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失独老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龄人口群体,其养老问题是我国人口领域迫切需要审慎思考、应对和解决的问题。失独老人养老不得不面对物质基础薄弱、缺少精神归宿与寄托等现实性困境。缺少完备的立法和养老保障体系、家庭养老支柱缺失、新时代下的生育观念等是造成失独老人养老困境的主要原因。加快失独老人社会保障法律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的养老功能,完善社区护理机制,在全社会营造热心慈善、关爱失独老人的良好氛围及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的力量等,是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的纾困之道。  相似文献   

2.
阜新市作为一个常住人口达192万的地级市,为沈阳经济区重要城市之一。但阜新市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出现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与此同时,每个家庭大都只有一个孩子,一旦发生不幸事故孩子去世,这些失独老人如何面对以后生活,养老问题将如何解决,都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家庭小型化、核心化和空巢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快速退化。武陵山片区农村失能老人经济上极度贫困,长期照护问题更为严重。面对庞大的武陵山片区农村失能老人群体,单纯依靠家庭、政府、市场都无法满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需将传统的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与机构照护有机结合,创建社区居家照护模式,培育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多元化的照护服务供给主体,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有力补充与更新,能很好地解决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就业使得女性走出了家庭,但原有的家庭责任并没有因此减轻。近日,一份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推出的《当代城市女性家庭压力研究》显示,经济压力己成为目前上海城市女性普遍面对的外在压力源。调查显示;不同生命周期的女性,压力源在不断变化。青年期主要集中于个人工作、恋爱问题;中年期逐步转移到家庭和子女问题以及赡养老人问题;空巢期又面临健康风险和医疗费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主要以中老年女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个案和访谈等方法分析她们对养老问题的态度和选择.医学研究,女性的平均寿命要长于男性.照此推理,老年人中女性要多于男性.同时,女性本身属于弱势群体的一部分,自我保障水平低,社会和家庭地位不高.因此女性对于养老问题的态度和选择更应该需要社会的关注.子女是否孝顺是否愿意赡养老人成为判断老人晚年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直到今天这种标准仍然延续.从古到今,中国几千年默默履行赡养职责,一直不为社会和家庭关注,似乎成为理所当然的社会事务,永远笼罩在孝文化的思想光环下,成为孝文化的载体.直到计划生育、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口老化出现,家庭养老因其功能问题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城市家庭内照顾老人者群体的社区支持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家庭养老向现代社会养老的过渡时期,城市社区为老服务的实践及理论研究多数将关注重点放在以老年人为直接对象,较少针对家庭内部照顾老人者,而这一群体作为照顾老人的直接实施者,关系到家庭养老的质量,因此研究对家庭内照顾老人者群体提供社区支持服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结构的变迁,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方式功能逐渐弱化。陕西农村家庭养老整体质量不高,存在老人健康状况欠佳、家庭养老经济负担过重,老人精神生活贫乏、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等问题。必须建立经济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精神生活保障体系,和完善补充农村地区家庭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农村失地老人群体的扩大。而当前,家庭养老仍是主要的养老模式。对农村失地老人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精神慰藉、医疗健康、安全隐患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农村失地老人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四、二、一”结构家庭的日益增多、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进程、农村“空巢老人”会更加普遍。而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实行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开展多方面的养老方式,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谢婷  张静 《华章》2012,(17)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关注农村老人社会保障问题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了解苏南农村老人养老方式现状、对现行养老方式的满意度以及对养老服务方式的需求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养老方式上,大多数老人依靠子女进行家庭养老,其次是自我养老;在养老满意度上,评价水平为基本满意;在养老服务方式上的需求上,家庭养老为主,其次是居家养老及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11.
