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究学习以问题为起点,围绕问题展开教与学,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它使得教师与学生形成互动,在互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学生得到体验,真正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形成爱好.因此对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培养.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判断,并且在分析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总结,学生就会对知识形成理性的认识,在分析中活跃思维,在探究中理解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探究了学生如何探究圆锥曲线的对称中心,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并且灵活应用知识。  相似文献   

3.
有效探究是指创设有意义的学习和生活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进行自主性探究.有效探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过程,在知识的形成、建构、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形成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的能力.但在实施数学探究性教学中,如果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及本质的理解不到位,不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就会使课堂探究效率低下,失去了课堂教学应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一、重视探究学习,不忘传授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探究,才能正确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才能在体验科学探索的同时形成自主、探索、创新的意识和习惯,明了数学中的法则、性质、公式等规律性知识.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对学好科学、形成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依托自制的可视化多功能光学实验箱,以游戏方式展开教学,可调动学生探究欲望,活化探究思维,拓宽探究空间,助力学生深度探究,并将碎片化的光学知识整合为结构化的知识模块。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习得研究方法、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下的探究式教学实质上就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过程。学生这样获得的知识比老师把现成的科学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印象要深刻得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及探究能力。下面就谈谈本人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的点滴体会,以供同仁参考。科学设置情境,明确探究目的,激发探究动机紧紧围绕探究目的而设置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动机的基础。科学设置情境就是要让学生产生兴奋点,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维持学生持久的探究热情,以拓宽理解、形成…  相似文献   

7.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化学实验教学既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及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同时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创设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形成概念、认识规律,建构物理知识体系,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最后,要通过运用、巩固、深化物理知识,让学生再次经历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可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成长,形成能力,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要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主要是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的。教师应该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作为探究活动的组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标倡导探究式教学,但并不要求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因此,在实施探究性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抓好探究点的选择及探究时机的选取,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探究的盲目性。一、探究点的选择1.对概念的形成、理解展开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往往体现于形象到抽象的上升过程,而概念的形成正是这样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它需要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的方式,自己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譬如函数概念定义较为抽象,学生很难一下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科学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创造必要的条件,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诱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2.
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探究的过程、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探究学习不是以获取知识为最终目的,而是在新知识的基础上研究更深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假设、实验、分析概括等思维形式,学会提问、主动实践、积极探究、协作交流,不断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德。在化学教学中要好好利用教材,渗透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探究、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要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最终达到学会学习。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应关注于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形成探索知识的能力,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自己去探究无穷的知识,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再创造。  相似文献   

14.
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社会实践中探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从各种渠道来获取知识。教师为学生获取的知识进行有目的地引导,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这便达到了探究与实践及知识获取相结合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独立发现,自我吸取知识形成探究能力的学习方式.物理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应认真组织探究性学习的教育资源,把握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从事物理探究的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6.
席存瑞 《考试周刊》2012,(88):140-140
生物科学史教育的学习,不仅让学生知道“科学”是一个知识的逐渐形成过程,而且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提供了范例,让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探究思维。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在丰富的物理知识海洋中感知物理知识的魅力,也能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激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开展科学探究,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针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同学们观察到的三个像的现象,延伸科学探究,既可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相关知识和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9.
开展科学探究,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针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同学们观察到的三个像的现象,延伸科学探究,既可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相关知识和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20.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物理课程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实现教育功能。也就是说,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初中物理而言,实验探究不仅是获取自然知识、发展能力、训练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通过实施实验探究教学,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