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内部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即由中等职业教育的单一结构发展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等多层次结构,各层次之间存在递进和衔接的关系。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真正由就业导向转变为就业和升学并举,不仅是一个观念性转变,也是一种制度性建构。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升学方向主要是专科职业学校、本科职业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以继续提升其技术技能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升学应适应学生多种需要,采取直接衔接模式、注册升学模式和“职教高考”模式等多种路径。“职教高考”制度作为一项新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的重要形式,其考试招生办法应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属性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学历社会”的意识逐步加强。我国教育部门有关人士也指出。要力争使20%左右的中职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在国家开通了“教育立交桥”.推出“对口升学”的优惠政策之后.以往重视“就业”的中等职业学校现在逐渐开始重视与高等院校的“对口升学”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数量、招生规模在不断增加和扩大,拓宽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升学路子,中职生升学的愿望也比以往更强烈。做好“3 1”高职高考的复习工作,成了中职学校教学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4.
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加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近十年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较快,优化了中等教育结构,基本满足了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但是,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尤其是职业高中,存在“进也难,出也难”的问题。“进”是指招收新生难,“出”是指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升学难。为此,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构筑职业高中的“绿色通道”,做到新生源源不断,毕业出去畅通无阻。一、清除“障碍”是构筑“绿色通道”的前期工程与筑路一样,欲建路,先要清除障碍。职…  相似文献   

5.
王晓莉 《教师》2008,(5):39-40
中等职业教育必须紧扣“就业、升学、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尤其是将职业定向教育和就业教育作为首要使命,来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优化。而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文化课程、工具课程的语文课,必须要为学生打下一定的文化素养基础,更要注重“实际、实用、实践、实效”。  相似文献   

6.
通过梳理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的发展历程,分析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取得的成绩和问题,提出进一步搞好对口升学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兼有的升学和就业双重功能,和有不同专业对于数学不同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习“活性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实验,行动研究实践证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活性评价”切实可行,在数学学习“活性评价”中设置评价情境及问题情境;评价过程动态化、常态化;评价内容、形式、标准、权重灵活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具有诊断、发展和激励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日前,为进一步扩大中职教育办学规模,哈尔滨市教育部门对未升学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做出具体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招收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中等职业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升学为志愿求得更高学历的青年开辟了发展之路,为高等职教输送了生员。它有利于满足中等职校部分学生的发展需要,“有利于推迟就业时间和维护社会稳定”,对口升学对中职具有有效的拉动作用,但由于我国教育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在教育发展中还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等原因,导致“对日升学”开始变形变质,使中职可能发展为“应试教育”的又一模式。中职“应试教育”的现象和倾向以及不良影响表现在:1、在组织“对口升学”教学中,不是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而是根据升学需要随意压缩或…  相似文献   

10.
“对口升学”是国家为了提高国民素质 ,专门从高等院校招生计划中拿出一定的名额 ,来满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愿望而实行的一项政策。这个政策从一开始就一直是职业中专 (高中 )的“专利” ,从 2 0 0 0年起 ,河南省才允许技工学校毕业生参加“对口升学”。但这姗姗来迟的好事 ,技工学校并不领情 ,参加“对口升学”的技校生很少。以2 0 0 1年焦作市为例 ,全市 7所技工学校 ,只有 3所技工学校的 6名学生参加“对口升学”考试 ,其中有1人上专科线。而全市 1 8所职业中专 (高中 )共参加考试 1 4 64人 ,上本科线的 78人 ,上专科线的 64 …  相似文献   

11.
升学之念断不得卞哲浏览今年各职业中学的招生宣传材料可以发现,许多学校仍然把有多少毕业生“对口”升入高校做为招徕生源的宣传重点而大加“炫耀”。尽管几年来,有关领导和专家一再对这种做法提出批评和警告,指出升学不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对升学的过份宣传会误导职业...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衔接方式,主要采用“对口升学”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这对于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大力实施“对口招生”等人才培养模式,促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与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衔接,使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升学,为志愿求得更高学历的青年开辟了发展之路,为高等职校提供了生源。它有利于满足中等职校部分学生的发展需要,“有利于推迟就业时间和维护社会稳定”。对口升学对中职学校具有有效的拉动作用,因此,也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但由于我国教育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在教育发展中还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等原因,导致“对口升学”开始变形变质,使中职教育可能发展为“应试教育”的又一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升学高考,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升学",更主要的是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今后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办学理念的大问题.学校应把此项工作作为"争创一流学校,实施名牌战略"工作来抓,以此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延周 《教书育人》2008,(11):13-13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两会讨论交流时表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我们把中等职业教育办好,让孩子愿意去当工人农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考一条道升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两会讨论交流时表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我们把中等职业教育办好,让孩子愿意去当工人农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考一条道升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职业》2003,(12):62
《职业准备——就业、升学、创业》是一本专门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课题实验而编写的学生用书。这本书的特点:一、本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结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际,在目前职业中学使用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思想性和应用性,是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毕业前使用的书。二、本书对毕业生就业前、升学前、创业前及…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对“对口升学”后中等职校何去何从,职教理论界有三种认识和看法:一是“应试教育论”,二是“着重就业论”,三是“同时兼顾论”。持“应试教育论”者认为,实行“对口招生”后,中等职校应该像普通高中那样,实行“应试教育”。其结论是把中职教育当高中教育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应再是没有升学压力的教育,而应是以升学为最终驱动力的富有竞争性的“应试教育”。持“着重就业论”者的观点恰恰相反。认为“应试教育”在中职教育中根本行不通。中职教育应该真正瞄准市场,坚定不移地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上下功夫,在“着重就业”上下功夫。持“同时兼…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台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升学导向"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渠道畅通,升学方式多元,升学比例逐年攀升,逐步进入升学导向阶段.这一取向是在经济需求、市场驱动、政策鼓励及传统文化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升学渠道的畅通为学生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但也引发一些问题.借鉴台湾职业教育升学导向的成败得失,大陆中等职业教育应坚持大力发展的方针,拓宽生源渠道,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增强对于公民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战略举措.因为职业学校毕业生有专业属性,所以这种升学办法的设计就要比对普通高考招生复杂.通过招生,高等职业教育可能对中等职业教育产生负效的反作用.以考试为主去选拔,将关于专业知识(技能)考试可选三种方案的利弊做了分析.同时,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办法改革的经历,又对部分省高等职业学院面向"三校生"招生办法进行了比较.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办学目标"双元化"改革,是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