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岑参在北庭期间创作的"西征诗"所涉及史实,诸家论述多有分歧。根据现有史料,西征的对象应是葛逻禄东支。西征顺利解决了由漠北进入北庭的葛逻禄东支的问题,使葛逻禄汗国、回鹘汗国及唐朝在西域的利益得到协调,对盛唐以后北庭地区的安定,回鹘与唐关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今果子沟以东的中天山北麓地区是葛逻禄所属炽俟集团的居地。唐朝于657年或658年在炽俟部设大漠州都督府,府治位于今果子沟以东中天山北麓地区。后因东突厥汗国侵扰,该部"壹阡帐"百姓东徙至金满州境内的今乌鲁木齐市区。这"壹阡帐"百姓虽同属于炽俟集团,却与金满州百姓分属不同支系。正为此,唐朝于662—663年间或稍后由金满州析置金附州都督府加以管理。"金附州"之名称设置既是对汉代"金附国"一名的继承,亦与金满州相关——其民众"从金山散出"且被安置于金满州地域即依附于金满州,故以"金附州"名之。乌拉泊古城是始建于汉代的"小金附国"之都城、唐朝于649年所设葛逻州之州治和662—663年间或稍后所设金附州都督府的府治。  相似文献   

3.
今果子沟以东的中天山北麓地区是葛逻禄所属炽俟集团的居地。唐朝于657年或658年在炽俟部设大漠州都督府,府治位于今果子沟以东中天山北麓地区。后因东突厥汗国侵扰,该部"壹阡帐"百姓东徙至金满州境内的今乌鲁木齐市区。这"壹阡帐"百姓虽同属于炽俟集团,却与金满州百姓分属不同支系。正为此,唐朝于662—663年间或稍后由金满州析置金附州都督府加以管理。"金附州"之名称设置既是对汉代"金附国"一名的继承,亦与金满州相关——其民众"从金山散出"且被安置于金满州地域即依附于金满州,故以"金附州"名之。乌拉泊古城是始建于汉代的"小金附国"之都城、唐朝于649年所设葛逻州之州治和662—663年间或稍后所设金附州都督府的府治。  相似文献   

4.
唐代,原州先后隶属原州都督府、泾州都督府、庆州都督府、朔方节度司、关内节度司、邠宁节度司、泾原节度司等地方高级军政机构.“元载遗策”是一个以城原州为核心,主要针对吐蕃,稍顾回纥的攻守兼具的军事方略.受唐朝国力的制约,“元载遗策”没有全部被贯彻实施,它最大的贡献是对城平凉的实践.唐后期的行州为侨治州的主要形式,它的产生、发展与其时唐朝政治、军事形势有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回鹘的部落联盟与回鹘政权的建立回鹘(音hú)原来称回纥(音hé).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四年),回纥首领蔼道曷里禄设弭施合昆迦可汗遣使诸求唐朝允许改为回鹘,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回鹘是铁勒族的一支,是南北朝时期敕勒(即随唐时之铁勒)六氏之一的韦纥氏的后裔.唐初,漠北有九姓铁勒,即回纥、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苾、拔悉密、葛逻禄;回鹘(回纥)即其中之一.回鹘部落联盟由九个部落组成,即药罗  相似文献   

6.
迺贤(1309——1368),字易之,别号河朔外史,是西北少数民族——葛逻禄部的后裔。葛逻禄在元代的音译是“合鲁”,汉名马易之。故元人著述中又称他为葛逻禄易之,合鲁易之,或马易之。在正史上,迺贤是个不见经传的人物,但在元代文坛却堪称一家。有《金台集》、《前罔集》、《河朔访古记》等著述传世。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诗人,他用汉语  相似文献   

7.
试述葛逻禄的衰落石沧金十二世纪初期,中亚河中地区存在着一支仍比较强盛的突族系部族———葛逻禄。但此后不久,它在西辽帝国和喀喇汗王朝的联合打击下,很快衰落。葛逻禄走向衰落的具体经过及主要原因,请试述之。公元七———十二世纪活跃于中亚的古代突厥系民族之一...  相似文献   

8.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讲了唐朝边疆哪两个民族?(生:突厥、回纥)(在简图上贴突厥、回纥卡片。图略,见教材)唐和突厥的关系怎样?(生:贞观初唐太宗派10万大军击败东突厥,左当地设都督府;后来,唐朝又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安  相似文献   

