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本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材料。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极富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是小学生获取数学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学生学会读数学课本 ,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自学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以“疑”导读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 ,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 ,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 ,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 ,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 ,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要主动 ,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 ,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  相似文献   

2.
一、以“疑”导读,提高效率 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定理、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如“约数与倍数的意义”一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什么是倍数,什么是约数。  相似文献   

3.
一、以"疑"导读,提高效率 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定理、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教学设想】《儒林外史》人物众多,故事繁杂.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有所取舍,分阶段找准切入点,步步推进深入阅读:第一阶段,导读激发兴趣,让学生“要读”;第二阶段,设计任务单,让学生“深读”;第三阶段,专题探讨,让学生“会读”.导读课前,笔者制作了阅读学情调查表,摸清学生的阅读情况,并紧扣“讽刺小说的阅读”这一点,利用教材中的“导读”信息,整合有效资源,以六张邮票为切入口组织导读教学,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指导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5.
《湖南教育》1999年第19期刊登杨一心文章指出 :一要转变“我教你学”“我灌你受”的传统教学观念。课堂上 ,教师要精讲 ,让学生多读多练 ,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营造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二要由“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转为由“学生主动走向教材”。要求教师站在更高的位置去指导学生 ,让学生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 ,主动阅读 ,主动思考 ,最终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三要变“教师讲读、导读”为“学生自主学习”。具体说 ,先让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 ,再让学生围绕训练重点和课后思考题自学、讨论 ,同时要给学生充…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致力于学生个性的成长,鼓励学生在自己感兴趣、有潜力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让学生在“积累与整合”、“感悟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形成学生的读写个性。要实现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最关键的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自主活泼的语文学习环境。同时,处理好发展读写个性的五大关系。一、导读与自读的关系要使学生读写个性得到自主充分地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导读与自读的关系。导读是以老师的“导”为主,侧重于导趣、导向、导疑、导法等,要求老师着重在读…  相似文献   

7.
2002年在东京举行的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明确提出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发展的需要。阅读是获取知识,发展认知能力的一种途径。数学阅读是指学生通过读数学材料,读数学课外书籍等,获取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语言,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数学阅读要用数学的观念来接触、理解、处理数学信息,它不仅要建立在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基础之上,而且要建立在数学逻辑思维之上,也就是要建立在情感和心智的高度投入之上。加强数学阅读教学,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  相似文献   

8.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初中特点的数学教改道路,我们依据“指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着重尝试从实际出发,布置学生先学,然后针对所遇问题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习质量。其间关键在于怎样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我们的做法是分三步走。第一步,“入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这就必须从抓数学语言训练着手,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积极参与对话交流,甚至争论,培养学生的“读功”,研究“读”的艺术,让学生经历“带读——导读——自读”三个阶段,老师编导学提纲,对学生习作分三个不同层次让每位学生都有一份适合自…  相似文献   

9.
中学数学教学答与问的几种方法刘一现(临沂第二中学,276002)“思源于疑”.教师的课堂设问,有助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这是“导读”、“启智”的有效手段.疑则求解,有问必答,学生答问,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中思有所悟,学有所得,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0.
怎样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呢?“以问促读”是个好办法。所谓“以问促读”,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熟读精思,不仅读课文内容,而且在读书过程中逐步具备独立阅读能力。下面举一例为证。本学期,我用“以问促读”法上了《将相和》一课,效果很好,整个教学分三步。第一步,设计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初步感知课文。简介时代背景后,我让学生带着这样两个问题初读课文:1“将”是谁?“相”是谁?“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将相为什么不和?后来又是怎样和的?问题很简单,目的是让学…  相似文献   

