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每到夏季,就有关于“七月流火”一词意义的争议频频见诸于报端,有人认为“七月流火”表示七月的天气极为炎热,有的文章则表示“七月流火”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能表示天气炎热。的确,“七月流火”一词源出于《诗经·豳风·七月》一诗,原诗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八月萑苇”的句子。“七月流火”在原诗中的意思是;七月,夏历七月;火,东方心星,大火星;流,下;流火;火星渐向西下,是暑退将寒的时候。(上海古籍出版社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22页)但是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语言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每当盛夏时节,报刊上总会看到“七月流火”的文字“七月流火”究竟是什么意思?一些文章作者和报刊编辑往往把它当成酷暑的代名词。例如,去年夏季,报上就出现过“七月流火”战高温的标题。行文第一句就说:“七月流火,酷暑逼人。”该文作者这样写,报纸编辑照样登。其实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该文作者在这里把“七月”当成阳历七月,把火与酷暑联系起来,但“流”呢?水可以往下流,火怎样流呢?这样解释显然是文理不通。读过一点秦古文的人都知道,《七月》是《诗经,幽风》一个篇名。这篇长诗中有一段“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文字记载。《七诗…  相似文献   

3.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释疑张玉林《诗经·幽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句,汉以来的解释都说“七月流火,就是大火星到了七月份就偏西南下,到了暑退将寒的时候了.”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对“七月流火”的解释也是如此:“七月,指夏历...  相似文献   

4.
语言之变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有一则说“七月流火”的短文,作者为张国庆先生,文字不长,兹录于下: 夏日炎炎似火烧,时见报章出现“七月流火”字样。文章作者望文生义,以为“流火”就是“空气  相似文献   

5.
七月流火     
夏日炎炎似火烧,于是报纸、杂志上频频出现一个词汇——“七月流火”。比如2005年7月13日的《参考消息》上有篇关于两岸热呈现新特征的文章,就说:“七月流火,两岸热一如中国北方罕见的持续高温……”从字面上看,显然意思都是说七月骄阳似火,空气中仿佛流动着火焰一样,让人在暑热中煎熬。其实,这样理解使用“七月流火”是不对的,而且错得还离谱!因为实际上七月流火的意思恰恰相反,是指暑热消退、天气转凉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望文生义”是指对某一词句,不推求其确切的含义,仅仅从字面上牵强附会,作出错误的解释。这种情况从古至今概莫能免,而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更是屡见不鲜。 1.“七月流火是伏天”吗? “七月流火是伏天”是电视剧《九九归一》片头歌词中的句子。由于词作者的望文生义,而把“七月流火”与伏天的炎热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7.
近读《现代语》2000年第5期章《“七月流火”表示七月天气极为炎热吗?》,颇受启发,也产生了一些想法,不揣浅陋,成此短,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语文知识》2001年第5期上有一篇《“七月流火”的误用》,对各种媒体经常用“七月流火”来表示天气炎热的语言现象提出批评。此类文章过去也曾多次见到,可惜批评归批评,各种媒体和文字工作者却依然故我,一再用它来表示天气炎热,不用它来表示天气转凉快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近来在电视中,常常听到人们用“七月流火”来形容七月盛夏炎热似火。在一些节目主持人口中或歌词里,出现了“七月流火、暑气蒸人”、“七月流火,三九严寒”之类的说法(如中央电视台的“综艺大观”等栏目)。然而,时下这种普遍的理解却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0.
邓春玲 《茂名学院学报》2005,15(2):44-45,56
《七月》是《诗经》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研究者对该诗题旨仍是众说纷纭,因而有继续探讨的必要。《诗经》给我们提供了当时社会的信息,《七月》也有着它自己的历史认识价值,该诗真实地反映了周代早期豳地农业生产劳动的情况,该文作者对《七月》研究得出结论:该诗为农官所作,是对农民的“同情与赞颂并存”。  相似文献   

