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文登市环山路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针对师生来自四面八方、素养参差的实际,学校提出"绿色教育"办学理念,并把这一理念与"质量与和谐"两大主题紧密结合,创建以"绿色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文化,通过绿色管理、绿色师资、绿色德育、绿色课堂、绿  相似文献   

2.
"绿色建筑"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应运而生,我国在近年也逐步重视这一问题,出台了一些标准与法规。笔者在对我国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以及绿色建筑发展状况进行剖析之后,提出了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猪王     
你想出门,一定得拉上猪王。因为我们常唱:"好大一颗树,绿色的祝福。"这只猪也能给你"绿色的祝福"。猪后面还要加一个"王",那是他姓王,这名字配他再合适不过了。  相似文献   

4.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课程这一重要载体,离不开各课程的课堂活动。"绿色智慧"课程是飞龙实验小学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学校基础建设开发的课程群,是结合学校"培养慧学、慧玩、慧生活的快乐儿童"的育人目标和秉持"守正出新"的办学理念下而构建的课程体系。通过"绿色智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学校创设了"绿色智慧"的课程文化,架构了"绿色智慧"的课程体系,厘清了"绿色智慧"的课程目标,培养了尚德、尚能、尚行的幸福教师,进而丰富了学校发展内涵,彰显了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5.
"绿色"能激发孩子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的心灵火花。"绿色课堂"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艺术。因此我们呼唤丰富多彩、独具个性的绿色课堂。一、绿色课堂——兴趣先行"兴趣能带人行走一千里",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正是从好奇开始的,并且停留在直观生动上居多。如教have,has时,通过教"Ihavet wohands."这首  相似文献   

6.
<正>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绿色"一词前添加了"倡导"这一动词,即为绿色发展理念冠之以鲜明的实践要求,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一、问题倒逼绿色转向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理念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绿色发展理念,是实践的产物,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来的  相似文献   

7.
耶鲁大学在绿色校园发展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被看作是"绿色大学"的"样板"和"领袖"。耶鲁大学在教育与科研方面秉持先进的"绿色理念",采取了开设可持续绿色专业与学位课程、营造绿色可持续校园文化氛围、科研前沿方向聚焦绿色环保领域等多项策略,这对于我国大学开展绿色教育、绿色研究等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在《赵谦翔与绿色语文》一书中,针对目前语文教学的"灰色"现状,提出了"绿色语文"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对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多读书、常感悟《赵谦翔与绿色语文》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很深刻。"青春作伴好读书,启迪人生做贵族"。这是赵老师对读书的一种诠释。在普通人眼中有一种很俗的说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的,在现如今功利的社会现实中,这是读书所带给人们最直接的利益。对学生来说,面对高考压力,他们的书则是课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了解,面对学校持续发展的新形式,我们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这一课题,旨在通过实践,构建一条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的绿色通道。一、为什么要实施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一)实施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是我们学校自身的发展要求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校一直坚持"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文明和谐,永续发展"的办学思想,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基础,广泛吸取人类文明之精华。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课题,不仅能够将绿色教学的主题全方位的融入素质教育,融入教育教  相似文献   

