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1942年那场河南大饥荒早已不存在。而由冯小刚执演的影片《一九四二》就是要重新捡拾这段历史,重新续接中华民众对这段悲惨历史的记忆。  相似文献   

2.
《浙江档案》2008,(3):4
改革开放30年,潮起潮落看浙江。激荡的三十年,非凡的三十年,浓缩了无数梦想与奋斗、喜悦与思索,留存下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档案是这段历史的真实记录,用档案展示这段历史,以档案反映民生百态,是档案人应尽的职责。近日,省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潮起潮落看浙江.激荡的三十年,非凡的三十年,浓缩了无数梦想与奋斗、喜悦与思索,留存下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档案是这段历史的真实记录,用档案展示这段历史,以档案反映民生百态,是档案人应尽的职责.近日,省档案局、浙江在线、钱江晚报"档案的发现——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宣传活动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六十五年前发生在南京的那一场大屠杀,应当是国人心头矢志不忘的沉重的历史记忆。每年的12月13日前后,我们除了以举办活动的方式来铭记这段历史,还要注重以出版物的形式来让广大民众进一步地重温历史,悼念遇难同胞,警策后人。  相似文献   

5.
苑文刚  顾翔 《现代传播》2015,(3):102-103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制造了史所罕见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多万同胞惨遭屠戮,六朝古都成为人间地狱,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深重而血腥的一笔。这段日子以来,在国内众多媒体纷纷回顾这段惨痛历史,探寻大屠杀真相的过程中,中央电视台历时两年打造的大型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石破天惊,独树一帜。该片站在全人类共同谴责侵略暴行的道义高点,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为载体,以中国、美国、日本的几位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利用文物及影像来记录历史事件,为许多国家回顾、建构、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场域。一场战役或喋血冲突,带给人类的是难以言诠的身心创伤,面对这段历史,除了透过历史教科书的撰写与教导学子外,国家社会亦选择运用博物馆独特的展示手法及空间环境的营造,传达书本上所缺乏的经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7.
回顾1978到2008年,这段我们置身于其中的历史仍记忆犹新。中国以坚实的脚步迈过30年的历史节点。政界、学界、业界纷纷撰文探讨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探究30年来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发掘其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思考。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和黑龙江电视台联袂推出的大型电视政论片《日出东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相似文献   

8.
刘薇妮 《东南传播》2023,(6):114-117
时至今日,86年前那场惨绝人寰、震惊中外,最终致使30万中国百姓惨死的南京大屠杀,仍然以其留下的沉痛记忆深刻地留存在中国人民心中。这段历史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恢复邦交后重新获得关注,但在世界上很多地区都不为人知,为了宣传和铭记,国家迈出重大一步,将南京大屠杀形塑为世界的记忆,在记忆建构的基础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诫告人们和平的意义。以南京大屠杀为切入点,以民族共同体为基础,从“记忆”钩沉大屠杀事件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与延续,以此达到民族记忆的情感认同与召唤。  相似文献   

9.
历史靠记忆活着。然而充满了动荡、苦难、仇恨与战争的历史教科书却使我们相信,这种记忆的存在只能依赖于悲剧与血腥。那些历史苍白得索然寡味的民族有福了。遗憾的是,我们自己却绝不属于此列。沉重的记忆之链使我们很难活得轻松潇洒。历史往往也追求着喜剧性的温馨结局,这是历史的伟大和公正,但却丝毫不能掩盖它的过程的血腥。“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早已得到了历史的公正评价。对于胡风及其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等问题也正在被加以研究和认识——现在学术问题终于可以在学术圈子内解决了。但是对于这段历史的回忆却从不曾停止,也出版了数部研究专著,正是在这种为了忘却的不断开掘认知中,历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即如手头的这本  相似文献   

10.
贾升 《档案与史学》2008,(12):25-28
一、留住这段历史记忆 60年来.不管我身在什么地方,眼前总会常常浮现出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的身影和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就是当年我曾经任教过的曾被人们誉为“少年艺术家摇篮”的(上海)“少年文化村”的同学们。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一大批知识青年,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纷纷离开城市,或到农村定居和劳动,或到祖国边疆支援建设。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渐渐淡忘了对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记忆。近日,一组有关当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老照片,将我们的视线再次拉回到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这九十年是中国从孱弱到富强的历史,凝结了几代中国人的努力,而一直在推动国家和社会前行的中国共产党在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社会各界也在通过不同的形式回忆和缅怀着这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历史记忆。结合了历史回顾和商业运作的电影作品《建党伟业》在6月刚刚开始上映,而图书市场上的各类党建读物早已升温。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这九十年是中国从孱弱到富强的历史,凝结了几代中国人的努力,而一直在推动国家和社会前行的中国共产党在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社会各界也在通过不同的形式回忆和缅怀着这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历史记忆。结合了历史回顾和商业运作的电影作品《建党伟业》在6月刚刚开始上映,而图书市场上的各类党建读物早已升温。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77周年,为了悼念死难同胞,铭记历史,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全国人大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16帧申遗南京大屠杀罪证照片就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本文将通过有关口述史证言、档案文献等,对照片母本史源、内容真实性等进行考证,以驳斥日本右翼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谬论。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些公益团体,纷纷发起寻找抗战老兵的行动,希望给他们的晚年送去关爱。各大媒体也纷纷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抗战老兵,希望从老兵们口中抢救这段历史记忆。《平顶山晚报》从2011年开始关注抗战老兵这一群体的命运,报道过史定坤等老兵的  相似文献   

16.
谢学敏 《青年记者》2017,(18):58-59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2015年10月,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这段民族记忆成为世界记忆.从2014年开始,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连续三年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进行了直播,在2016年的第三个国家公祭日直播中,特别注重了它的国际化传播,让这一历史史实为更多国际受众所了解.  相似文献   

17.
<正>在浙江省嘉兴市知青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支边5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为全面收集保存这段特殊时期的历史记忆,嘉兴市决定开展"有关嘉兴市知青赴大兴安岭地区支边的专题档案"抢救性征集活动。1970年11月,来自嘉兴的知识青年响应号召,挥别故乡,奔赴千里之外的大兴安岭,开拓那一片冰天雪地的"高寒禁区"。"如  相似文献   

18.
媒介记忆对于整个人类意义非凡.媒介常以历史记录者自居,认为没有媒介记忆就没有历史记忆.本文不否认媒介作为历史记录者的身份,但认为媒介记忆并不能等同于历史记忆,也不同意媒介记忆在历史记忆中可被忽略的观点,媒介记忆与历史记忆协同互动新的路径是:媒介记忆可以通过归纳与命名、分析与解释、以及追溯与回忆等方法,将有历史价值的新闻事件植入到历史记忆之中,从而能够对历史书写的新闻化和娱乐化倾向加以合理的校正和科学的规范.  相似文献   

19.
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给人们留下的研究课题和创作题材是极其丰富的。“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性的内乱,在中国的确是“史无前例”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许多作家、学者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力图更深刻、更形象、更具体地反映这段历史。任何历史,任何人都是可以写的。“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当然也可以写,而且应该写。这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从“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20.
人不能没有记忆,否则他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几乎无法行动和思想;一种传媒形态要继续发展,同样必须清楚自身从何而来,才可能知道未来向何处去.中国的电视自80年代中期成为第一大传媒以来,各方面呈几何级数在急遽发展,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这段历史,采用概述众多"第一"的方式是最为适当的.现在,这样一本书<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与变迁>(东方出版社2003年8月版)便放在我面前,它唤起了我的许多记忆,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