11.
编辑寄语     
编辑寄语甘辛“七月流火”,是对自然养气象特征的生动表述。人们在酷暑中劳作,同时又满怀着热望。七月的黑龙江,全方位改革的气氛正浓,三干另方北疆人也热望正浓──摆脱贫困、摆脱落后、摆脱“原始”状态。七月,每年一度,自然降临,“流火”亦为天工所致。然而,人...  相似文献   

12.
"七月流火"非天热"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bīn)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中,七月并非公历七月,而是指农历。如果换算为公历,那就是相当于八九月份。"火"是指大火星,大火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火星。我们通  相似文献   

13.
去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致台湾新党的欢迎词里提到了“七月流火”这个词语,意思是指在七月盛夏太阳火辣辣的,同时表达了期待两岸和平统一的热望。他的讲话引起了人们对“七月流火”所表达的真实含义的争议。【咬文嚼字】“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原义与古代的一种天象密切相关。词语中的“火”指的是大火星。大火星可不是火星,火星是一颗大行星,而大火星则是一颗恒星。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中国古代也称之为心宿二。它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发出火红色的光亮,所以才由此得名。“流”字由水的流动借指星体的往西…  相似文献   

14.
<正> 《诗·幽风·七月》作为一首典型的农事诗,已被人们传唱了二千多年。作为“风”味很浓的第二章,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读者。但古今对其解释却分歧颇大。 先看《七月》第二章原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由诗句可知此段内容:和暖的初春,黄莺在欢快地鸣叫;桑树发出了嫩芽,少女提着漂亮的篮子,沿着小路,到这里来采摘桑叶;渐渐地白天长起来了(到了暮春)  相似文献   

15.
读了陈四益《捣衣,捣衣》一文后,颇获教益。然而有几点补充,录供参考。一、我国向来就有九月准备寒衣的传统,《诗经·豳风·七月》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二、陈文引复旦大学《李白诗选》注,强调捣衣“是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两条木棒把它敲...  相似文献   

16.
佚名 《高中生》2008,(9):58-58
"七月流火"这样解"七月流火"出自《诗经·豳风·七月》。它的真实含义并不是说七月的酷暑炎热,而是指一种天文现象,即农历七月天气转凉。"七月"指农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  相似文献   

17.
说起《诗经》中的成语,你也许会感到陌生,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诗经》中的成语早已深入人心。请看,“高高在上”(《诗·周颂·敬之》)、“斤斤计较”(《诗·周颂·执竞》)、“万寿无疆”(《诗·豳风·七月》)、“小心翼翼””(《诗·大雅·文王》)、“子...  相似文献   

18.
1998年8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报道:美国科学家研究表明,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全球度过了有史以来最热的一个七月。“七月流火”,这个七月,对中国许多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来说,不仅仅是身体承受了难熬的酷热,他们的心里,也被一...  相似文献   

19.
“七月流火”听起来像是形容夏天气候炎热,正如老百姓俗话说“天热得像下了火似的”。不过,这种望文生义的解释是不正确的,“七月流火”实际上是说“七月里火星流向下”,隐含着天气将要转凉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杂志和“七月诗丛”为园地,形成了一个阵容整齐、创作风格鲜明、具有时代感和使命感的诗人群——“七月诗派”。绿原、阿垅、鲁藜、牛汉、冀汸、曾卓、罗洛、芦甸、孙钢、鲁煤、彭燕郊等,都是这一诗派的代表诗人。在这一批驰骋在四十年代诗坛的青年诗人看来,“诗不可能是自我表现,不可能是唯美的追求,更不可能是消遣、娱乐、以至追求名利的工具;对于他们……诗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诗就是捧向人民的鲜花。”“七月诗派”的青年诗人们,把艺术个性和时代的性格统一起来,各自以他们独创性的作品“反射出时代和人民的精神光泽”,从而把四十年代的中国新诗推上了一个坚实的高峰。绿原、牛汉是“七月诗派”中两位才华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