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类著作整本书阅读的基本要求和重点要求是理解相关概念、梳理整本书的内容思路。教师要梳理概念的思维方式及本质属性,引导学生构建“提炼本质,整体认知→梳理现象,分析特征→比喻对比,形象阐释→文化传承,深入理解”的概念理解模式。为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概念,形成知识网络体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其上位概念及下位概念,掌握学术类著作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许多语文教师对“个性化阅读”理解模糊,阅读教学偏离方向。个性化阅读离不开阅读批判的支撑,但当下阅读课中学生的阅读批判存在着窄化和浅化的倾向。培养学生阅读批判的意识和能力必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同时,教师自己必须努力培养阅读批判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整体教学观是“整体语言教学法”的核心观点,其流程是“整体→部分→整体”(即Whole1→Part→wh01e2)。阅读课文整体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整体理解阅读文本,知道文本大意,从文本中寻找具体信息和细节,在全面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获得个性化理解,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体现了“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双方是多边多向开放式互动,相互学习进步,共同发展,实现“教学相长”的发展价值.而古诗教学中,教师一直采取“揭题→教师逐字讲解→教师逐句串讲→背诵→结课”的教学过程,学生也是认真地听课、记录.这样的教学过程使整个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师生的互动彻底失落,不但干扰了学生的思维,阅读理解鉴赏能力下降,更为不堪的后果是甚至会使学生失去对古诗的学习兴趣,最终非得在教师的讲解下才能理解古诗,这就是古诗教学的失败、悲哀.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理解”和“共享”的活动.是以文本为交流载体.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离开了学生和文本的对话.那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四维空间...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段话为我们勾画了阅读教学极富魅力的课堂新境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理解、欣赏、品评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深入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要鼓励阅读反思、阅读批判,进而发展阅读个性,提高阅读质量,产生阅读效益,这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笔者在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归纳了一些方法,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症结是知识授受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奴化”思想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惟科学主义给阅读教学带来严重影响,“大一统”的思维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其实,阅读是一种以理解和创造为旨归的对话活动,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对话教学。要解决阅读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是树立教学的对话观念,变“讲授式教学”为“对话式教学”。话题阅读教学是实现对话式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话题阅读教学的一般流程是:创设情境,确立话题→阅读理解,自主探究→对话交流,相互切磋→形成认识,拓展运用。  相似文献   

9.
创新源于批判,阅读批判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从而不被传统的方式和现成的结论所束缚.阅读批判就是读者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读物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其价值进行判断,并作出评价的一种阅读活动,评判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是阅读教学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10.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G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可见,现代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创新源于批判,阅读批判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从而不被传统的方式和现成的结论所束缚。阅读批判就是读者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读物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其价值进行判断,并作出评价的一种阅读活动,评判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是阅读教学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12.
评判性阅读理念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淡薄,阅读课上教师关注对文本本身的理解,忽视学生对文本的评价,本文在界定了评判性阅读概念及内涵基础上,以牛津英语上海版教材Fashion为实录,探究了评判性阅读教学过程和做法,培养学生评判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耀斌 《现代语文》2014,(8):136-138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创造的精神和能力,逐步学会阅读批判,必须首先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反思。语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的学习英语的具体国情下,由于高中生缺乏必要的英语图式知识、文章结构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其在英语阅读中的阅读特点和语文阅读的特点截然不同,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也更多。而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倾向于认为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就是对构成该文章的语言的理解过程,就是掌握词汇、语法,因此教师的唯一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扫清语言上的障碍,就是给学生讲解单词、语法,从字母→词→句子→语篇有序的自下而上的理解,搞清楚文章意思就可以了,而事实和相关研究证明并非如此。这样的教学造成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英语阅读的目的被扭曲,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相当部分的学生英语阅读目的主要是掌握单词、短语和句型,从阅读中抠语法,而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和信息而阅读”,更没有“在阅读中培养理解能力、掌握文章主要观点、能复述文章主要内容并生发出自己的观点”等之类的元认知意识。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种重要能力。英语教师要积极引进批判性阅读。从分析标题,预测文章内容;读中寻找,展开批判阅读;评判文章,提升批判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利用批判性阅读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的新课题:设想的方略是“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实施的步聚是“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三个环节,以达到“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教学目标。这里仅就“阅读批判,张扬读者个性”谈些想法和做法。一、怎样理解“阅读批判”和“读者个性”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接受并加工文字信息的复杂的心智活动,阅读过程实际上是阅读主体用大脑进行认知、理解、欣赏、评价及创造的思维过程。“阅读批判”是阅读过程的高级阶段,它不同于侧重审美…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的新课题。设想的策略是“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实施的步骤是“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三个环节,以达到“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教学目标。这里仅就“鼓励阅读批判,张扬读者个性”问题,谈些想法和做法。 一、怎样理解“阅读批判”和“读者个性”  相似文献   

19.
段天喜 《辅导员》2014,(14):107-108
语文教研的土壤在课堂,一切活动的载体是课堂,教学与研究都须“依托→立足→实践→超越”课堂。而“主题式·同题异构”就给教师搭建了一个比较学习、多元互动的平台,让每位同学科教师亲历亲为,彻底走出了在“主题式阅读·同题异构”课堂“学生要学什么,老师要教什么,语文主题阅读最终要实现什么”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杨尚基 《天津教育》2023,(31):138-140
<正>名著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想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掌握阅读方法,对名著有自己的理解,教师在名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引导。什么是思辨阅读呢?“思辨”即思考与辨析,思辨性阅读是通过阅读者的思考与辨析,对文本及其价值作出准确理解与合理评判,能够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品质,使学生深入文学著作,成为阅读的主要参与者与学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