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中国学校体育》2021,(4):40-42
<正>"全员运动会"作为一种全新的学校运动会模式,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改革学校运动会的首选。"全员运动会"分为2种:一是以袋鼠跳、跳长绳、"两人三足"等趣味体育项目为主的趣味项目全员运动会;二是以篮球、排球、足球等运动项目为主的全员运动会。为了让全员运动会更好地展示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过程,考察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状况,发现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在课堂教学、大课间和运动会等上存在的脱节问题,进而解决全员运动会"展示哪些技术,如何展示技术"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正>运动会是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的重要形式,莱阳市实验小学基于校情和学情,将传统运动会改版升级为面向全体师生的全员运动会,并在全员运动会的带动下丰富了体育活动课的内容,促进了体育活动课的质量提升,探索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一、内容设计“全员运动会”的项目需依托体育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将平时所教所学的内容加以改造和整合。笔者所在学校将全员运动会的项目分成三大类:身体素质类、特色体育类、合作游戏类(表1),均来源于课堂教学。这样设置项目既可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又便于比赛的顺利开展。“全员运动会”在项目设置上应体现多元组合,既要兼顾体能和技能的发展,也要突出体育品德的培养。根据水平目标、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等要素,  相似文献   

4.
全员运动会是开展学校运动会的新模式,通过实地观察及调查,全员运动会具有全员参与、项目多样、因地制宜、校内外开放等特点;与以往学校运动会相比,竞赛的理念从锦标夺冠向快乐参与转变、竞赛形式从个别参与向全员参与转变,运动会规模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在中小学开展全员运动会模式是可行、实用、有意义的,应该给予大力支持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成明 《体育教学》2023,(S1):59-60
“全员运动会”是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10+1学校体育促进工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也是针对传统的中小学体育运动会的“少数人参加,大多数人观望”的一项重要改革策略。首先,全员运动会有很高的参与度,无论是学生或者老师,甚至连家长都能参与进来和大家一起享受比赛,其次,全员运动会所有的项目都具有很好的教育性和正能量的引导性,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增砖添瓦,最后全员运动会既反对以往传统运动会枯燥的比赛项目设置,也反对没有难度,过于通俗简单的纯趣味性比赛,要让学生在新颖的、竞争性强的、具有挑战性强的比赛中享受挑战和竞争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正>一、现状与发展趋势(一)现状为满足学生需求,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等已是必然之势。"全员运动会"是全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内容之一,也是反映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思想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相对传统的校园运动会,"全员运动会"更重视全体学生的参与,改变过去中小学运动会中"极少人在跑,大多数人在晒太阳"的情况,与传统的校园运动会相比,"全员运动会"更能保证每名学生都能  相似文献   

7.
<正>一、全员运动会的组织实施学校运动会是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生活的重要形式,笔者所在学校自建校以来每年坚持举行冬春两季运动会。毕节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降水量较为充沛,因此,考虑降雨对比赛的影响,运动会通常安排在雨水较少、气温宜人的4月下旬和11月中旬举行。一般冬季运动会为全员参与,春季运动会一、二年级要求全员参与,三至六年级要求各班先进行运动会前的全员选拔,再择优参加校级比赛。  相似文献   

8.
<正>一、全员运动会的实施要求1.加强宣传,全员参与学校全员运动会的开展以“面向全体师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师生健康”为活动宗旨,充分发挥“校园之声”“晨会”“学校电子展屏”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全员运动会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促使师生、家长达成共识,积极参与其中。即便有个别学生因身体等原因无法参加比赛,也应鼓励这部分学生作为记录员、裁判员、通讯员、引导员等,  相似文献   

9.
<正>阳光操场栏目主题:因地制宜,全员参与。撰稿建议:1.大课间体育活动系列。学校集中开展的跑操、自编操等的组织形式、操作方法与管理策略;室外分班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组织方法与评价形式;室内安排的大课间活动内容、组织与评价等。2.校内体育竞赛系列。达标运动会、足球运动会、跳绳运动会、左手运动会、亲子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生肖运动会、体育嘉年华、体育节、校园吉尼斯、小小童奥会等。  相似文献   