9.
喀喇汗王朝的突厥语居民及其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喇汗王朝是我国维吾尔族先民在新疆南部和中亚一带建立的政权。其境内操突厥语言的居民主要有:九姓乌古斯(回鹘)、葛逻禄、样磨、突骑施等。喀喇汗王朝时期的文学语言——哈喀尼亚语是在九姓乌古斯(回鹘)、葛逻禄、样磨、突骑施等部落中逐渐形成的。哈喀尼亚语与现代维吾尔语具有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鉴》卷223在论及广德元年(763)吐蕃陷关、陇事时说:“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开元中,置朔方、陇右、河西、定西、北庭诸节度使以统之,岁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供糗粮,设监牧,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及安禄山反,边氏精锐者皆征发入援,谓之行营,所留兵单弱,胡虏稍蚕食之;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衽矣。”唐朝由于“安史之乱”而撤回边备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由此可见一斑。为了对付安禄山的叛乱,唐朝除了征调边兵外,还“欲借兵外夷以张军势,以豳王守礼之子承寀为敦煌王,与仆固怀恩使于回纥以请兵。又发拨汗那兵,且使转谕城郭诸国,许以厚赏,使从安西兵入援”。史载入援的有于阗王尉迟胜,吐火罗叶护乌利多并九国首领等。据汉文史料记载,入援的西域军中还有大食兵众,可惜未被任何阿拉伯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唐朝与回纥汗国的关系,在政治方面,唐朝册封回纥可汗,在回纥境内设置机构,派遣官吏管辖,驻军防守,回纥汗国隶属于唐朝;在经济方面,绢马贸易、驱马市茶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绢马贸易又有其深远影响;在文化方面,唐代的汉族文化与回纥文化相互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朝王室与回纥可汗之间的和亲,加强了各族的内向力.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就是说唐朝与回纥汗国的关系是悠久的而且是非常密切的。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隋唐史“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一节时,细心的学生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瀚海都督府还是瀚海都护府?”具体情况是这样的:现行统一教材人教版《中国古代史》(2003年6月第一版)第86页有这样一段文字:“7世纪初,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受突厥汗国奴役。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而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  相似文献   

13.
冯一下 《历史学习》2005,(10):38-40
例一:辨析文明踪迹关注交流融合中外文明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印两方材料二750年,阿拉伯帝国建立阿拔斯王朝。新王朝的政治中心向东移动。751年7月,阿拔斯王朝的呼罗珊总督阿卜·穆斯林和唐朝的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分别应中亚王公的请求而出兵怛逻斯(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奥利·阿塔北面)。双方在怛逻斯附近对峙五日,最后唐军因葛逻禄部倒戈而战败,两万唐军士兵被俘。据《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材料三古瓷器两件材料四17~18世纪中国———美洲海上航线略图图3唐代长沙窑堆贴纹瓷壶图1汉委奴国王…  相似文献   

14.
本节教材叙述了唐同突蹶、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族的关系,分两课时讲授,重点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置、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的设置、唐同吐蕃的关系,难点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置.本节教材叙述的历史内容,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是一个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对祖国的开发都作出了贡献,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祖国历史上  相似文献   

15.
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唐朝与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的阿拨斯王朝(中国史书称之为“黑衣大食”)发生了一场战争,当时中国方面出兵三万余人,包括安西都护府的二万余人,而阿拉伯方面兵力为呼罗珊本部宗教战士四万人,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阿拉伯属国的兵力十余万,总兵力十五万至二十万之间,战争进行了五天,后因葛逻禄部的反叛,唐军失败,一万余人被俘,千余人逃回安西。这场战争以唐军的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6.
歌逻禄,又名哈剌鲁,葛逻禄,喀拉陆克,是我国古代中亚地区的一个重要部族。喀拉(KAR)是突厥语“雪”的意思,它的后面加“Iek”,就表示某部分人,喀拉陆克就是“雪人”,这个部族后来溶入了哈萨克民族。现在,哈萨克人仍然把“雪”叫做“KAR”,“Iek”加在名词、动名词等词类后面组成一个新词,仍然是现代哈萨克语的一种构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强盛的朝代,疆域十分辽阔.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唐朝疆域版图的情况,课本增加了历史地图《唐朝疆域》.现在就《唐朝疆域》图连同《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图、《黑水都督府形势》图、《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一并作一个概括的介绍和说明,供教师备课和讲授唐朝手工业、唐都长安、唐朝的民族关系、唐朝的疆域、唐朝的对外关系等内容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库木吐喇石窟第75、79窟壁画绘制于唐贞元十一年(795)四月或稍后不久.功德主为咸安公主母子、怀信可汗骨咄禄以及崇徽公主与牟羽可汗的女儿、女婿.第76窟附近崖壁上的"王骨咄禄啜"5字题刻于唐贞元七年(791)夏秋之际,是骨咄禄征服葛逻禄,将吐蕃的势力逐出天山地区后题刻的.  相似文献   

19.
唐朝在东北民族地区的行政建置,历史记载是明确的。即在契丹各部置松漠都督府;奚,亦称库莫奚各部置饶乐都督府;粟末靺鞨各部置渤海都督府;黑水靺鞨各部置黑水都督府。以上在唐代合称“四府”。另外,在室韦地区还置有室韦都督,但都督所辖仅为其中一部或各部并受节制,史文无征。凡此,为唐朝对东北民族地区行使管辖权的大致情形。  相似文献   

20.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唐朝的民族关系》一节,讲到突厥族时曾说:“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置了都督府”,“为了加强管理西突厥地区,640年,唐政府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702年“设立了北庭都护府”。不少同志提出这样的问题:都督与都护两个官名是怎样来的?唐代在突厥地区设立都督府、都护府的情况怎样?本文对这两个问题略加解释,供同志们教学中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