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常常看到蜡烛在燃烧时,不断地缩小,最后没有了。蜡烛燃烧掉后变成了什么啦?把桌上的蜡烛点燃,用一只玻璃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你会看到,杯里起雾了,杯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滴。这些水就是蜡烛燃烧时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这个问题,十个人里面恐怕有九个人会这么说:蜡烛燃烧以后什么也没变,因为它……烧掉了。蜡烛真的烧掉了吗?为了明白起见,你最好自己动手做个实验:  相似文献   

3.
肖丹 《教育与职业》2006,(16):72-73
不久前,北大中文系教授孟二冬静静地离去了。从北大校园一直到他曾经支教的新疆石河子大学,得知这个噩耗的人无不悲伤落泪,更为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好老师而遗憾,因为孟二冬教授去世时年仅49岁,这正是一个高校教师最黄金的年龄。他在一年之内经历了三次重大手术的折磨,但依然乐观地面对人生,积极向上,并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随着孟教授的去世,高校教师的健康问题再度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缪丽霞 《师道》2003,(3):32-33
“雪化后变成了什么”的案例,早已是众所周知的教育中思维僵化的典型了。于是,现在的老师和孩子们又都知道了“正确”的答案:雪化后变成了春天。新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积累运用六”的阅读训练,又选了篇短文:《雪化后变成了什么》我在上这则阅读短文时,便对这“最好的答案”试着做了新的阐释。课前,我先让学生预习了文章。一上课,我便问学生:雪化后变成了什么?大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雪化后变成了春天!也有部分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水,水蒸汽……还有一个学生郑重地问:“雪化后分明变成了水,为什么说是变成了春天呢………  相似文献   

5.
《雪化后变成了什么》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积累、运用六”中的一篇阅读文章。教学时,两位老师都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由于引导的方法不同,所以效果也不一样。教法一师:雪化后变成了什么?你同意谁的观点?生:我同意爸爸的第一个观点。生:我认为爸爸的第二个观点才是正确的。生:我觉得隔壁小孩说的对。师:那么,到底谁说的对呢?生:还是隔壁小孩说得对。师:好!(教师很满意地坚起大拇指)教法二师:雪化后变成了什么?你同意谁的观点?生:我同意爸爸的第一个观点。生:我认为爸爸的第二个观点也是正确的。生:我觉得隔壁小孩说得对…  相似文献   

6.
2005年3月12日我校部分师生来到户县农村,参加由三秦都市报组织的“秀美山川千人植树”活动。令我没想到的是,这里竟是一片沙土地!松软的沙土,使人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就挖好了一个半米深的树坑。“老师,你看,花生!”一个学生跑过来惊喜地喊着,手里捧着一颗花生。接着,又有几个学生跑过来,手里也拿着花生。我故做惊奇,顺势蹲下,跟孩子们讨论起来。“这土里哪来的花生?”“这土里为什么会有花生?”“可能是土里长的吧。”“我们校园里的土里咋没有花生呢?”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对花生没少吃过,对花生的生长情况却很少见过。他们挖着、说着、捡着、问着,一个个又兴奋,又激动。随着捡出的一条条细细、长长的像根一样的东西,有的孩子说:“这个地方就是长过花生。你看,这不是花生的根吗?”看到不远处指导栽树的老农,便向老农请教。孩子们的猜测得到确认,个个欣喜若狂。  相似文献   

7.
王晓燕 《班主任》2012,(8):59-59
春末夏初,花儿纷纷凋谢。活动课上。孩子们好奇地问我:“老师,花儿谢了变成什么?”看着他们兴致勃勃的样子,我不失时机地引导:“你们猜猜看,花儿谢了变成什么?”围在我身边的孩子展开了各自的想象。“老师,花儿谢了就消失了,什么也没有了。…‘老师,花儿谢了就落到地上了。…‘可能花儿谢了就变成了枝条。…‘也可能变成了叶子。…‘花儿谢了,夏天来了。”“可能变成了果实。”……  相似文献   

8.
有道考题为:雪化了变成什么 ?学生或填水或泥,教师均打勾。可偏有个学生填春天,老师却打了叉。有位教授颇有感慨地说,我看应该打双勾——最佳的标志,这孩子答得多有新意啊 !如此新颖、富有诗意的回答,只有具有创造性的学生才做得出。可为何最终还被打了叉 ?因为“标准答案”中没有这一答案。如今“标准答案”多被改为“参考答案”,虽冠冕堂皇,但文字语气均是肯定的,不容置疑的,极其权威的。少有如同“此题可为”、“若有学生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也酌情给分”之类的话。就因为一些“标准答案”无法令人信服,于是各类试题越来越青…  相似文献   

