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弘扬传统文化,光大国粹经典,是当今时代主旋律。如何让语文课堂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从成语入手,巧借成语使文言文迎刃而解、作文文质彬彬、德育润人无声,不失为一个方便法门。  相似文献   

2.
国学经典走进语文课堂,必须把握儿童的脉搏:与学生通过吟诵、书写、品鉴、探寻等多种方式,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中亲近国学经典,在诗、字、书、物等文化中徜徉。国学经典融入语文课堂,有效将“文”与“道”完美结合,将经典之精髓与儿童生命结合,让他们在语文学习的同时汲取源源不断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3.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2012年暑假期间,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了为期二十天的国学经典诵读夏令营,让孩子们不要沉溺于电视、网络、游戏等,潜心诵读国学经典。  相似文献   

4.
张晓红 《广西教育》2011,(34):19-19
如何让经典文化变得可亲可近,让学生想读、乐读,实现经典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和良性互动?我认为应该以“乐”为价值取向,以学生的视角来观照经典文化,让其变得可以对话交流,可以情感相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对小学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实施,在我国现在的社会教育体系教学的大环境下,经典诗词所具有的民族传承和民族文化、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结合小学生最喜爱的声乐表演,使经典诗词焕发生机,也让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默写常见的名言名句”既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的知识点,也是促使中学生熟知中华优秀文化和提升自身修养与审美情趣的方式之一.2014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名句名篇试题多出自经典文学作品,考查遵循了稳中求变的原则,以教材内容为主,取材集中,注重考查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不过,名言名句默写考查仍以机械记忆为主,要求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相对较少,考查传统文化知识点的文学常识题目也不多.在对语文卷名句名篇试题进行文本分析和特点总结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名句名篇,教师应该鼓励他们扩大课外阅读广度,在学习中兼顾语句和语境,并在默写名言名句时加强汉字书写的规范性,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相似文献   

7.
《经典咏流传》是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在音乐创新与文化传播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和诗以歌,诗画合璧,深化“思想—艺术—技术”的传播。节目以经典诗词引发其中的精神内涵,带给观众文化的新记忆,为传统诗画作品赋予新时代的表达。诗词教学和《经典咏流传》的完美结合,能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让经典诗词与音乐相互交融,为其注入一汪活水,使其吐故纳新,绽放芬芳,也让学生对古诗词教学产生兴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美妙。  相似文献   

8.
正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传递,更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涵。打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经典名句、圣贤哲语浸润学生的心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和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把中华民族精神体现在日常行为中,不仅只是提高了学校的文化品位,更让孩子们从中了解和体悟到经典名句的深意,并将会受用终身。河南省淮阳县外国语实验小学始建于2003年9月,校园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淮阳县西  相似文献   

9.
国学经典的深邃思想历久弥新,时刻都在影响着人们。它所蕴藏的教育思想,更值得我们开发利用。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运用国学经典,拓展教学内容,点亮学生心灯。《庄子》一书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具有多彩的思想世界和丰富的人文意蕴,将其相关名言佳句用于思想品德教学,不失为焕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马春霖同志将《庄子》的经典名句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机结合,为学生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植了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
王蓉 《学周刊C版》2023,(15):118-120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通过国学经典文本阅读可以让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语文课堂中,国学经典占有重要地位,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国学经典的魅力,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加强他们对国学经典的了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使学生个人素养得到发展,让语文教学回归经典,厚植人文底蕴。文章先分析了国学经典文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具体的阅读教学策略,希望能给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都知道,语文课堂是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人类传承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很多就体现在语文课本中。在语文课堂上教授经典,正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经典阅读,把民族精神渗透到语文课堂中,指导学生品读经典,让学生日日浸润在经典中,可以启迪学生的思想和智慧,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情操,并逐步熔铸出具有一定深度和高度的人生。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语文课堂这一主阵地来传授经典,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笔者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一、用生本思想重构教师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快乐诵国学     
朱孟彩  陈艳 《教师》2013,(10):36-36
诵读国学经典,能让小学生体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在诵读中感受中华美德的熏陶,明礼立德。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语文课堂及国学经典诵读社团活动,通过增厚教师的文学底蕴、用故事导入、借助多媒体渲染、形式多样地诵读等途径,带领孩子们走进经典作品,品悟古典文化,寻找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法,让快乐诵读伴随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让国学经典走入语文课堂,让民族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灵,已经是这个时代刻不容缓的任务。把优秀的经典教给学生,以潜移其气质,默化其思想,养正其品性,训练其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挖掘经典,育德馨君子"是我们语文教师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把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内容巧妙结合起来。因此本文结合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二册《荷叶圆圆》一课,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渗透与融合。从课前诵读,悠然入之境;音画渲染,激发美之韵;词句品读,领悟文之趣;思维拓展,抒发感之情;图文并茂,板书绘之髓几个方面阐述教师如何结合文本内容,挖掘文本所蕴涵的人文内涵,让课堂充满美、诗意、文化气息,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吸收民族文化之精髓,让诗情画意浸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实践,从三个方面:让语文课堂成为追寻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之乐旅;让语文课堂成为发掘流行作品的阳光元素之论坛;让语文课堂成为拓展经典文本的精美内容之圣殿来探讨语文课堂的生活质量。 英语学习离不开语境,只有在创设的语境中才学好英语,因此,怎样创设有效的语境成为英语教学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本文将对语境创设中的趣味性、实效性、创新性展开论述。 浅谈哲学在理科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传统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学生受用一生的文化资产。在课程多样化的今天,要将其渗透在教学中,首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传统经典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其次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实践经典,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主要有诵读传统经典,办黑板报,开设"名著导读"课,写读后感,举办经典诵读比赛、默写竞赛,做读书笔记,摘录经典等方法。通过这些渗透方法让学生热爱并传承传统经典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流行文化对语文课堂的独特价值及如何将流行文化与语文教材中的主流文化相结合,旨在让流行文化在主流文化的滋养下健康成长,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多方面成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部门对经典文化传承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小学语文课堂内的教学目标也有所变化,在小学这一基础阶段让学生熟悉并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十分有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以及视野的开拓。将经典诵读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文知识的审美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9.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与焦点,围绕这个新话题呈现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让人眼花缭乱。然而,随着这些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涌现,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对于经典名著与文章的阅读愈发少,制约中国璀璨文化的传承,同时,这也严重制约了我国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本文根据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阐述如何运用"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中华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把经典引入小学语文课堂,进行经典诵读不是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一种文化的熏陶。通过诵读、热背中华古典诗文,让学生进入广阔深邃的文化天地,汲取营养,温润心灵,丰富情感,滋养精神。而且,《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相应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