10.
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竞赛的重要组织形式。全员运动会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新型体育活动,学校积极探索全员运动会,形成学校所特有的运动会模式。本文重点介绍全员运动会的内涵、缘由和亮点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校园运动会作为学校层面的大型活动,既是对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集中检验,也是学生展示、交流、运动兴趣培养、运动魅力体验、体育意义领悟的良好契机。全员参与校园运动会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之一,也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与安全的意识及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笔者学校在每年春、秋两季安排校园运动会,以全员体育健康日的形式,让全校学生在小学阶段享受12个不同内容的亲子嘉年华,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校,在组织"全员运动会"时,将"全员运动"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结合,不仅丰富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内容,还促使学生在比赛中享受各个民族体育项目带来的乐趣。"全员运动会"不设立个人名次,而是记录各队的集体总分数,学生以竞赛的形式展示了20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比赛中,学生精神饱满、积极自信。笔者学校的比赛项目均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每节体育课分为2个部分,前半部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的"全员运动会",引起了行政领导、学校校长、教师、家长及学生的关注,标志着学校运动会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员运动会"是针对传统学校田径运动会"少数人在比赛,多数学生成看客""运动会比赛项目与日常体育教学、大课间活动、课外锻炼、家庭及社会教育脱节"等弊端而进行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校体育改革工作。拱墅区自2015年3月引进"全员运动会"项目,各校在"有赛无类(全员参  相似文献   

14.
<正>一、九年一贯制学校全员运动会设计思路笔者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91个班级,4000多名学生。九年一贯制学校有着“管理一贯”“课程一贯”“生源一贯”的特点。学校一般规模较大,学生人数较多,而运动场地相对不足,需要基于校情、学情进行全员运动会的设计。(一)保证全员参与,关注个体差异为保证学生的参与度,技能类项目以全班学生集体参与为主,如韵律操、队列展示等;趣味类团体项目每项的参赛人数基本达到班级学生的50%,  相似文献   

15.
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普遍重视技能教育,单一关注体育竞技成绩,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缺乏充分重视,影响了学生运动习惯和体育意识的有效培养。为此,在“学生为主”的体育教学理念指引下,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引导学生享受体育乐趣,构建项目多元、全员参与、协同成长的全员运动会。该文分析了体育教学“全员运动会”的价值及创新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学校以"全员运动会"为载体进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全员运动会"的开展,从体育教学理念转变到课程设置改革,从学习最新活动项目到全员参与的集体项目,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使每名学生在收获快乐和健康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提升。一、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全员运动会"召开前,通过广播讲解运动会的由来、奥运人物及运动会团队精神等内容。各班级通过收集和布展历届奥运风云人物形成班级文化走廊,  相似文献   

17.
<正>一、"全员运动会"的基本理念(一)全员参与性,让每名学生都有运动体验全员参号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全体参与,而要理解为全校人员的共同参与,甚至家长和社区相关人员也参与其中。这种参与,可以是参与运动,也可以是参与组织、筹划和宣传,要充分利用"全员运动会"这个舞台,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更要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的资源,融入到"全员运动会"中,让亲子活动为"全员运动会"增色,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亲情,体验运动带来的喜悦。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学校尝试将"四位一体"模式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推动方式,探索和尝试了"全员运动会"的新形式,"四位一体"模式是将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和"全员运动会"根据课程内容一致性规律,按照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习,在体育课外活动中练习,在课余运动训练中提高,在运动会中验收、反馈和运用的形式进行推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一段时间,"全员运动会"越喊越响,全国各地的众多学校都在开展"全员运动会",并且开一次轰动一次,开一次家长的微信朋友圈刷屏一次,开一次学生们"HI"一次,可谓屡试不爽,次次成功。为什么这一时期会掀起一个"全员运动会"的风潮呢?其兴起的背景与时代价值在哪里呢?从直接动机上讲,"全员运动会"是针对传统的中小学运动会"极少数人在跑,大多数的人在晒太阳"的困境而进行的改革。每次"全员运动会"结束后,很多家长都在感叹:"这样的运动会真好,我上  相似文献   

20.
<正>一、正确认识"全员运动会"正确认识"全员运动会",区分其与竞技运动会的不同,是有效落实"立德树"根本任务的前提。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由于面向的群体不同,参与对象也就各异。"全员运动会"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通过体育(包含学校内的一切体育行为),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它强调运动是手段,健康是目的,全员参与是学校运动会的显著特点。没有师生广泛参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就不能得到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