六 晴 今天一天在青石岭采访,心脏和情感始终处于被猛烈撞击的激动中。我敢说,我遇到了一个撼人心灵的题材。 山区缺水,司空见惯;找水打井,久计常法,原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一沉下去采访,故事就像山上的石头,一块块、一堆堆地滚下来。这个仅有千余人的小山村,为水困惑了数百年,与水奋斗了几代人,先是水贵如油,后是水如毒鸩,束手无策地看着它夺去了一个又一个亲人的生命。今天在村里先后采访和见到了十几位村民,有的中年丧妻,有的晚年丧子,有的童年丧父,还见到一位手术后面目全非的脑瘤患者。让人感到在凶猛的癌魔面前,人们是那样孱  相似文献   

14.
正交换梦想,做这个独立采访项目的第十五个月。两千多个人曾与我面对面,亲口说自己的故事。我越来越发现,其实梦想什么都不是,勉强说,不过就是一个借口,有了它,你可以忙碌,你可以有力量,然后,成为越来越喜欢的自己。找了个时间,把过去走遍全国,对我来说记忆最深刻的故事,一一写出,看一看梦想的每一种模样。  相似文献   

15.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随着时间的逝去,许多东西是可以忘记的。身边人遇到什么痛苦的事,我常劝说,没事,过些日子自然会好的,时间是医治创伤的良药。干新闻多年了,采访的人、听到的事,记不清有多少了,但真正让人记住的还真不多。我常常拍脑门:是不是记忆力衰退了?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的7月,我参加工作成为央广记者刚满一年.这一年,淮河流域发生了全流域性大洪水.我在淮河岸边待了一个多月,亲眼目睹了王家坝人痛苦而又坚决地开闸蓄洪,一片汪洋的蒙洼蓄洪区里,一个个庄台顷刻间成为大水中的孤岛. 在那一个多月里,我见得最多的就是紧急驰援而来,日夜抗洪抢险的子弟兵们.无论是濒临坍塌的堤坝,还是围困群众的险坡,那些跟我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没日没夜地加固堤防,解救群众.扛沙袋、打木桩、挖水沟、运物资……疲惫,让这些年轻人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的,但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人用沙哑的嗓子起头,然后无数沙哑的嗓子附和,一起吼出某首军歌,为他们平添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7.
李鹏飞 《今传媒》2010,18(10):128-129
面对记者的采访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种戒备心理,对方一般都会说一些他愿意说的而回避他不想说的,而这就要考验记者的采访功力了。在与采访对象交流时有的记者干脆就按照事先罗列好的问题一个一个来问,其实这样做有时候会失去一些能出彩的回答,有的时候采访对象的回答只要记者再追问下去就很能表现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8.
"爸爸,我可以永远活着吗?我不想死。""妈妈,我为什么一定要去上学?"很多时候,幼小孩童对世界的好奇与追问,远远超出成年人思考的范围。不知如何回答的父母往往支吾几句敷衍了事。但是有一个人没有这样做,北大哲学系何怀宏教授认真思考了这些看似幼稚却直抵生命本质的问题。《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也许是今年六一送给孩子和家长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19.
一天,10年前的一位同事从省城某机关打来长途电话,问我为啥子还没有提升?我无可奈何地回答:“我不知道。”因为,这样的问题,只有我的领导,我领导的领导,还有人事部门那些有资格代表“组织”的人,才有权回答这个  相似文献   

20.
正当媒体广泛报道“好军嫂”韩素云的时候,笔者在北京图书馆邂逅一位德国专家。他不解地问:“‘好军嫂’真是了不起!可是这么好的人,你们为什么让她吃那么多苦?”他这个问题足以使我们语塞。你总不能回答说: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她不吃那么多苦,你怎么见出她的了不起呢? 《光明日报》曾载文《孩子,你要接过我的教鞭》,报道一民办教师三十多年如一日,献身偏僻乡村的教育事业。引岁临终前他嘱托女儿:“你要接过我的教鞭,不要让孩子们退学,不然,我们村只有穷。”在这篇小通讯里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自生自灭的个人在一个自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