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韩晗 《出版参考》2012,(10):42-44
一、重要性可以这样说,除了德国之外,没有哪个国家的出版业与当下中国的出版业有着如此多的相似之处,因此这一项目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根据CNKI、万方与维普三大数据库分析,自2000年至今,中国国内共有43篇论著、译著(包括报刊上的杂论、短评)介绍德国出版界或对中  相似文献   

2.
韩晗 《出版广角》2012,(4):57-59
借鉴国外成功的出版经验对于研究当今中国出版业的问题大有裨益。反观国外出版,德国出版业因为与中国出版业有着众多相似之处,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范本。本文则是"以中国为立足点,以德国为着眼点"为研究视角,从德国出版界可提供中国大陆出版界的经验、中德两国在全球化出版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危机这三个方面,来略述中德出版比较之于中国出版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中国出版界看到了东南亚华文图书市场的巨大潜力,以版权贸易、参加书展等方式加大了国内出版物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市场的开拓力度。虽然在图书外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出版方面与新马同业的合作却成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出版业对新马华文出版的本地化缺乏认识,国内图书在选题和形式上与当地华文出版物有相当的距离,出口至新马地区的图书不能充分适应当地华人的阅读口味,库存滞销较为严重。国内直接输出版权至新马的也很少。与国内出版业为打开新马市场的付出不成比例。因此,对新马华文出版业的发展轨迹进行研究,以探究国内出版业与新马华文出版业的最佳链接方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德国,行业协会的作用绝对不可小觑.出版业内重要的协会分别是德国书业协会、德国期刊出版商协会(VDZ)和德国报纸出版商协会(BDZV).这些协会的宗旨之一就是开拓国内外市场,为会员提供有关世界出版市场需求动向的信息.在德国出版界进军中国市场的过程中,这些行业协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他们不仅紧锣密鼓地组织和参加了一系列或在德国或在中国举办的业内会议,向会员企业介绍和推销中国的出版市场,而且积极鼓励他们进军中国.在时下的德国,媒体上也好,日常生活中也罢,人们到处都在说:"中国是未来."这句话尤其适合德国的出版界.  相似文献   

5.
徐智 《新闻传播》2024,(2):78-80
大运河图书选题是当今出版界的热点,国内一批著名出版社近年陆续推出了一批力作,赢得了市场和读者的广泛好评。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地方出版社面对这一出版热点题材,同样大有可为。本文以南京出版社在大运河图书选题出版过程中的做法为例,思考和总结了该社运作这一类选题的基本特点,为地方出版社破局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民国时期中国出版业价格问题进行梳理、分析,通过历史研究发现,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制度、纸张供给影响出版经济运行、读者对书籍定价的抱怨、出版行业价格战等现象,皆非始自今日,也非现今中国出版界所独有,有些历史甚至对当代中国出版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一些现象和事物对今日出版界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镜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质量为本策划图书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图书市场的激烈竞争,选题策划已成为出版界热门话题。图书选题策划的依据是读者需求,目的是谋求图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根本问题则是质量。以质量为本策划图书选题,不仅是全面提高图书质量的根本措施,也是图书出版业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8.
1998年5月20日至6月初,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德国举办的’98柏林·中国湖南图书展。在此期间,还随团进行了一些文化出版方面的参观访问活动,收获很大,尤其是对加强新闻出版业中几大资源的管理,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一、充分开发、利用选题资源,是繁荣出版业的关键所在选题是出版社最为重要的资源。充分开发、利用选题资源,是出版社一项最根本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德国的出版业在管理模式上虽与我国不同,但在选题开发与利用的主动性和灵活多样性方面很值得我们借鉴。在德国,书籍出版社有12000家,从分类看,有3000…  相似文献   

9.
专业出版是未来出版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出版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随着国内分销市场的逐渐开放,国有出版社的全面改制,国家有关出版业新的产业政策的出台,国内出版界将面临新的一轮洗牌,图书市场将出现一次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雄的竞争局面,这场变革将是中国出版业历史上一次空前的革命,它给出版业带来的影响将是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0.
出版人的“呆气”□丁亚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业如何生存与定位,是出版界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而这之中,出版人的态度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出版业无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有许多事情未能尽如人意。图书品种数量剧增,质量下降,各社选题相互仿效,“见...  相似文献   

