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以及体态律动教学模式做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模式在我国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结合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模式。围绕"体态律动",通过节奏运动唤起儿童的音乐本能,掌握达尔克罗兹身体运动语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活动中体会音乐要素。以肢体运动来感受和表现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唱游与律动课程对智障儿童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阐述了如何利用唱游与律动教学挖掘智力障碍学生的语言与其他潜能。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低年级视障儿童的口头创作--故事续编中提取分析样本,对构成视障儿童口语表达中的语音、词汇、语法、非言语交际手段运用等能力做了初步的考察与分析,目的是分析该类儿童口语获得的优势与盲点,促进有针对性的盲校语言教学.分析结果显示,视觉障碍对语言规则的习得并无太大的影响,但对以视觉形象为主的词语、语篇以及非言语交际手段的学习等确有影响.为此盲校的语言教学应将扩大学生的认知领域和发展学生语用能力作为提高视障儿童表达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体态律动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通过与身体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唤起音乐的本能,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引入了体态律动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触觉是视障儿童感知客观事物、认识周围世界、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对视障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视障儿童灵敏的触觉能力,不是先天形成的,是生活实践和有效训练的结果。学前视障儿童正处于触觉发展的关键期,如何把握这个关键期,有效地进行触觉训练,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以往对普通儿童探讨的经验,把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父母的学历和职业作为人口统计学变量,选取认知观点和情感观点采择测验任务作为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测量工具,并与同龄的普通儿童进行对比,考察我校小学阶段179名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及其发展。结果显示:(1)视障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普通组儿童存在显著差异,视障儿童得分明显低于普通组儿童;(2)通过相关分析,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两个维度间具有显著相关;(3)视障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年级、视力、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和学生的来源上差异显著,但在性别、父母的文化程度和父母的职业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儿童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的遗传素质和成熟水平是儿童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的基础,后天培养方式对儿童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促进儿童动作协调能力的健康顺利发展,教师要根据运动规律和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多种运动形式对儿童动作协调能力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8.
视障儿童与健全儿童的融合教育就是指视力残疾儿童首先在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殊教育资源室进行学前康复训练后。再将他们送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并通过集体教学和有机穿插对视障儿童的个别辅导,使他们在化知识、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受到良好教育。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资源室对视障儿童的共同教育教学管理,使视障儿童学习了化知识,开启了封闭的心理.陶冶了良好的情操,为将来融入主流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盲文是视障儿童学习文化知识的媒介,而视障学龄儿童往往因备受父母呵护,导致触觉功能较少得到开发和训练,所以摸认盲文点位的能力亟需培养,因此教会视障学龄儿童摸读和书写盲文点位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10.
颜笑涛 《教师》2013,(2):32-33
律动课是聋校1~3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是根据聋童身心发展规律专门针对听力残疾学生的特点设置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律动教学,让聋童孩子能够掌握简单的舞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聋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培养聋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律动课是聋童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聋童进行舞蹈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律动课的教学,能够使他们逾越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1.
视障生大都使用的是盲文,无法与健全人进行书面交流,因此必须更多地依赖口语交际。为了让视障儿童融入主流社会、能与他人和凿相处,就必须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可见,创设情境对完善口语交际教学、提高视障儿童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颖 《学周刊C版》2019,(4):149-150
律动教学本质上是尊重儿童特点,发现儿童的个性,激发儿童潜能的一种特殊教学方式,它对儿童的成长起到特殊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及小学都在倡导律动教学,特别是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下面将针对律动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的特殊作用开展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视障儿童语文学习中,体验式教学以其亲历性、情境性与补偿性的显著优势,对提高视障儿童的语文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当通过身体体验、实物体验以及角色体验的方式,积极开展体验式教学,提高视障儿童语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课题研究背景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能力及其发展与人的活动直接相联系.由于视觉障碍,视障儿童活动受到诸多限制,因此,视觉障碍必然制约着视障儿童的认识、语言、动作、社交等各方面能力及其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视障儿童的早期教育起步较晚,受关注程度较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视障儿童的早期教育愈发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所重视,作为专业进行视障教育的盲人学校,推进视障儿童早期教育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中职视障生语文教学中,教师采取教学手段普遍单一,学生易生厌倦情绪,不利于视障生智力提高和素质的提升。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的环境下,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视障生语文教学能力、培养视障生使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建立学习自信、个性化教育等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律动教学的特点就是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和艺术效果。它可以增强对人的右脑功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右脑和左脑的平衡发育。听力缺陷者,尤其是儿童,十分需要身体上的锻炼,以发展他们的肢体运动机能和健壮他们的体格。律动教学无疑是陪伴他们进行节奏性身体锻炼活动的促进剂,可以激发他们的活力,开拓聋生的视野,使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统一。  相似文献   

18.
视障儿童的分类教学是盲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变革.我校从1986年开始低视力教学研究与实践,至今已有18年之久,有关低视力教学的经验章很多,但对如何科学合理使用视障儿童的残余视力的问题,尚没有见诸献报道。本试从低视力教学实践出发.谈谈视障儿童残余视力的科学使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19.
张立薇 《天津教育》2014,(23):112-113
一、教学背景 全盲儿童由于视觉功能障碍(以下简称“视障”)的影响,普遍存在动作迟缓、笨拙、协调能力差等不同层次的非健康体态,这些情况统称为“盲态”,又叫“盲相”。这些“盲相”直接影响他们一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有针对性、有计划、科学地对全盲学生进行“盲相”的矫正,是视障教育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更是视障儿童发展的需要。我校参照《盲校课程设置方案》,进行了综合康复校本课程开发的科研工作,开发了《形体矫正训练》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20.
《金钥匙视障教育理论与实践》于近期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总结了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20多年来使国际先进教学理念本土化的研究成果。而华夏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金钥匙视障教育运作手册》则是“金钥匙模式”的通俗解读。该书列举了视障儿童同班就读工作中最常用的各种工具,包括各种诊断、筛查用工具和教育、教学评估工具等,以及已开展视障儿童同班就读工作的地区的经验总结,可作为相关领域管理者、视障儿童教师及家长的参考书。另外,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视障人士徐白仑的自传体小说《霜叶舞秋风》,最近也已由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