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旦  侯浩翔 《江苏教育》2024,(2):12-14+28
教师教学评价对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有着重要影响,评价环境的复杂化要求教师更加注重数字技术在评价过程中的应用。受传统教学评价的惯性影响,当前教学评价的形式、方法以及标准都存在一定缺陷,未充分实现教师教学效能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多样化数字技术的支撑下,教育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支持教师开展个性化评价,智能技术助推智慧教学环境的综合评价,教育元宇宙优化教师教学过程评价。为进一步彰显教育数字技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支持效应,提出应用智适应学习系统开展针对性教学评估,整合多样化智能技术工具提升教师评价素养,利用教育元宇宙变革教学实践过程评价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智能技术在赋能教学迭代升级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伦理风险。在阐释教师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内涵基础上,基于智能技术支持教学的三种典型应用场景,分析智能技术不合理应用所引发的伦理失范行为:个性化智能推荐系统引致学生出现同质化发展倾向,智能技术支持的学习分析易产生侵犯学生隐私等心理伤害,基于智能技术构建的虚拟教学环境引发师生出现主体性异化。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规范激活理论以及技术文化理论相整合视角,从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意识、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规范、智能技术教学应用能力以及智能技术属性层面探讨引发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风险的内在原因,并提出消解策略:强化教师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意识、完善与内化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规范、保障智能技术工具教学应用的合伦理性以及提升教师智能技术教学能力,以期为破解教师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困境,推动智能时代教学内涵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大班额、教育同质化的教学情境中,个性化教学难以有效地实现。随着智能技术逐渐深入课堂教学,个性化教学的实现有了新的可能。智能时代个性化教学的有效实现需要智能技术与个性化教学有机融合,为此智能技术与个性化教学均需要作出必要的变革。智能技术需以大数据深描学生学习画像、云平台建立个性化教学资源库、人工智能增强教师个性化教学能力、互联网提供个性化教学网络环境等。而个性化教学也需要进行一系列课堂变革: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增强教师个性化学习指导能力、增加教学内容的选择多样性、提升教学媒体的选用适应性等。基于二者的融合,智能技术支持个性化教学有效实现的路径为确立差异化的教学目标、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整合多种学习组织形式和构建精准的教学评价反馈体系。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可将微观世界和宏观现象 ,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 ,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 ,创新的工具 ,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带来了更广泛的应用。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 ,建立虚拟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借助通讯技术 ,组织协商活动 ,培养合作学习精神 ;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和思想 ,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借助信息工具平台 ,尝试创造性实践 ,培养学生信息加…  相似文献   

5.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重视  相似文献   

7.
智能语音系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语音系统以其发音的标准性、资源的丰富性、使用的便捷性以及智能评测的特点,创设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交互中学习到地道的英语。小学英语教学借助智能语音系统,让学生在标准的英语环境下参与有效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听说兴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本文主要从智能语音系统功能的视角,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教师在课堂中使用智能语音工具进行单词、句型和情境教学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有效地利用它进行物理教学,是一个教师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传统地理教学中,演示方法简陋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学习抽象地理学知识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弥补这一缺陷,将抽象复杂的地理学知识,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引导了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记忆地理学知识,是地理学教师的一大重要工具。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信息技术在地理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合理的使用方法,帮助地理学教师更好的使用这一有利工具,提高教学效率,满足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11条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文史知识的丰富对读写能力的提高,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学生懂得文史知识越多,就越能促进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反之,文史知识很贪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会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253-256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的概念内涵、政策依据及其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仪器设备维修价值的评判依据及数量标准,探讨了仪器设备维修价格的计价形式、内在构成及定价方式,概括了仪器设备维修的实施方式和机构选择,梳理了仪器设备维修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界定了仪器设备维修经费的筹措渠道及其使用范围,为提高仪器设备维修的管理质量、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提供了一种理论概括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理论分析框架的整合不仅是比较教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路径,也是当代比较教育研究不断完善自身体系的价值追求。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两大理论分析框架——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前者强调运用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概括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般普遍规律,后者侧重采用本土化的研究方法为特定教育对象的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二者的比较加强了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建立包容、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不断促进比较教育研究体系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思政课的内在属性,二者相统一是办好思政课的必然要求,对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价值.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必须坚持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但在思政课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去理论化...  相似文献   

15.
从词源学考证,异化是一个含义丰富且有争议的概念。而到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青年马克思时期,异化理论主要有三种形态:外化、异化和对象化。从异化观中引申出来的美学观点在异化与对象化关系、人的本质和审美层面等问题上表现出不足,因此可以从历史和唯物的、自由和实践的角度提出:美是具体的肯定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最自由的显现,其显现过程就是自由的实践,显现方式就是形象。  相似文献   

16.
“生死学”是由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傅伟勋教授于1993年所创立。傅教授将中国心性体认本位的“生命学”和西方对死亡现象做客观研究的“死亡学”统合为“生死学”。为了使每个活着的人、尤其是离死亡尚远者都能从对生死的研究中获得教益,提升现代人之生活与生命的品质,还需要大力开展生死哲学的研究。本文将从生死学、生死哲学产生的学术及社会背景入手,分析生死学与生死哲学的学科特征、主要研究的议题,并阐述其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析高校科技产业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技产业的创新,实行“两权分离”、“校企分开”是前提,建立新产权关系,理顺管理体制是核心;加速改制,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关键;资产投入与辙出机制的创新是重要内容;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机制创新是保证。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体育与高校体育产业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高校体育、高校体育产业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明晰了各自概念的范围 ,给出了高校体育和高校体育产业结构图 .  相似文献   

19.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介绍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坚持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把培养服务于以大化工为主体的工科专业和自动化过程控制重点学科为代表的电类专业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7年评为北京市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  相似文献   

20.
老庄美学中的重要范畴“虚静”,与中国古典美学“天人合一”的传统密不可分,是达到物我两冥的审美境界从而达到自由生命的前提条件。它肯定着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表现着自由生命特别是内在精神生命,充分荡漾着生命之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