对近些年来关于中国城市遗产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城市遗产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价值、遗产保护、遗产旅游和遗产制度等4个方面。研究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是对城市遗产的关注度不够;单纯的城市遗产保护意识过于强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遗产动态性保护研究不到位;由于对城市遗产范畴定义的狭隘性,导致对城市遗产的内容理解不全和以城市遗产的眼光建设和管理城市的理念探讨不够以及城市遗产政策法规的研究不深入。为此,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城市遗产研究需要做全面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大规模城市建设的不断开展,对总体城市设计的需求日益趋多。相对于成熟完备的总体城市规划,当前大部分城市的总体城市设计还处于探索与实践并举的过程中,尚未形成规范科学、可操作性强、突出特色、便于实施管理的总体城市设计方法方式。通过对我国总体城市设计中当前存在的一些实践困境的分析可知,走向管理的城市设计是比较符合当前总体城市设计发展实况和城市建设现实的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在不同城市发展战略中,旅游业开始作为城市发展的先导行业,在推动城市社会经济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在我国西部部分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并未搭建起良性互动机制,二者未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剖析,探索其制约因素,并提出推动二者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的拓展生产了新媒体,新媒体的特性重塑了城市空间。从新媒介与城市空间的互动逻辑来看,新媒体的流动性重构城市空间格局、新媒体的产业性孕育城市空间经济、新媒体的艺术性标识城市空间文化、新媒体的智能性更新城市空间体系。新媒体没有取消空间,而是改变了空间。新媒介所构成的人类社会框架和生活节奏业已成为今天新城市化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演化为我们的所有生存领域和环境。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都市环境中,戴望舒却与这一环境有着某种龃龉,他以对田园的企慕,来逃避都市对人生的侵扰,坚守精神家园,但他也在以自己的方式传达着都市体验。其诗歌所构筑的自我形象和虚构世界,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他的都市境遇和与都市的矛盾。作为游子,他在都市里找不到归宿,在田园中也丧失了乡愁,只能在怀旧中追寻失落的天国。但都市生活也为戴望舒诗艺带来了现代因素。他的许多诗歌都运用了现代观物方式和日常生活意象去表现在都市中的复杂感受,从而突破了传统的“静观”和“典雅”的格调。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是人类活动中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土地利用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增长、生态环境的质量以及能承载的人口数量.随着城市化进展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土地利用出现了大量不合理的现象.在城市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并针对城市生态环境中关于城市土地利用部分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套系统、合理、科学的城市公共导向信息设计,既可以改变城市环境,又能增强城市文化的服务功能。目前,国内对城市公共导向信息设计的理论研究虽在呈直线上升的态势,但因起步较晚且没有形成规范,似乎很难跟上走在此项设计领域前沿的欧洲城市公共导向信息设计。因此,通过对欧洲此项设计成功的实例分析研究,探索国内的设计中如何融入更多的民族文化性,引发出其国内的规划思考,找到适合国内此项设计的解决方法,对实现国内完整的城市公共导向信息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都市旅游为推进城市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城市建设与都市旅游结合起来,寻求二者的共同点,既促进都市旅游的发展,又有利于现代城市的建设。通过对重庆市发展建设和旅游开发条件的分析,从理论和实际结合上探寻重庆“山水城市”建设与都市旅游资源开发的结合点,实现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城市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的诞生也就意味着城市史的诞生,城市史研究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不仅研究城市的起源、嬗变,研究城市本身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城市与人、自然之间的关系,研究城市设施、居民生活与礼俗的变迁,而且还要研究那些有关城市的理论。文章从社会进程、理论渊源、学科发展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城市史学产生的内在逻辑;从有关城市史期刊、城市史研究组织、城市史研究主题、城市史理论与方法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城市史学的蓬勃发展。具有显著跨学科性质的城市史学综合了各门学科的优势,吸收不同的观念与方法,以独特的视角研究城市的历史、现状并审视未来。处于急剧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伴随这一进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这一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有着人类关怀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求得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物质基础是土地。而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保护耕地不仅是保护农业的基础,也是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利用是决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走旧城内涵发展道路,是解决我国“吃饭”与“建设”矛盾的积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