11.
有着600多年历史、被称为出版业"奥运会"的第59届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于2007年10月9日在德国第三大城市法兰克福开幕。中国出版界有272名代表参会,新疆代表团由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刘长明带队,有8家出版社、25名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12.
贝塔斯曼在中国市场扩张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在进入中国大陆8年多的时间里,努力营造其核心竞争力——书友会,并逐步向出版业的上游——出版和印刷进军,构建其一体化格局。贝塔斯曼在中国市场上所取得的成功给国内的出版业以巨大的冲击,他在市场扩张方面的一些举措也给中国的出版界诸多启示。我国出版业应尽快整合出版资源,打造销售渠道并注重采用新技术,才能更多更好地占领出版市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出版业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图书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适应市场,产品是基础。但是认真考察当前的国内出版业现状,许多出版社的经营理念和内部运作机制还相当滞后,适应市场的能力是有限的,没有形成策划选题、开发新产品的良好氛围,个别出版社甚至失去了“造血”功能,这必将成为出版社今后生存与发展的一大隐患。因此,如何正确把握市场导向,尽快培育和形成适应读者需求的图书选题策划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是摆在多数出版社面前的紧迫任务。20世纪90年代出版界引入了“选题策划”的概念,一些出版社有效地探索并实践了“策划编辑”制,…  相似文献   

14.
好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家出版社的去留问题,竟然引起出版界和大众传媒的广泛关注,这在德国出版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而这场风波让出版界欣喜地看到,其他行业被金融危机折磨得灰头土脸,出版业却还是"香饽饽".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与空前繁荣,急需一大批具有前瞻意识、富有创造力、善于创新知识并付诸新的应用途径的人,即具有出众的驾驭知识能力的编辑出版人才。这是出版界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具有活力的人才,是敢于和善于将国内外出版业最新发展动态、最新市场信息变成有效选题,完成精神产品,并  相似文献   

16.
佘晓灵 《出版经济》2005,(12):30-30
记得一年前,一全<日本出生大崩溃>图书在国内特别流行,也引起出版界很大的影响.研究这本书的观点,结合我国的图书出版的实际,我个人认为中国出版业离崩溃也不远了,2005年的中国图书市场除了一些乏善可呈的亮点图书以外,一片沉寂,每每问起各地出版界同仁最近日子过得如何,大多以摇头代之回答.书业喧嚣之后寂静,也许更能让人反思.  相似文献   

17.
我一直在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社工作,实际上是在出版界外工作的,半年前才兼任出版社社长。但由于这些报纸的性质,我跟出版界接触比较多,与一些出版社的社长和总编有较多的交流机会,对中国出版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中国出版业与国产电影的命运类比中国出版业长期被当作意识形态的重要部门来看待,与新闻媒体、影视等生产文化部门一样,由政府进行管理。建国以来,中国出版业的门槛很高,办一家出版社非常的不容易。出版社因行业而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印度相关新闻出版法律法规、主要的图书出版机构,分析印度新闻出版业的特色,回顾印度与中国出版界合作的历史,并指出中国与印度新闻出版业未来合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数年来,多所大专院校开设了编辑出版专业,出版界也已出现以年轻朋友为主的新生代。他们对中国出版业的历史与现状,有着自己的探索与研究。他们的探索与研究,将为包括当代在内的中外出版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提供新材料、新视角。为此,我们特设“青年文稿”栏,主要是发表他们的探索、整理和研究成果。此栏是试办,望出版界青年朋友及编辑出版专业老师学子多提意见,亦望出版界老同志多提批评。  相似文献   

20.
科技出版面对“入世”的挑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出版业作为服务业的一个领域,必将阶段性地逐步对外开放,激烈的市场竞争指日可待。科技出版由于其意识形态色彩较淡,势必成为出版业放开的首选部门之一,理所当然地将被推到国际竞争的最前沿,面临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一、经济实力的挑战“入世”以后,国外出版资本凭借其在资产、规模上的强大优势,必然逐步渗入国内科技出版领域。例如,以出版科技图书闻名的德国西蒙与舒斯特公司、施普林格公司就一直在谋求与我国科技出版界进行合作,并以参与出版的方式打入我国科技出版行业。“入世”以后,我国对国外出版资本在国内的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