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对我国企业信任危机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对当前我国企业所出现的信任危机的原因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企业员工患有孤独症将削弱企业的信任度,使得企业易产生信任危机,为了有效控制企业信任危机,要治疗员工的孤独症.由于心理语言只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且不真实,所以根据心理语言治疗孤独症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基于员工生活方式的表演疗法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志 《华章》2012,(25)
为了推动社会志愿服务更好地发展,本文首先针对草根NGO面临的信任危机,将制约草根NGO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分为外显性因素和内隐性因素,明确信任危机为外显性因素.其次分析了草根NGO遭遇信任危机的原因,并对消除信任危机的对策建议进行了论述.最后论述结果表明,通过改善公众意识、增强法律保障、提高自身素质与引导社会舆论的途径,草根NGO的信任危机能够有效地得到化解.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我国社会信任危机逐步泛化的环境中,高等学校的信任危机表现在学校上级与学院下级之间、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部处之间、院系之间.信任危机导致教学评估等各类评估的泛化和评估形式的烦琐化形式化,进而加剧了信任危机.要允许高校自主办学,尊重教师的权利,正确使用评估指标体系,同时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和就业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主要表现为教育公平信任危机、教育安全信任危机、教育内容信任危机和教育方式信任危机等.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政府责任虚化、教育目标偏差、教师素质不高、教育监管乏力等.失去信任的教育体制是难以维系的,破解幼儿教育信任危机需从完善立法、增加投入、打造队伍、改进教法、注重沟通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当下的中国社会,信任危机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本文借助迪尔凯姆社会团结理论中暗含的身体与意识的二元对立思想这一视角,着力剖析在现代这个有机团结的社会因身体与意识的二元对立是如何造成信任危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意见以期缓解当下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商业信任危机、人际信任危机和政府信任危机.日趋严重的信任危机正在损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构成严重威胁.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危机的严重危害,注重构建和完善我国新形势下全社会的"信任系统",消除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8.
徐灵雅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6):134+136-134,136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主要体现在教育公平、教育安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几个方面的信任危机.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责任的虚化、教育目标的偏差、教师素质不高以及教育监管力度不够造成的.没有了信任,教育体制就很难维持,应对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有效措施是从完善教育立法、增加资金的投入、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教育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9.
学历信任危机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它会诱导民众对学历教育特别是高等学历教育的作用产生怀疑.学历信任危机的发生既与国家政策导向、社会用人制度等外部因素有关,也与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内部因素相联.化解学历信任危机可以从高等教育回归教育本位、变革高等教育体制、建立合理用人制度、加强学历监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邵建 《学习之友》2011,(4):14-15
没有信任的社会,是不能住人的。当我们都承认我们的社会发生了信任危机时,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也许原因很多,但我个人认为,吏治在这个持续恶化的信任危机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论述政府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媒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合作则民怨疏通、真相大白、民信政府,不合作则流言散播、失信于民、民心动摇。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例证,说明政府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媒体只有互相信任、互相合作才能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确定,表明中韩两国已建立起战略合作的基本框架,政治互信成为中韩双边关系的核心关切。本文通过对韩国在增强中韩政治互信需要妥善处理的若干问题上的认知的分析,探讨了增进中韩政治互信的环境设计的政策意义,并从阐明中国的战略规划、增强对韩公共外交能力和发挥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正面作用三个方面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上海合作组织(前上海五国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不断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互信合作,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历经13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构建起了相对完善的安全合作机制。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内,各成员国不断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开展积极有效的合作措施,有力地打击了"三股势力",在在解决地区冲突和反恐合作中都取得了很大成效。"亚信会议"第四次峰会上,亚信秘书处和上合组织秘书处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以及《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海宣言》使得地区安全合作进一步推进。但在新的国际形势和地区形势下,上海合作组织正面临着安全挑战。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应建立在教师的和谐互信、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首先要检视绩效评价的负面效应,其次领导与教师应形成合力,评价者也不能外在于评价对象;采用增值性评价、同行评价等互动性评价方法,才能达到合作与互信的评价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的治理     
美国现行大学治理体制中的四个主要参与方——校董、学术领袖、教授和学生各有其优势和弱点,"共享的治理"的成功取决于上述四方的互信与合作。美国现行大学治理体制运行正常,没有对其进行系统性变革的必要。但这种"共享的治理"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与完善之处,如有必要改善校董的遴选方式,吸引最受尊敬和负责任的教授参与治理,在学术领袖和教授之间建立起一种更加相互信任与携手合作的和谐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6.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European experien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nationalisation’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increasing cross-border activities amidst persistence of borders, while ‘globalisation’ refers to similar activities concurrent to an erosion of borders. Study mobility is viewed as the most visible component in this framework in Europe with ERASMUS as the largest scheme of temporary mobility. ERASMUS was a trigger for a qualitative leap of internationalisation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since the 1990s: towards cooperation and mobility on equal terms, and towards systematic and strategic internationalisation. The ‘Bologna Process’ aimed to make higher education more attractive to students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nd to facilitate intra-European mobility; however, many other activities are needed to stimulate mobility, and the Bologna Process pursues many other objectives. 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supra-national and national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al strategies will continue to opt for wide-ranging cooperation based on mutual trust or whether the ‘competition paradigm’ will determine the scene.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正处于国际体系转型的重要时期,冷战遗留的僵化结构失去了解决这一地区复杂问题的实际效力。东北亚缺乏一个专注于地区事务的制度安排,构建一种切合发展特质与和平精神的地区新秩序是东北亚国家的当务之急。其路径是一个复合型而非单一性的方案:经济上,加强合作与互动,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安全上,加强对话与协调,增进地区信任与合作;文化上,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共有理念”的认同。东北亚地区新秩序的构建是一个内含阶段性目标的渐趋渐进的梯级过程,遵循一定的原则十分必要,这些原则是平等互利、互信协商、互相尊重和共同发展、循序渐进、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企业和高校之间存在人才需求端和人才供应端的联系,但两者性质、职能、价值目标、对社会变化反应速度等方面差别阻碍了产教融合进程。企业转型升级、高校人才培养急需产教携手,产教融合成为高等教育界和企业界的共同呼声。产教融合的实现基础是互信机制,即价值取向的互信认同、校企资源的互信共享、人才培养的互信联动,校企须遵循的价值取向应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性、长期性、双向性和兼顾性,摒弃价值取向的短视性、单向性和片面性;充分认识校企拥有的物质资源和科技资源的互补性,构建资源的产教共享机制;积极挖掘双方人才培养中的合作潜能,企业认可及信任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方向、质量、规格,高校认同及信任企业人才培养不可替代的能力及作用,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工程能力培养与特殊技能培训三方面联动。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政治环境不稳定、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因素,府际关系的良性发展问题始终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在全球化时代下,我国府际关系问题的治理就越发突出其重要性,经过这些年的不断研究和治理,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发展趋势也终将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信赖、相互合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表征和关键途径。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中的科研合作、学生流动和机构合作情况发现,当前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已取得重要进展,两国在人文社科和艺术领域蕴藏巨大合作潜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泰经贸合作的良好态势、丰厚的奖学金项目、中国高校的国际化视野是吸引泰国学生的潜在增长点;存在中国高等教育现有实力对泰国学生的吸引力相对不足,中泰高校在高等教育合作中的活动空间还极为有限等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新时代深化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要扩大人文社科和艺术领域合作,增进中泰文化交流与互信;提高留学生质量和管理水平,坚定不移地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高校在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