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现代社会我们越来越觉得社会的冷漠,人情的淡薄,不光是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社会之间。就连我们的孩子都只知道爱己,不知道爱人。原来"爱",这是一门学校没有开设的课,孩子们只能在教师的师德、师魂、师艺中感受"爱"的存在。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地传递"爱"这颗种子,让它根植于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如果师生之间少了"爱"这一重要的媒介,那么学校就成为"生意场",师生双方也只存在"交易"了。  相似文献   

2.
苏雁 《成才之路》2012,(7):98-I0015
正"菜花、菜花,我们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四哥,我们永远支持你!"……这是首届常州市中小学生"我最喜爱的班主任"海选活动现场。"班主任当选与否,完全由学生说了算。"常州市教育局德育处负责人介绍,海选表面上是班主任之间的"竞争",其实也是学生之间的较量。学生推荐、学生表演、学生当评委,自始至终,学生都是主角。每个班还都有一个"智囊团",商讨通过何种形式,来展示班主任的风采。  相似文献   

3.
<正>有三句话,我每天都在问自己有没有做到,叫"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做到,其实不容易。第一句话叫"有人爱"。有人爱是开心的,比如父母爱我们,我们会很开心,因为家中自有温馨;男朋友爱我们,我们会感到很温暖;女朋友爱我们,我们会感到很沉醉。这都是爱的表现。但我更愿意把"有人爱"理解为"有人被你爱",就是  相似文献   

4.
爱的尺度     
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著作常常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前提,一切教育都源于"爱",一切教育都是爱的教育。但是,我们又常常会迷惘,爱的教育究竟是怎样的?对学生的行为只说不敢严管,对学生的作为只鼓励不批评就是"爱"。是不是唯学生论就是对学生的"爱"?我认为,所有的爱都是有尺度的,没有尺度的爱是溺爱。  相似文献   

5.
塑造健康而成熟的灵魂是普天下所有孩子和父母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认真阅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教益.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节选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艾·弗罗姆的心理学经典《爱的艺术》一书.节选部分取名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而不是《父母给孩子的爱》 (或者《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因为站在心理学、哲学的高度,既分析了"父母的爱",同时又分析了"孩子的爱"和"爱的能力"的培养过程,两者双线同步展开而又适时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体现出这篇随笔的思想深刻性、思维缜密性、表达形象性.节选部分虽然有3000多字,但字字句句都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启迪着人们去智慧地爱,去艺术地爱,以爱塑造健康而成熟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所谓"教育之爱",强调的是在教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不仅要有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情感,还要爱我们所教、所学的内容以及教和学的方式,乃至于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方方面面。这爱和情感是包容、慈悲、博大的,同时,又是理智和基于道德的。其目标就是不断地改善,试图使师生双方的每一个人(往大里去,还包括同事之间、同学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进而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世界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7.
正这里所说的"三沟通"指的是与学生、任课教师以及家长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一、捕捉契机与学生沟通我们都非常欣赏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爱满教育"。对学生的爱,体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我认为就是要善待学生。而善待学生,就是要不放过每一个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细节。⒈幽默——师生沟通的"润滑剂"幽默的运用,不但可以化解尴尬的气氛,达到我们想要的教育效果,有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学者罗曼·罗兰曾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将变成黑夜。"我们人类之所以被唤作高等生命,就是因为我们懂得爱、挖掘爱、感受爱、欣赏爱。可是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小学生不但理解不了爱,还常常误解爱。也许是长期受到网络、电视媒体的耳濡目染,他们认为男女之爱才是真正的爱,而忽视了我们的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朋友之间的忠诚,个体对国家、社会的感恩,从而使得很多学生比较冷漠,漠视了人间许多值得尊重和发扬光大的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老祖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最重要的字"爱"。这"爱"字里,隐藏着一个"心",它告诉我们爱在"心"里,用"心"去爱,而对于这三点,有人说那是爱的伤心泪,也有人说那是爱的汗水结晶。我觉得,对于我们教师而言,伤心泪未免觉得哀愁,汗水结晶也未免让人觉得沉重,我想这"心"上的三个点,更像是我们亲手培育出的小花,那里面承载着我们满满的深情,这书写复杂的"爱"字更需  相似文献   

10.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文章就"爱"这一永恒的话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正>"爱村"的全名叫"爱护地球村环境保护联合会",她在众多社团里尤为特别。这里没有学姐学长的辈分之分,也没有部长干事的等级之别,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以至于我们相互都不称名道姓,而是用大自然里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给自己取一个自然名。于是,我们之间的对话就变成了:"甜桔甜桔,香樟让你去找熊猫拿会旗,别忘了哟。"这些别人都听不懂的对话,似乎成了爱村交流的暗号。而自然名的意义不仅是为了好玩,更是代表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如果人生没有花,世上没有爱,那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世界·"爱是人生的主旋律,人民爱祖国,子女爱父母,教师爱学生,以及仁人志士之间的互相关爱,都体现出了爱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一、征文主题她,是生命之源,因为她,成就他,她具有全新的意蕴。她,他,它,因为爱的凝聚,构成我们的世界。爱,让世界充满温暖,以"爱"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纽带,让世界在"爱"的暖流中和谐共处,倡导"爱为她,彼此爱"。本次大奖赛征文主题为:爱为她。既可以讲述他、她、它之间的动人故事,也可以真实记录生活中真实人物的大爱事迹,既可以宣扬"爱为他人,彼此相爱"、"我爱人人,人人去爱"的精神,也可以用虚构的手法塑造"爱为她"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4.
爱,细如雨润     
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后进生",怎样使这部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端正学习态度?这是摆在每一位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班主任,我们都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但我们又常常会对那些"后进生""恨铁不成钢"。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不能有偏差,更不能没有爱,但必须爱得适度,爱得理智。我班的小冠同学,初二下学期时,他就像变了  相似文献   

15.
习作内容:我们在温暖的家庭健康地成长,每个家庭成员都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无论缺少哪个,这个家都不完整。以"我爱我家"为题,写一篇习作。习作指导:1.留心观察生活,抓住题眼"爱"。思考"家"什么地方值得爱,你又会用怎样的方式来爱。2.选材时眼界要开阔,最好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说真话,写真事,从细微处见真情,以小见大,突  相似文献   

16.
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让祖辈的"爱"助成长,学校的"爱"助成长,社会的"爱"助成长。这不仅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此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爱孩子是父母的修行,正确的"爱"会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反之,学生则会出现偏激,则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所以,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要用"正确的爱"、"科学的爱"促使学生获得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正】《爱如茉莉》是一篇清新淡雅却又情意浓浓的散文。在作者的娓娓诉说中,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渐渐展开。粗粗一读,那平淡无奇的话语似乎很难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但当我们细细品味,便会不知不觉地沉浸在那簇茉莉花散发出的"缕缕幽香"中。因为这一切的情,一切的爱都浸润在一个又一个不经意便会忽略的细节之中:一个细小...  相似文献   

19.
李杰 《同学少年》2008,(4):22-25
【文题和要求】爱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爱对于人类来说,就仿佛是生命中的常青树,永盛不衰。它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又是一个青春的话题,无论在哪个时代,它都是人类生活的一个主流,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与被爱当中,沐浴着爱的雨露成长。爱是联系我们每个人的纽带。请以"爱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体裁不限。  相似文献   

20.
"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曾风靡一时。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充满美好的爱和关心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尤其希望爱能体现在我们平时的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新课标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