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信息技术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强调应注重提升信息技术学科教育质量,依照学生学习需求与基础能力的不同开展教学设计,满足现今大数据背景下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在小学阶段,由于生理年龄的限制,使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尚未成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应注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使其能在应对不同问题时灵活思考,提升信息技术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从结合生活元素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六个角度,对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李志腾 《亚太教育》2024,(3):150-152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思维已经成为21世纪的核心技能之一。计算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新的思维方式,它涉及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如算法、数据结构、抽象和自动化。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目前,信息科技教学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当前我国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小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因此,广大信息科技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观念,注重因材施教,采用项目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和“双减”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转变教学理念,从以往的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计算思维对学生个人发展至关重要,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将计算思维渗透到实践教学的各个方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分析了计算思维的概念,阐述了应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影响下的教学变革,直接影响到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小学信息科技教育要“让教于学,以学生思”,回到学生本位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信息科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活力,继而让学生在信息科技课堂中能够深入学习和有效学习。信息科技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责任,指导学生分析和采集信息、判断和处理重要信息,形成计算思维,并将其迁移到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文章主要论述小学信息科技课堂计算思维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开展数学学科展示活动成为聋校的一项特色活动。通过数学学科展示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6.
计算思维是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之一,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是培养学生信息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路径。但计算思维的培养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如何权衡教学进度和教学强度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编程教学无论是对学生的运算能力或是逻辑能力都具有强化的作用,为此,教师有必要细化编程教学,着重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思维,结合情境导学、问题导学、实践导学等方式,深化学生对信息科技课程的理解,以此助力学生在小学信息科技领域的成长,为实现学科教育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而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主要学科,近年来也越来越受重视。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初中信息科技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强化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促建高效课堂,在学生沉浸课堂的过程中培养其计算思维,彰显初中信息科技学科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8.
计算思维是信息科技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而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则能最直接地体现计算思维的核心要素。聋校教师可在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引入可视化、模块化的Scratch编程教学,引导听障学生分析问题,采用适合的算法,通过编程来实现问题的自动化求解,使学生在掌握编程技能的过程中发展计算思维。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已经成为初中信息科技教学课堂的一项关键指标。本文从计算思维的概念出发,通过对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探讨培养初中生计算思维的路径。教师可以运用问题驱动、情境创设、图形辅助等方法,来增强学生计算思维意识,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对信息科技学科产生浓厚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计算思维是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思维素养。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作为信息科技课程的新选择、新目标,结合教学实际,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把计算思维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进行创新、创造,发展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  相似文献   

11.
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以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为导向,着力于研究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适应未来社会做好准备。探讨借助初中信息科技课程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意义,对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一种打破常规、与时俱进、迎难而上的思维方式,是基于已有理论与实践经验,不断寻求创新的一种思维活动方法。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以此为基础,浅议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背景,结合苏教版六年级小学信息科技教材,在贯彻以生为本理念、创设特色教学情境、加强小组合作引导、发挥任务驱动优势、融入问题导学手段、活用案例分析策略、关联社会现实生活等多个角度,论证了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路径,期望给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成为当前的热门课程。我国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对信息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增,国家开始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要求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开展教学。本文研究了当前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创新的重要性,并归纳了小学信息科技创新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小学信息科技创新思维教学的策略,目的在于为新形势下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信息化时代来临,信息科技学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科技学科的优势和价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习信息科技的能力,提高信息科技素养。本文基于从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现实意义,具体地说,首先界定了什么是思维品质,之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课程发展的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在当代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此,本文简单阐述了思维品质的内涵,基于思维品质提升现实意义和必要性;最后探究了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中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这是由学生的生理发育阶段及学科培养方向决定的。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高阶思维中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婷婷 《小学生》2023,(2):133-135
本文分析了计算思维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韩信点兵”的编程教学实践,提出了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四化”教学实践策略:情境问题化,提升抽象能力;问题条件化,提高认知能力;技术能力化,增强分析能力;评价结构化,增进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介绍计算思维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小学生培养计算思维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计算思维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的策略,并构建基于计算思维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图,并以“种子发芽实验”一课为例具体阐述此模式如何应用。最后提出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建议,以期为小学科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教育改革明确提出,要逐渐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品质,良好的习惯可提升学生自觉性、自主性,使学习更规律、高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大幅度提升和发展。本文阐述了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培养良好习惯的策略,包括构建良好教学环境,推动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深度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设计主题训练教学,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了重视,而小学作为学生接触信息技术教学的“第一步”,更是尤为关键。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当下较为热门的“SREAM”教育理念,探讨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策略,从而分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变化,来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这一要求被提上日程。在目前的信息科技课堂上,教师也要将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放在关键位置,主动地转变过去的教育观念,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让学生的学习之旅变得更加灵动。文章探索了推动学生计算思维发展的策略,旨在增强学生的计算思维,让学生能主动地利用信息科技知识解决问题,增强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