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代书法家学,作为唐代普及书法教育的重要力量,它奠定了唐代书法教育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唐代书法家学代代相传,身处家学体系中的子弟自小便受到浓厚书学气氛的熏陶,这不惟为其入仕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其进行书学学习与研究提供了优越的的条件和良好的学术环境。本文研究了它的传习方式,以期引起当代家长对子女书法教育的重视,并切实行动起来,为当代中小学书法教育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师同 《历史学习》2005,(10):11-11
●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唐三彩最初是用于随葬物品,不是日用器皿。瓷器大多是器皿。●唐代在边陲地区设都督府。一般都督任用当地的部族首领,都督府管辖之下的地区一般也不打破已有的部族组织。这与西汉时不同。西汉的西域都护府是班超在经营,班超是中央政府委派的官员。●魏晋时期,汉字书法艺术形成。唐代书法兴盛。书法艺术形成的原因必然涉及笔墨纸砚等文具的改进。另外,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的流传主要靠抄写。抄书成为一种行业,也推进了书法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士人群体成为一个阶层,书法表现了他们的志趣。到唐代科举考试也看重书…  相似文献   

3.
休闲体育运动在唐代获得全面发展,唐朝的休闲体育活动不仅受众面广,而且形式多样。富饶的经济是唐代休闲体育文化兴盛的物质基础,开明的政治制度和开放的民风是唐代休闲体育文化兴盛的社会政治条件,充足的闲暇时间是唐代休闲体育文化兴盛的重要时空条件。唐代生活活泼的休闲体育活动不仅提高了人们的身体素质,还极大的影响了民众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4.
唐代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达造就了唐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兴盛,建立了管理体制健全、教材规范统一、人才培养严格、道德教育注重、教育形式灵活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全面繁荣,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对今天的高职教育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因此,书法教育的成功与否,将关系到书法这门艺术的兴盛与衰亡。毋庸置疑,学校将责无旁贷地承载起这一历史使命。然而,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在多数学校中,书法教育并没有落到实处,书法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无从体现,即便规定了小学开设写  相似文献   

6.
《宜宾学院学报》2016,(5):64-69
自建立之初唐就确立了崇儒之国策。地处战略要地的西州(今吐鲁番)很好地落实了这一政策,并由此掀起了"兴儒"热潮,近年来出土的吐鲁番文书为此提供了有利证据。西州儒学的兴盛源于唐代"崇儒"国策的实施,唐代书籍传播的传统的继承和唐中央政府重视儒学教育、兴科举制。西州儒学的兴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对西北边陲的重视和管理的加强。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学教育的兴盛唤醒了一个艺术自觉的时代,形成了以书法大家为核心,书法名家辐射而出的串联式家族活动格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学习日益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视魏晋南北朝书法家学教育的教学模式,从而获得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市井艺妓是唐人小说中的重要描写对象,《霍小玉传》等著名作品都与市井艺妓生活有密切关系。唐代市井艺妓兴盛的原因:一是市井艺妓在初唐时期受到宫廷艺妓和家妓兴盛的联动作用而逐渐兴起。二是市井艺妓商业服务性质与盛唐以后的商品经济相适应,融为商品社会的有机部分,因而长盛不衰。三是文苑和士林风尚对扩大市井艺妓的社会影响有重要作用。具体地考察唐代市井艺妓兴盛原因,对于深入研究唐小说乃至唐代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代的桃源诗数量众多、题材广泛、诗体完备,呈现出一种兴盛的局面。它的兴盛与佛道思想的影响、唐人浪漫的情怀、唐代园林别业的发展、中晚唐百姓生活的困苦、唐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与钟爱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唐代桃源诗的兴盛及其原因,可以从一个侧面去审视唐诗的风格与品质,可以从一个角度去管窥唐人的心态与风范。  相似文献   

10.
唐代狂草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道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浸润激活了书家思想;盛唐气象给予了狂草独特的时代精神支持;书法创作的兴盛和书法理论的高度成熟为狂草提供了深厚的形成基础;酒的刺激使书家进入一种自由的境界。以上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玉成了唐人独有的狂草艺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书院教育产生在唐代,兴盛于宋元明清,在我国教育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起过重要作用。今天我们研究书院教育,可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吸取有益的教学与管理经验,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至隋唐到达了鼎盛时期,与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变革相适应,在当时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推动下,以“尊崇儒术,兼重佛道”为主旋律,唐代的教育事业也处于一个全盛时期,不仅中央官学种类繁多,体制严密,体现了唐代教育的兴盛,而且,地方学校的普遍设置表明了唐代教育的普及。 相对而言,以往的中国教育史研究比较注重于唐代的中央官学,有关的史料发掘和研究成  相似文献   

13.
汉代作为我国书法教育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书法教育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点,研究汉代书法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书法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并且书法教育在德育功能方面也起着积极的育人作用。因此,在加强当代书法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可以从汉代书法教育中汲取一些书法教育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异体字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异体字众多是唐代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一般来说,单从体态上考虑,书法习惯本身不会造成异体字,但是为了趋奇求异而任意增减笔划,改变构件,重组结构,就有可能驱动异体字的发展,所以书法习惯与异体字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我对书法的看法首先是“人格很重要”,反人格、非人格的书法不可取。这多是因为我一开始练习书法就分善恶美丑。我入门学的是颜真卿书法。颜真卿是唐代浩然正气的大将,打击安史之乱、解救唐朝,与唐代的中兴紧密相关。学颜体使我有一种凛然正气存于胸中。  相似文献   

16.
唐代藏书述考蔡晓初,谷茂兰在我国悠久的藏书历史中,唐代是一个重大的转折阶段。在它以前,藏书事业盛衰起伏,时兴时替;这之后则一帆风顺,日臻兴盛了。可以说,唐代是大发展时期的先驱,对后世影响很大,在我国藏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我们对它来加以探讨。唐代是...  相似文献   

17.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发展最为鼎盛的朝代之一,政治、经济、文化等高度发达,先进的技术和灿烂的唐文化吸引着周边国家纷纷派遣留学生入唐学习,留学生教育的兴盛前所未有,其完备的留学生教育系统在入学标准、学习内容、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对当代留学生教育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全国高等院校不断申报书法学本科专业,促进了书法本科教育的发展。我国大、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始终在完善教学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其中,民办高等院校的书法教育日渐兴盛。根据目前的相关报告显示,申报书法学专业的民办高等院校不在少数。将民办高等院校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针对现阶段民办高等院校书法教育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研究,以推进书法学专业的长足发展,弥补民办院校书法专业体系构建之不足。  相似文献   

19.
敦煌吐鲁番等文献中《千字文》《尚想黄绮帖》《兰亭序》写本的大量留存,是唐代重视王羲之书法以及习字教育兴盛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原文化西渐的体现。这三种书帖的习字常常出现在同一写本中,说明三者的学习时间相近,可能构成了习字教材的组合,反映了当时的习字教育制度。三者的习字步骤相同,都是先顺朱,再临帖。不过通过三者的性质及写本的书写情况,可知《千字文》的学习时间在前,《尚想黄绮帖》《兰亭序》依次后之。  相似文献   

20.
<正>策划人语江苏作为文化大省,书法教育工作理应走在前列。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公布首批152所中小学书法特色学校以来,我省的书法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如何实现区域整体推进?这是我省书法教育工作者必须共同面对并进行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是义务教育阶段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书法教育也是如此。实现书法教育的区域整体推进,其实就是要解决好普及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