10.
王冠 《下一代》2015,(3):13
小奥茨是德国法兰克福的一名6岁的一年级新生。小奥茨刚刚到学校报到,就领到了一本看上去有点特别的绿色封皮的记事本。老师告诉孩子们,这不是一本供写字的练习作业本,也不是一般的日记本,更不是普通画册,而是一本"环保"日记本。绿色记事本的封面一片翠绿,上面印有森林、草原和田野,就像在德国高速公路两旁常见到的风景。老师告诉孩子们:绿色记事本是利用"再生纸"制成的,而这又意味着不必砍伐宝贵的森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校以精细化管理为先导,确立了"花儿朵朵开,朵朵放光彩"的办学理念,尝试实施"绿色教育",努力构建适合师生发展的平台,积极提升学校品位. "绿色教育",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这个名词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现代教育观."绿色教育"重体验、重情感、重自主和谐、重行为训练、重习惯培养,通过构建绿色环境、绿色管理、绿色德育、绿色教学和绿色服务等和谐统一的育人系统,为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品质的塑造搭建发展的平台;通过富有人性化的"绿色"健康的教育管理理念,使教学双方形成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品质,同时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绿色化学的目的是把化学和化工生产技术路线从"先污染后治理"改变为"从源头上根除污染",是对传统化学的一场革命.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将绿色化学这一重要新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树立牢固的绿色意识,养成自觉的环保习惯,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绿色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加强绿色化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中学化学教育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江苏省首批绿色学校,张家港市城北小学始终坚持"为每个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打好基础"的办学宗旨,并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以绿色教育为特色的办学之路。近年来,学校又在教师中响亮地推出"队伍建设+规范管理+绿色课堂=高质量轻负担"这一等式,为了实现这一等式,我们从管理整体优化入手,探索教学管理的新途径,努力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一、细化教学管理,提升管理内涵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改革,原种繁殖场学校也正迈着大步向前发展着。校领导班子集思广益,紧紧围绕"建绿色校园"这一中心,决心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办学之路,在潘校长的领导下,研究制定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绿色教育",倡导建设绿色育人环境,大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微创新"理论中的"假矛盾"原理,解决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三废"的污染与利用问题。实验的改进过程是对"三废"进行绿色无害化的过程,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绿色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创新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增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师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实验能力,是对化学实验教学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一、案例背景《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力求破解原有的单一评价模式,建立一套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的绿色指标体系,引导教师以育人为本的宗旨进行教学,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幸福成长护航。"绿色指标"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需要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严格按课程标准实行"零起点教学",抓好年段训练重点,增强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宋爱珠 《考试周刊》2013,(12):48-49
针对学生写出虚假、空洞、没有灵魂、缺乏鲜明的个性的"灰色作文"这一现状,尝试从生活和阅读入手,引入"绿色"作文的源头活水;张扬学生个性,打通"绿色"作文的关键通道;开启多元评价,使"绿色"作文青春长驻。让学生写自己的话,说自己的事,抒自己的情,开辟绿色通道,抒写绿色怍文。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体育课上,一些学生见了铅球就头疼,遇上长跑就恐惧,部分学生"吃不饱"、"吃不了"、"无兴趣"的情况屡见不鲜。枯燥单调的内容、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等更使体育课堂笼罩了一层浓浓的"灰色"。"绿色课堂"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重点课题,如何在体育课堂上贯彻"绿色"这一概念?如何向学生传播"体育绿色食品",建立无障碍的体育"绿色通道"?如何在三维体育观中渗透绿色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和谐发展?这是每位优秀体育教师的必修课。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体育新理念的不断发展及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深入,能否上好体育课,"绿化"体育课堂,提高学生上课热情,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19世纪伦敦绿色空间建设的话语体系中,"城市之肺"这一身体化概念贯穿始终,并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比喻是在"瘴气致病"理论和"自然系统"思维以及伦敦城市蔓延吞噬大量绿色空间的综合作用下出现的,随后经过城市公共卫生改革者等推崇者的宣传,逐渐从"净化空气""储存新鲜空气""呼吸场所""公共休闲地"等概念喻指走向包括公园建设、公地保护、墓地公园化在内的绿色实践,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城市之肺"的比喻经历了概念复制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唤醒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话语工具,它与当时的社会关心和当前的绿色政治均相吻合,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共时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胡国潮 《中学教育》2007,(12):37-38
当前,"绿色教育"已成为许多学校的办学追求。打造"绿色学校"也往往成为提高一个学校办学品位的一个切入点。然而,"绿色学校"不等于"绿化学校",不应仅仅是一种生命的颜色,它更象征着一种文化、一种文明。它应该是校园物化环境与文化气息的有机统一。学校应借助"绿色环境教育"这一火花,点燃起学生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强烈公民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