11.
“思源于疑”。教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实践证明这是“导读”、“启智”的有效手段。疑则求解,有问必答。学生答问,不仅在阅读和思考中要思有所悟、学有所得,而且还得具备快速准确组织语言的能力。因此,“答问”是课堂教学中思维与语言、知识与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中等师范学校加强答问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更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韵文。课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通过教学 ,旨在让学生读文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四种动物爪 (蹄 )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为了体现小语新大纲的精神 ,落实素质教育 ,在教学中 ,我采取了“以读为主 ,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 ,以优化教学过程 ,初步培养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紧扣课题 ,质疑导读“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时 ,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是培养学生创造…  相似文献   

13.
数学启研式教学方法的实质是将“启”(启发)、“读”(导读)、“研”(研究)、“讲”(精讲)、“练”(练习)有机地贯穿于教学之中,依据大纲,紧扣教材,针对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教师做出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好“课题”,通过设疑、导读、讨论、析例、练习、总结等六个环节加以实施。下面以“反正弦函数”一节为例,探讨启研式教法的实施过程。 1、设疑激起,启发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要有层次,循序渐进。 (1)给出函数y=2x+ 1的反函数。 (2)函数y=x2, x∈R有没有反函数?若限制X∈(-∞,0]或…  相似文献   

14.
魏娉华 《甘肃教育》2001,(11):21-21
一、“四导式”的基本内容1.导疑。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将文中不明白需要教师指导的有关问题提出来,以求得到解决。导疑是学生自觉学习与探求精神的生动表现,是学生学习本课知识过程中具体学情的初步反映,也是教师组织导读的重要依据。2.导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提出的问题和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借助各种学习条件和手段,初步感知课文。其作用是为深入理解课文扫除障碍,奠定基础。3.导读。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质疑情况指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师生通过双方信息的交…  相似文献   

15.
课堂信息交流是在学生已经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全班交流;二是教师以检查练习为线索,组织学生分组交流.通过交流,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深化认识,加深理解,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师应特别注意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保证学生交流的时间、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下面通过几个方面谈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课堂信息交流的几点做法: 1 提出问题 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充分说明了“疑”在学习中的作用.所以,能否顺利地提出问题,是确保信息交流的基础.上课时先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感悟语言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陶冶情感。”以读为本 ,并不是进行机械地朗读背诵 ,为读而读 ,而是要教师通过“以境诱读、以读引读、以说带读、以练导读、以评促读”等方法 ,促进学生自主地读 ,从而达到“以读促思 ,以读激情 ,读中感悟 ,读中迁移”的目的。一、以境诱读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 ,通过音乐、图片、实物、幻灯、影视片断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 ,营造读的情境 ,从而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 ,引起感…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是一个合作探研,纵向发展的过程.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形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因此,每篇课文都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要让学生以读为手段在书中“走几个来回”.如何让学生“潜心读书”,针对当前“读”的现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重视领读,加强范读;要以情导读;读要体现目的、层次和过程;要重视略读、浏览.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发展思维 ,培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题。学生思维能力主要是在他们获取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发展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发展智慧、增长知识。巧设疑问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设“疑” ,激“疑” ,及时创设恰当的情景和问题 ,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思维。当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 ,我便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只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学习过程,尤其是不重视“读”的现象。不会读书也是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为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培养学生学会“读”,改变以往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这里的“读”指的是读懂课本和阅读数学资料。这是学好数学的必要环节,也是学好数学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运用导读和自读相结合的方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包括预习导读,理解复读),强化通读和广泛阅读与数  相似文献   

20.
一、通读 :读出问题 ,使学生自发感知李时珍对医学的巨大贡献1 .读通课文(1 )自读课文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反复练读 ,把课文读通顺 ;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和读不准字的字音。(2 )以问促读 :学生每次读完一遍课文后 ,教师可让学生合上书 ,用一两个问题问学生 ,激发学生认真读 ,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李时珍。如 :李时珍是什么样的人 ?《本草纲目》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2 .读出问题(1 )自生问题 :让学生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学”等抽象问题读 ,尽可能自己读出问题。(2 )自定目标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质疑 ,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