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已经是我第6次梦见爷爷了。6个月来,每个月必定梦见他一次,尽管梦境不大相同,但我每次见到的都是——他回来了。一切如从前一样,就像他未曾离开过。每一次梦见他都从梦中惊醒,然后发现枕巾湿了一片。  相似文献   

2.
很多时候都是先有笼子,然后才有被关进笼中的小鸟。我有过若干次讲演的经历,面对从医学博士到纽约贫民窟的孩子等各色人群,我都会很直率地谈出对问题的想法。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的经历非常难忘。那是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约过我好几次了,说学生们期待和我进行讨论。我一直推辞,我从骨子里不喜欢演说。每逢答应一桩这样的公差,就要莫名地紧张好几天。但学校方面很执着,在第N次邀请的时候说:该校的学生思想之活跃甚至超过了北大,会对演讲者提出极为尖锐的问题,常常让人下不了台,有时演讲者简直是灰溜溜地离开学校。听他这样一讲,我的好奇心就…  相似文献   

3.
放过我     
2005年的那个秋季里,在那个不大不小的城市,我着实是个幸福的人。因为他刚好出现,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让我可以在哭泣的时候知道有他在我的身旁,让我在开心的时候可以第一个找他分享,让我可以再一次拥有儿时的天真,让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人。在那段时光中,一切的一切都令我深刻的满足着,就像儿时得到一颗糖果一样,总是要将它小心地藏在心口处的口袋里,没人的时候才偶尔拿出来,望着那颗只有指甲大小的糖果出神。我高高地跳起拍打他的脑袋,他懒懒地笑着说我是个傻瓜,我哭着对他说还是你对我最好,他也淡淡地说过他真的会害怕失去,我们争抢一片薯片…  相似文献   

4.
自从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后,儿子不知丢过多少东西了:铅笔、橡皮、卷笔刀……所有的文具,没有他不曾丢过的。甚至有一次,他连自己的语文课本都找不到了,回家缠着我到书店里再买一本……每一次,当我将买好的东西交到他的手上时,我都不忘叮嘱他一句:"下次当心点!"儿子尽管答得很干脆,可真的到了下一次,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过客     
当他告诉我他要离开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花瓶裂成了碎片,跌落在茶色瓷砖地板上。他一直在说话,解释着为什么要离开,说什么这是最好的,我可以做得更好,都是他的错,与我无关。虽然这些话我已经听上好几千遍了,可每次听完都让我很受伤,或许在这样巨大的打击面前没有人能做到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6.
他没有帮我补过一次功课,他没有在我濒临失望的时候留下一点安慰,他没有在我被鲜花与掌声包围的时候给我一个会心的微笑。记忆中,只模糊地呈现出他高大的身影,似乎冷漠而又遥远。那就是我的父亲。我没有布娃娃,因为早熟;我喜欢把自己锁在阴暗的小屋里涂涂画画,因为我没有朋友;我伤心的时候不会掉眼泪,因为我不需要别人的怜悯与同情。这就是我的童年。我一直都很乖的,可十几年的乖巧却换不来父亲的关注,我发誓终有一天我会让父亲为我而骄傲。我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但父亲的沉默却让我陷入无尽的伤感。有时候,我发觉父亲就像一座冰山,冰山…  相似文献   

7.
我有过若干次演讲的经历,面对医学博士到纽约贫民窟的孩子等各色人群,我都会直率地说出对问题的想法,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的经历非常难忘。那是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约过我好几次了,说学生们期待和我讨论。我一直推辞,我从骨子里不喜欢演说。每逢答应这一桩公差,就要莫名地紧张好几天。但学校方面很执著,在第N次邀请的时候说,该校学生思想之活跃甚至超过了北大,会对演讲者提出极为尖锐的问题,常常让人下不了台,有时演讲者简直是灰溜溜地离开学校。听他这么一讲,我的好奇心就被激励起来,我说我愿意接受挑战。于是我们就商定了一个日子。那天,…  相似文献   

8.
我有过若干次演讲的经历,面对医学博士到纽约贫民窟的孩子等各色人群,我都会直率地说出对问题的想法,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的经历非常难忘。那是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约过我好几次了,说学生们期待和我讨论。我一直推辞,我从骨子里不喜欢演说。每逢答应这一桩公差,就要莫名地紧张好几天。但学校方面很执著,在第N次邀请的时候说,该校学生思想之活跃甚至超过了北大,会对演讲者提出极为尖锐的问题,常常让人下不了台,有时演讲者简直是灰溜溜地离开学校。听他这么一讲,我的好奇心就被激励起来,我说我愿意接受挑战。于是我们就商定了一个日子。那天,…  相似文献   

