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来亚大学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和最著名大学之一,其发展受国家政策和宗主国英国的影响,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马来亚大学的主要办学特色有:珍视传统文化;重视国际化合作;发展优势学科;采用英国的教学模式.它的办学特色对我国大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对中国大陆高等教育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SPSS和GIS空间分析功能,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有关高教统计数据支持下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表征高教地区差异的两个指标即高教规模与高教质量,然后进一步利用两个指标因子构造了高教适宜性指标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高教规模与高教质量发展适宜性较好,只有西藏地区高教规模与高教质量严重不适宜.但在适宜的地区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青海、宁夏和海南三省(区)高教规模落后于高教质量发展,而其他地区则高教规模先于高教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只有先成为经济中心,而后才能成为高教中心;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也可能在成为经济中心之前,率先成为高教中心.利用高教中心与经济中心的离合规律,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以及合理规划高等教育布局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一)我省高教系统内部审计机构,从1986年初开始组建。到目前为止高教局和各高等院校,相继建立了内部审计处或审计监察处(室)。按学校规模的大小,相应地配备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人数不等,较大的院校6—7人,较小的学校3—5人。1987年以来,我省高教系统的审计工作人员,根据国家和省里有关部门的要求,围  相似文献   

5.
《"创新驱动"战略下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机制研究——基于大学变革的视角》一书由王志强和卓泽林博士所著,该书以大学的变革为研究视角,对全球范围内国家、地区和大学层面建设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理念与实践展开研究,以创新驱动背景下大学变革的五个关键领域(目标、基础、动力、路径和机制)为框架,以多案例分析解读了大学变革的理念、实践和新态势.研究落脚在中国大学与社会的互动上,从历史演进和现实发展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高校与社会的互动.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了我国同一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滞后,而高教办学体制改革又是高教改革的关键,为改变这种状况,根据世界220个国家和地区3万多所大学的办学体制,以及我国高校办学体制现状,应从十个方面来加快和深化我国高教办学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SPSS和GIS空间分析功能,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有关高教统计数据支持下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表征高教地区差异的两个指标即高教规模与高教质量,然后进一步利用两个指标因子构造了高教适宜性指标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高教规模与高教质量发展适宜性较好,只有西藏地区高教规模与高教质量严重不适宜。但在适宜的地区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青海、宁夏和海南三省(区)高教规模落后于高教质量发展,而其他地区则高教规模先于高教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高等教育内部大学由边缘性大学向中心大学渐变发展史,一部高等教育系统由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的发展史,一部由边缘高等教育到中心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同时这也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论文通过三个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回顾:(1)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大学发展轨迹;(2)高等教育系统在社会中的地位变化轨迹;(3)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在全球地位的变化轨迹。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停滞甚至倒退。  相似文献   

9.
赵新 《成人教育》2015,35(4):1-4
职业性特色是指依照职业的内涵规范教育过程的各项标准、以职业为导向安排教育活动时体现的特点,凸显职业性办学特色是成人高教当前发展的必然选择.成教实施中职业性特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成人高教良性发展的瓶颈.因此,从国家、学校、学生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挖掘成因并提出解决策略,不仅是成人高教的当务之急,也是其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中西方高教质量观发现:中西方对高教质量的不同理解,既是高教发展不同阶段的反映,又折射出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力量变化.我国高教发展正处在由整体向不同类、群分化的阶段,而西方国家的大学个体开始成为了自身质量标准的制定者;我国目前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最强大力量仍是国家(政府),但学生和市场的声音也已出现,而西方国家不同利益相关者甚至学生个体都在对西方高等教育的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1月5日,英国《泰晤士报·高教副刊》(THES)推出了首个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全球大学排名。这是首度向全世界88个国家1300位学者、专家发出问卷,了解他们心目中谁是全球最好的大学。此外,这个排行榜的评价标准还有师生比、科研文献引用率、海外学生数量和有国际影响的学者数量。美国哈佛大学位居第一,其后是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第五和第六名分别为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位居第十。前200名大学集中在29个国家,其中美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占主导地位,他们分别有62…  相似文献   

12.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外部因素对高教结构的影响一般要通过社会系统与高教系统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系统以及高教系统内部的“整合”来实现。而这种相互作用和“内部整合”要通过某种调节机制来实现,如果没有良好的调节机制就会出现非良性的“整合”,又由于社会发展对高教系统的功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高教结构也必须随着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自身。所以,建立一个合理的、反应灵活的动态的调节机制便是十分重要的了,有了这样的调节机制才能保证高教结构始终沿着促使其自身不断合理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建立怎样的调节机制才能使我们的高教结构能够较有效而灵活地适应经济与社会结构的  相似文献   

13.
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只有先成为经济中心,而后才能成为高教中心;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也可能在成为经济中心之前,率先成为高教中心。利用高教中心与经济中心的离合规律,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以及合理规划高等教育布局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已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进入高教大众化阶段。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少数国家的高教毛入学率已先后达到或超过50%,更进一步,从高教大众化进入普及化阶段。纵观世界高教,从精英到大众化的发展模式大致有二,即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  相似文献   

15.
国家开放大学是对广播电视大学的继承与发展,开放大学学习中心(教学点)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经历了摸索、确立和发展三个阶段。在开放大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重建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准入和退出机制,是提升开放大学办学质量、消除学习中心准入和退出机制弊端、改进学习中心内部管理的现实需要。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准入和退出机制的重建思路包括:开展定期的评估工作,建立退出预警机制,明确实施主体、评估人员、构建原则。在标准与程序方面,要构建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准入程序,规范退出程序,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16.
自1980年开始,为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对高教各层次人才的需要,国家在武汉、南京、合肥等大中城市开始试办以走读、自费、不包分配、择优推荐为主要特征的专科层次(23年)短期职业大学。本文根据历史当事人的回忆,记述了全国首批短期职业大学的建立过程以及短期职业大学的建立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在高等教育的评估和质保方面一直"特立独行",乃是以"认可"为取向;其各认可组织的认可标准均不尽一致——显出了"多元标准化"的意向。而近年来以"北部中央院校协会"为代表的"认可标准修订"更是凸现了美国对高等教育多元性和个性化发展的追求。探究此类"标准修订",比较和分析其新、旧版"标准"的不同,必将有利于镜鉴我国近几年来出现的高教评估单一同质化倾向的改进以及相关制度和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国内高校着手进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或化解国家政策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或风险,并善于利用其自身的体制和机制优势,以实现自身持续性的发展,可以说是民办高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民办高校因此有必要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契机,在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内部治理以及资源获取等方面重新规划和调整,力争走在国家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最前面,从而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学科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领域,从70年代末起步到现在的十几年间,能够发展成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并拥有专职的高教理论工作者几千人和公开或内部发行的高等教育研究刊物400余种,以及各级高教研究会和高等学校高教研究所(室) 730多个,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高等教育研究不愧是我国教育科学园地  相似文献   

20.
为回应全球化自由教育和标准教育的需要,东盟各国持续地开展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运动,把教育质量保证摆在优先日程,各个大学制定了自己的质量标准,部分机构参与了国家或国际层面质量保障运动。在区域层面,东盟大学网络(AUN)组织在成员大学间启动了具有约束力的质量保证措施,努力地建立一个质量保证网络,发展和保持高水平教育机制,以AUN组织作为核心建立质量标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