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久前,在第二届中国小学校长大会在津召开期间,会议代表参观了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大家一去就被那里的大课间活动震撼了。八九百个孩子在操场上“摆开”若干“方阵”,奏着军乐、打着腰鼓、舞着大刀、滑着轮滑、练着跆拳道、跳着长绳、踢着踺子,声势浩大,极大地冲击着人们对学校大课间活动的认识惯性。  相似文献   

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能力较强、身心健康的教师队伍就不会有教育的高端发展。然而,当下的中国教师却承担着种种沉重负担,忍受着种种巨大压力,遭受着种种严重“病痛”,步履维艰地爬行着,艰难痛苦地支撑着,真可谓是“累并快乐着”、“烦并坚持着”、“痛并幸福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什么会“累”、“烦”、“痛”?“累”、“烦”、“痛”在何处?  相似文献   

3.
有人对今天的年轻人这样描述:“吃着麦当劳,喝着可口可乐,穿着奇装异服,看着美国大片,听着爵士摇滚,读着网络小说,学着西方礼仪,说着各国洋文……”外表光鲜青春时尚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苍白的思想和一颗浮躁的心。这是一个“物质主义”盛行、“快餐文化”畅销的时代,传统精神之于大众已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班级文化的创造者和体现者,学生创作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同时对陶冶、感染着学生,哺育着学生不断的成长,奠基着学生的人生,指导着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翠柳如丝     
早春时节,正是和风缕缕、草长莺飞的日子,我独自漫步在仙下河边。清澈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倒映着岸边垂柳,倒映着鳞次栉比的仿古建筑,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相似文献   

6.
任丽丽 《学语文》2011,(1):10-11
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文明,象征着发展和可持续生存。绿色是环境保护的代名词.也是未来社会的代名词,是希望,是目标。时下,“绿色”是一个十分时尚的词语。绿色食品、绿色起居、绿色通道、绿色北京、绿色奥运……  相似文献   

7.
《学前教育》2006,(10):31-32
幼儿园音乐活动以其生动活泼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着幼儿的热情参与,发展着幼儿的个性和能力。然而多年来,教师对音乐教育存在着一些偏颇认识,在教育行为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流浪     
李欢 《高中生》2011,(4):57-57
烈日炎炎,太阳似个火球在不停地灼烧着。它肆意着、张狂着,仿佛要把一切都给熔化掉。青灰色的柏油路面变得软乎乎的,散发着令人厌恶的气味。  相似文献   

9.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在现代班集体建设中,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有目的地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逐步使学生成为现代班集体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饶芬芬 《成才之路》2011,(13):70-70
作为数学教师,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注意到学生的情感、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待困难的坚强意志,等等。如果缺乏了这些,教师的教学效果就会收效甚微。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师的使命,我也是不断地发现着、探索着、收获着新的成功和希望。  相似文献   

11.
决不放弃     
云瑜 《良师》2011,(7):13-13
非洲大草原富饶辽阔,美丽多姿,碧绿的青草散发着迷人的幽香,各种动物尽情地奔跑着、跳跃着,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2.
手语的呼唤     
教学楼二楼的窗口前,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攀附着窗台。他的左手抓着胸前的窗沿,右手臂伸向窗外。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伸直分开,成W形,指尖向上,其余两指弯曲相搭,手心向前。他保持着这个手形,转动手臂,不断地在窗前画着大大的立圆。虽有满脸的笑容,却仍掩不住急迫的神情。  相似文献   

13.
沙俊红 《考试周刊》2009,(13):19-20
萧红的小说,明丽而新鲜,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坛,以其特有的风格深深地感动着、鼓舞着、征服着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14.
在近现代汉语中,“着”字的音读和语法义项最为复杂多变,而怀化方言的“着”字更为复杂,令人难以把握。本文在分别列出怀化话“着”字全部音读和义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与北京话不同的音义及语法作用。为了叙述的方便,兹将怀化活的“着”率按音设及语法义项分为六类,并分别标记为着l、着;、着。、着。、着5、着。,用拼音字母和国际音标(加方括号表示)同时标音,声调调值用角码数字标记。有些义项在举例时引用了部分古代文学作品语句,并不说明那些例句中的“着”字读音与怀化话相同,只是用怀化话与之观照,其应用形式和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者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凝练精当的讲析、恰到好处的点拨,感染着学生的情绪、激扬着学生的思维、碰撞着学生的思想、敲击着学生的灵魂,引领学生在流光溢彩的母语世界里畅想遨游。而学生犹如清流急湍中的一叶轻舟,在教师充满智慧语言的推动下奋力前行,勇敢表达,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6.
曲线     
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崇山峻岭,是屹立着的曲线;江河溪流,是流动着的曲线;一弯新月、一道彩虹,飞禽展翅、走兽奔逐,是变幻着的曲线;花卉则以曲线。展示自己的媚态。  相似文献   

17.
同桌的你     
有多少有关青葱岁月的记忆,就有多少动人的歌曲。在绿荫延伸的长廊,弹起吉他,和身边的同学唱起一首首充满青春气息的歌曲,现在的、曾经的、留下的、遗忘的,都积蓄着温暖、积蓄着力量,照亮着每一页青春的时光。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新式学堂的兴起,在知识精英对大众进行现代意义总动员思路的引领下,清末民初教科书在科学理性、民主政治、现代伦理精神、现代商品经济、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着启蒙。教科书开启儿童的智识,塑造着国民新的世界观与价值取向,构建了社会变革话语系统的基础力量。教科书的启蒙犹如静水深流、润物无声,不断浸润着中华大地,激荡着古老的神州。正是由于清末民初教科书启蒙的力量与承载,现代性在这个千年古国中以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形式喷涌而出。于是,文明在潜移默化中前行,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19.
那年的桃花     
还记得大一那年春天,在狮山上看桃花的情形。穆那个春阳煦暖的午后,有清新湿润的风,微微拂着。满山桃花,迎风怒放,洒洒扬扬,热烈而泼辣。虽然视野里,有远远近近、纵纵横横的乱树,阻隔着,遮掩着,却丝毫没能减弱桃花那份挚切和执著——那满眼的深红、浅红,仿佛一面面猎猎飘展的旗帜,满盈着青春和生命激情的旗帜。  相似文献   

20.
夏感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