9.
我有过若干次演讲的经历。不管是面对医学博士还是纽约贫民窟的孩子,在各色人群面前,我都会直率地说出对问题的想法。在我的记忆中,其中有一次经历非常难忘。那是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约过我好几次了,说学生们期待和我讨论。我一直推辞,因为我从骨子里不喜欢演说。每次答应一桩公差,就要莫名地紧张好几天。但学校方面很执著,在第N次邀请的时候说,该校学生思想之活跃甚至超过了北大,会对演讲者提出极为尖锐的问题,常常让人下不了台,有时演讲者简直是灰溜溜地离开学校。听他这么一讲,我的好奇心就被激发起来了,我说我愿意接受挑战。于是我们就…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之友》2008,(20):46-46
卓玛:我的性格很内向,这让我错过了很多朋友,也影响了我的生活,还影响到我的家庭美满。我母亲总是骂我:"像你这样不会交朋友、老实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没用的。"她这样说我的时候我心好痛,我都想过要用自杀来离开这个世界,但我舍不得所有爱我的人。高一的时候,我拼命让自己大胆与同学交往,开始有人叫我play,我第一次发现有friends真是happy,可是现在高二分科了,我又一次回到了原来的起点。阿坤哥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阿林,我一直是个装满心事的女孩。从小我的家就一直摇摇晃晃动荡不安。在我八岁的时候妈妈因和爸爸吵架被赶出来了,妈妈带着我离开家乡。我像个野孩子似的随着妈妈漂泊了两年,那时我不太懂事,两年时间没有读书,现在我都17岁了才读初二,我有时抱怨是妈妈耽误了我。和妈妈一起在外面漂泊,日子过得很辛苦,少不了看别人冷若冰霜的目光。妈妈知道一定要找个“家”,可命运是最善于捉弄人的,妈妈连着找过三个“家”,可一家比一家差,“后爸”或是穷得日子没法过,或是脾气坏常和妈妈吵闹。妈妈的婚姻没有一次是成功的。可能是因为命运一次次的…  相似文献   

12.
我珍惜许多美好的事物,却从没有珍惜过姥姥给我的爱。小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经常去姥姥家。因为姥姥的腿行走不便,所以通常是我们直接到姥姥房间去。我们每次去姥姥家,爸爸妈妈都嘱咐我多陪陪姥姥。姥姥见了我很高兴,总是把我叫到她身边,摸着我的脑袋,问我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事情,我都如实地回答。接着,姥姥便会对我说她小时候的事情,可我总是心不在焉。对姥姥这些老掉牙的故事,我心里极其厌烦,每一次都找各种理由尽快离开,然后到姐姐房间去找姐姐玩,让身后的姥姥孤零零地一个人待着。想起我每次去姥姥家,姥姥总是把别人给她送来的水果和…  相似文献   

13.
我的小弟     
贾丽娜 《小读者》2013,(7):43-43
我的弟弟才过满月,他的来临给家人增添了无尽的乐趣,但同时又带来了一丝丝痛的味道。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真的好想哭,因为我知道一些事情是始终改变不了的。因为没有良好的发育,所以弟弟一出生就带着一些疾病,这就是让家人痛心的原因。每一次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弟弟。他现在虽然特别小,但是我每一个周末回家,都会发现他长大了,变得越来越好看了。眼睛大大的,嘴巴和鼻子都很像我,他睡觉的时候,有时还会咧着小嘴笑,真是太可爱了。  相似文献   

14.
生日的翅膀     
儿子提出今年的生日不在家里过,要自已和同学们一起过。16次生日,他都是在家里和我和他妈一起过的,第一次,他要离开家,离开我和他妈妈,  相似文献   

15.
完美的继父     
我父亲扔下我们母子俩的时候我只有3岁。他出其不意地离开了我们,像一缕轻烟一样消失了,我甚至不知道就此离开我的生活的那个人是谁、我对父亲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妈妈不愿意谈论他,她几乎不愿意提到他的名字.他离开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好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  相似文献   

16.
爱在蓝裙子     
当我着那梦寐以求的蓝裙子,又一次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阳光似乎变得温柔起来,温暖了空气,也温暖了我的心。记得,前一次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与我同排的女生着一条蓝裙子。在微风吹拂下,翩翩起舞,像一只小蜻蜓在向大家诉说自己的愉快。我似乎被这蓝裙子梦幻般地笼罩了,默默地欣赏着她的美。很想拥有这样的一条,但是家里太穷,不能痴心妄想,可目光仍然没有离开过蓝裙子。回家后,我把在领奖台上看到的一切用简洁的语句诉说着,尽管母亲并没有作声,但是我的整个身心仍被一片蓝色所征服;周围的一切也都被一片蓝色所代替。  相似文献   

17.
1似乎一生下来,丁小泽就高我一头半。因此丁小泽站我面前的时候,都是低头得意地俯视。我当然不乐意总是抬头仰视他,时不时地就找机会打击他  相似文献   

18.
我的好邻居     
搬过好几次家,每一次都碰见对我很好的邻居,张军就是其中一位。他今年读小学五年级,住在我家楼上,家中有4口人。他爸爸在许昌电信公司工作,妈妈是许昌市中医院医生,奶奶在家里做家务。记得张军第一次来我家玩的时候是暑假,  相似文献   

19.
对于企业而言,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但在职场中,每一个辞退与离职的故事又往往是非正常的。刚刚涉足社会的大学生经常面临被辞退和离职的经历,每一次被辞退都往往是一种“无奈”,而每一次的就职又似乎是一次如履薄冰的开始。大学生职业选择与被选择的失败,在现实中突出集中反映在“职场成长”方面的理性思考不足。这不由的使我想起“珍珠与沙子”的故事。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后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已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痛苦绝望之下,有一天,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已的生命。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正好有…  相似文献   

20.
汲丛家 《班主任》2013,(11):55-55
有一次,我从教室窗户外看到一名男生上课使用手机,下课后便找他谈话。谁料他不仅拒不承认,还胡搅蛮缠地狡辩。眼见谈话陷入僵局,我只好让他先把手机放在我这儿,并说:“咱们都先冷静冷静,你什么时候想通了再来找我商量处理办法。”我为自己能控制好愤怒情绪并对学生进行冷处理而沾沾自喜。可两天过去了,他一直没来找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