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文章对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提出的儿童教育建议作了分析和思考,并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指出《教育漫话》中三点可资借鉴的地方:其一,教育者必须重视儿童的德育;其二,教育者必须发掘儿童的潜能;其三,教育者必须尊重儿童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谢桂新 《教育评论》2014,(7):147-149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是世界教育名著,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尝试以杂谈的方式,认识《教育漫话》给予我们的启示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引起读者的思考,为现实教育提供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3.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受家庭和学校教育影响,在绅士教育体系中,他重视早期的教育,认为体育是基础,"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绅士人格的灵魂;智育是重点,但智育与德育相比应处于第二位,是对德育的辅助作用。这种辅助作用表现在学问和知识使儿童的聪明、智慧和才干本领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俞永军 《中国德育》2008,(10):80-82
读完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我竟长时无语,唯有深思与折服,慨叹与崇敬。教育很重要,重要得几乎无法用语言描述。“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察觉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我国文化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这为我国的中学德育带来更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环境的基本分析.指出了我国中学德育的一些基本问题.然后从社会环境、校园文化.学生主体.管理制度及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知道约翰&;#183;洛克和《教育漫话》是在师范的《教育学》教材中。工作后,也在很多的书籍和文章中看到过《教育漫话》中的只言片语,只是在新华书店中没有看见过这本书,所以一直无缘一窥《教育漫话》的全貌。所幸今年暑假前,在网上购得这本书,于是整个暑假便都在反复研读《教育漫话》。可以说,对我个人而言,还没有哪本书能够像《教育漫话》这样让我如此心动,如此认真去读它。洛克那深入浅出的描述,常常拨动我的心弦,让我不由自主地去反思;那饱含哲理的文字,又时常不经意间解开我心中的疑惑,让我的眼前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7.
8.
洛克的一部《教育片论》对教育有着深刻而又独道的见解,其核心思想便是道德教育,这部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基础。道德教育优先于任何一种教育,道德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只有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教人以德,才能激励和生产人格主体。德育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在《教育漫话》这部著作中。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把体育放在第一位,他认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强调了健康对于工作、对于幸福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没有直接使用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一词,却在文中明确表述了他的主体性教育思想。从《教育漫话》一书中可见洛克以儿童为主体的思想贯穿于始末,集中体现于健康教育、早期教育、道德教育和智力教育等思想之中。所谓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爱好自由的天性,使儿童自主、快乐地学习,成为具有自主性的人。之所以强调自主性教育原则,是因为儿童具有爱好自由的天性。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4,(A2):165-166
洛克在教育史上首次将教育分为三大组成部分:体育、德育、智育。他主张教育要全面发展,认为身体健康是精神健康的前提,而德行是精神的灵魂,因而不能只顾智育而忽视体育和德育。洛克的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鼓励教育”盛行。教育者对教育惩戒存在许多疑问。惩戒教育能否在德育过程中起到作用?应该怎样合理利用惩戒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著名教育家洛克的著作《教育漫话》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个体社会化理论出发,对传统的德育功能观做了系统考察,指出了传统德育功能观存在着的重大问题;概述了主体性德育的相关主张以及对于新德育功能观所做出的贡献。提出要将德育功能问题的考察还给德育本身;要站在主体性德育理论的成果上,着眼于德育对象(作为社会关系主体的人)的主体发展,从人的本质理论和个体社会化理论出发,来研究德育功能,确立一种新的德育功能观。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军校德育主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共性与个性”、“品质与能力”、“封闭的军事化管理与日益开放的社会”之间的矛盾中苦苦思索与困惑 ,是我几年来对军校一年级学员通过座谈和调查问卷得到的最深的感受。新学员入校正值其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 ,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日益增强的特殊阶段 ,也是从青春期向成人期转变的阶段 ,这一发展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活将是他们逐渐走向成熟 ,走向独立的一个重要历程。因此 ,学校的教育与管理 ,特别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主导成分———德育 ,对学员的健康成长起关键作用。然而在学员的思想深处反映出的矛盾 ,迫使我们回过头来认…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当前在大学生道德方面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有:同情心弱、冷漠性强,责任感淡、功利性强,自立意识与能力差、依赖性强,生活追求高、吃苦精神差,自我意识强、公德意识差,智能性强、力量性弱,浮躁、逆反心理增多、理想追求弱化。这些问题的产生固然有着多方面原因,但学校德育的缺陷与不足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新教育(海南)》2006,(3):64-64
研究教育的人总希望能够探寻到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普遍目的,然而这样的希望大抵是不易成功的,因为一种教育总是和某种文化血脉相连,离开了,文化的根基,这种教育就不能解释得通,就会水土不服。例如,我们搞素质教育,若把美国式民主教育移植过来,必然会遇到丈化认可的问题,若把英国式绅士教育移植来,那肯定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洛克的《教育漫话》就是英国式绅士教育的代表,或者说,《教育漫话》及其绅士教育凝聚着英国的国民精神。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纷繁复杂的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德育受教育者个体需要未得以满足和实现、德育目标“高大全”、忽视德育的个人享用性、德育过程简单化、德育方法粗糙、德育方式简陋、德育评价扭曲等原因,高校德育实效性十分低下。为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想与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的长期目标,将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创新德育工作方法,走“主体育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孙亚萍 《班主任》2003,(11):8-9
“底线”一词原为体育名词,但近来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何怀宏在他的《底线伦理》一书中就将之应用于道德领域。他说:“我一直试图探讨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底线伦理学。底线伦理即每一个社会成  相似文献   

20.
贾名 《教育》2014,(29):78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的一本有关家庭教育性质的名著。全书围绕培养身体健康、有德行、有理性、有教养、有才干的绅士或具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的教育过程而展开。书中首先提及的是体育,实质谈的就是健康教育。开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并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他认为“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因为“大多数儿童的身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