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也是培养幼儿创造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体验式美术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得到了教师和幼儿的广泛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幼儿美术教学可以提高幼儿对于美的认知和感受能力,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文章分析幼儿美术教学多元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幼儿的创造力、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让孩子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美术课堂主题活动多元化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吴佩佩 《考试周刊》2014,(39):189-190
在美术欣赏中,教师要做好幼儿欣赏活动的准备工作,多角度开展欣赏教学,从小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情操,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4.
美术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展能够引导孩子发现美、感受美,有助于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水墨画教学是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将无范画教学模式应用于幼儿园美术水墨画教学中能够让幼儿不受条件约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绘画创作,将幼儿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在水墨画中流露出来,这是促进幼儿园水墨画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绘画是人类表达自我、认知、情感和想象力的方式之一。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教学更是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幼儿教师应充分重视幼儿美术教学,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提升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一、创设宽松的环境,提高幼儿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宽松的环境是幼儿敢于求新求异的前提,因为它能为幼儿提供可以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教师不应把权威的结论或自己对美术作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是开发幼儿智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幼儿教师应该将幼儿的美术教学与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挖掘美、发现美、观察美、创造美,让生活变成美术教育的优质土壤,让幼儿在灵活多样的美术活动中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儿童欣赏、感受美术作品,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其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对于审美经验缺乏的小班幼儿,更要通过多形式的美术欣赏活动培养和丰富幼儿的感受力,发展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小班幼儿处于有意识涂鸦期过渡到意象期,这时他们的观察力和小手肌肉还在不断完善中,因而美术欣赏作  相似文献   

8.
由于现在教师对范画作为范例教学深有顾忌,深怕范例教学会使全班幼儿的创作作品如出一辙。怎样在幼儿审美的关键期提升幼儿对美的感受,有助于幼儿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和结构,使幼儿通过直观形象获得美术知识和技法的了解,又能使其在造型、色彩、构图表现上不拘一格、丰富多样。在此,建议把名画作为中大班幼儿美术活动的一种教学范例加以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深化,社会各方面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美术教学作为提升幼儿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发现美、创造美能力的主要途径,美术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优化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李佩芬  王丽珍 《家长》2023,(33):144-146
<正>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参与艺术学习,发展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小班幼儿的创造性发展,本研究以支架式教学理论为支撑,为幼儿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搭建桥梁,大胆创新“图形支架”美术活动,提供多样的图形元素,帮助幼儿摆脱技能束缚,在图形摆弄中进行思维建构,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升幼儿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致力于探寻一套适合年轻教师小班美术活动组织实施的指导手册,提升教师的美术教育组织能力与实施能力,推动教师教育智慧增长。  相似文献   

11.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美术教学是一项视觉艺术。是眼、脑、手共同参与的活动。使幼儿在不断变化着的美术实践中,持续地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怎样做好美术教学对我们广大幼教工作者而言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认识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李梓 《内蒙古教育》2014,(12):64-64
美是人类阳光生活的显现,是社会实践和社会万物引起的愉悦情感,幼儿美育功效显著,是德育、智育等根本无法取代的,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幼儿美育的培养。幼儿美育主要培养幼儿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我在教学中常常借助美术这一视觉艺术活动的丰富色彩、多姿的形状等去感染幼儿,让幼儿在变化万千的美术活动中找寻、感受、理解、表现美,最终达成在美术教学中开启幼儿美的心灵的美育目标。下面简单列举我所做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美术欣赏是艺术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并不仅仅在于简单地传授绘画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欣赏教学可以促进儿童的艺术学习,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并从中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愉悦幼儿身心。  相似文献   

14.
美术活动是艺术领域中的重要部分,它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独特方式。随着中国幼教界和新西兰幼教界交流的增多,“学习故事”也被我国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所熟悉,并尝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推广。笔者尝试将“学习故事”与幼儿美术活动相结合,分析“学习故事”的内涵及评价过程,思考将学习故事应用幼儿美术活动,促进广大幼儿教师对幼儿美术活动的正确评价思想及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莉萍 《考试周刊》2013,(20):187-188
幼儿的美术活动既是幼儿园开展的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幼儿思维的形象呈现,在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基础上,发展幼儿情感,塑造健全的人格,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理念、教学组织形式的局限,美术活动中幼儿的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够,美术活动成为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一种机械、呆板的活动过程。为了改变现状,教师应尝试用多种策略有效开展美术活动,让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喜欢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阮桂香 《贵州教育》2009,(11):28-29
一、发展的幼儿美术教育教学目标 通过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启蒙、产生、发展幼儿对美的审视、探寻。 感受美:幼儿的美感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美术活动能直接用感观看到美并启迪和深化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发现美:人类生存的世界,美的事物很多,幼儿发现美一般依赖客观事物的鲜明特征。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抓住个性特点,培养其发现美的能力。创造、表现美:幼儿有了对美的感受和发现,产生美的情感,教导幼儿开展美术创作活动,用各种方法、手段表现给大家,与人交流、沟通、共享。  相似文献   

17.
张敏 《中学生阅读》2009,(11):30-31
《纲要》中提出:美术教育的目标包括引导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地表现美。而我们组织的正式的美术教学不但有时间的限制,而且幼儿受知识经验影响所表现出来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动手能力又参差不齐,这就往往导致教师的预期目标不能在每个幼儿身上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18.
权笑 《江苏教育》2024,(5):89-90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等美育理念运用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并大力开展美术实践活动,以此强化学生自身的审美认知能力,使其在体验中理解美术内涵,增强其欣赏美、表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大力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笔者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幼儿美术教育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幼儿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对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培养健全人格都有重要作用。下面,就如何上好幼儿园的美术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对小学生关于美的感受、审美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创造能力进行培养。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强化小学美术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基于此,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究,以期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和小学生审美情趣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