9.
当考试仍是一种不能取代的评价手段,而考试的分数又具有“定终身”的功能时,评分的“标准答案”就成了举足轻重乃至生杀予夺的铁面法官。  相似文献   

10.
燃烧的蜡烛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一直闭门在家,看书成为打发时间的最好方法。断断续续,一直在读《布罗茨基谈话录》和以赛亚·伯林的《个人印象》。两本书中,都有关于诗人阿赫玛托娃的篇章。对这位"俄罗斯的月亮",作者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其中,布罗茨基回忆起这样一件事:1965年2月15日,阿赫玛托娃曾经寄给他两支蜡烛。那时,布罗茨基25岁.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小故事。 幼儿园里,阿姨问了一个问题:“雪化了以后,变成什么了?” 一个小朋友马上举起胖乎乎的小  相似文献   

12.
在报纸上看到这么一件事,某小学的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填空题:“雪化了变成(#)。”大多数孩子都填的是“水”只有一个孩子给出的答案是“春天”两种答案一出,高下立判。一个是“一种很简单物理现象(套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冯小刚演的那个中学历史老师的话)”,一个却从平谈无奇的现实中提取出了诗意。可这位出题的老师只  相似文献   

13.
在报纸上看到这么一件事,某小学的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填空题:   “雪化了变成(#).“大多数孩子都填的是“水“,只有一个孩子给出的答案是“春天“.两种答案一出,高下立判.一个是“一种很简单的物理现象(套用电影&;lt;阳光灿烂的日子&;gt;里冯小刚演的那个中学历史老师的话)“,一个却从平淡无奇的现实生活中提取出了诗意.可这位出题的老师只是肯定了大多数人的答案,对于“雪化了变成春天“这个答案却批驳了一番,她认为“雪化了之后自然会变成水,怎么会变成春天?“……  相似文献   

14.
熟视了各种形状奇巧、流光溢彩的时尚灯具,我们往往感奋于一支普通的红烛,一支点燃的红烛:温润如玉的烛身摇曳着火苗,烛光跳动,烛花闪烁,烛脂静静地流淌……面对这圣洁的精灵,曾缠绕在心底却有些松动的一丝情愫又被牵扯着,弹拨着。油然间,心境古典起来,诗意起来。  相似文献   

15.
燃烧的蜡烛     
从2008年至今,我参加工作已有七年了。从开始稚嫩的走上三尺讲台,小心翼翼地解决一天的教学任务,对知识的渴求与快乐犹如孩童一般。带着对学生的那份教学责任,有时对偶尔讲错的一个小知识会十分自责,然后就是加倍的付出与汗水。曾经的日日夜夜,我犹如一支燃烧的蜡烛一样,温暖着我的学生。刚踏上讲台的我,每天体会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良心活。今天,我从容娴熟地走上三尺讲台,不再有刚开始的小紧张,更多的是坚定信念与关爱学生。看到学生的笑脸,和那热情的一声“老师”,内心的满足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6.
燃烧的蜡烛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吗?从今天开始,将由一只爱科学、爱探究的“毛毛虫”带领朋友们去亲身经历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观察和提出问题的,如何进行猜想和建立假说的,如何为他们的假说寻找事实与证据的,如何建立科学的模型来解释他们的假说,并与他人交流的探究过程,从而学会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锻炼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快,快,快,同学们,跟随“毛毛虫”参加到“科学是……”探究活动中来吧!把自己的探究过程记录下来,并与其他朋友共同分享探究的成果和亲历探究的快乐吧!希望朋友们像毛毛虫一样,最后都变成美丽的“蝴蝶”。——主持人梅子  相似文献   

17.
实验目的认识蜡烛是怎样燃烧的,了解蜡烛燃烧以后变成什么东西,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实验器材蜡烛、火柴、细铁管、夹子、玻璃漏斗、烧杯、玻璃片、澄清的石灰水。  相似文献   

18.
蜡烛的燃烧过程可以描述为:给蜡烛一定的初始热量,固态的蜡受热熔融直至汽化,当温度继续升高达到蜡的可燃温度,汽化的蜡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燃烧。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使后续反应被不断地引发,从而维持燃烧持续进行。在燃烧过程中,不是构成蜡烛的各种有机物分子与氧气一碰撞就发生了反应,而是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蜡的各种组分的气态分子被热"撕裂"成分子片段,与氧气甚至还有氮气发生作用生成各种自由基或  相似文献   

19.
九年级(6)班的聪聪是个特别爱动脑筋的学生.下面是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件事情. 问题情境:星期五下午,孙老师讲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后,聪聪知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他回想着孙老师所做的实验,突然产生一个想法:如果用一个玻璃罩将燃着的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罩起来,该是哪一支先熄灭呢?  相似文献   

20.
蜡烛燃烧的实验报告湖北省襄樊市襄北铁中初三(四)班苏磊我们观察.蜡烛的火焰分为三部分。最里层较暗.叫焰芯;中间一层最明亮,叫内焰.外层却不易看清,呈现透明或略带蓝色,叫外焰。将一根细小木便迅速地平放在蜡烛的火焰里,片刻后取出,可以看到本模的中部即火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