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芸 《生物学教学》2022,(11):49-51
在“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第1课时的教学中,创设整体式教学情境,通过资料分析、合作探究等方法,在增强课堂教学连贯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构核心概念,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一课教学中,围绕“拯救朱鹮”主题,通过创设情境、实验探究、构建模型、迁移应用的概念教学路径,帮助学生逐步构建概念,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3.
以“免疫调节”为例,利用“被家养宠物狗咬伤后”作为统领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整体教学情境,在逐层递进的情境中推进专题复习,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构建专题知识框架。  相似文献   

4.
以朱鹮的种群数量分析为主线,创设真实课堂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理解其他种群数量特征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终促成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以高原鼠兔与高原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为主线情境,将种群数量特征、生态位、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概念串联起来、深层重组,引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突破章重要概念,促进学生系统思维的发展,提升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物教学》2016,(12):57-59
通过学习的3个基本维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种群的特征与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分析、讨论、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从简单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构建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并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涉及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显微镜观察、数据的整理以及曲线的绘制等实验技能,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难度较大的实验之一。本文就本节内容的探究性教学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9.
洪永清 《生物学教学》2011,36(11):36-38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通过一系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太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问题既是我国面临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也承载了种群的数量特征、数量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等重要的生态学概念。在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的教学设计中,通过探究太湖蓝细菌和藻类生长的磷营养盐阈值,探讨太湖水华的现状和防治措施,引导学生形成种群概念体系,发展生态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1.
采用情境教学的策略,以长江江豚的濒危和保护为情境,通过带领学生在大情境下探究江豚濒危的现状、原因和对策,发掘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13.
丁浩 《生物学教学》2022,(11):56-58
采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探究“种群数量的变化”,不仅可以降低实验难度,而且错时培养可以缩短课堂占时,提高实验开出率。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揭示“种群数量的变化”的规律。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加深对增长率、增长速率以及环境容纳量等概念的理解,促进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三叶青的快速繁殖和药用成分的提取”这一真实科研情境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构建出“植物克隆”的基本设计思路,回顾植物克隆的三条途径、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以及通过植物器官或细胞克隆进行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等,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在"伴性遗传"一节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直观教学情境、生物科学史情境、具体生活情境和角色扮演等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时,实现知识的有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人口政策为教学情境,让学生参照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构建年龄结构模型图,并分析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及性比率特点,理解种群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体悟我国人口政策制定的依据,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再现生态学家高斯的草履虫实验,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由理论分析到实验验证,逐步解决实验中真正遇到的问题。通过定性分析、归纳公式、绘制曲线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型构建的科学思维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蝶等 《生物学教学》2014,(3):32-33
本设计创设“开会讨论如何防治鼠害”的会议模拟情景。让学生以“青年才俊”的身份为灭鼠献计献策,在体验和思考中探讨种群的数量特征,并领悟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节课在“如何进一步提升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的问题驱动下,对初中生物学及地理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整合,创设了真实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王孝娟 《成才之路》2013,(20):66-66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是为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群落的演替两个重点打基础的,但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是科学方法教育上的侧重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标准与本节相对应的要求是"列举种群的特征"。本节主要介绍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