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信箱、信筒是邮政部门设置在室外的用于收寄平信、明信片的邮政设施,也是收寄平信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把快件信函投入信箱、信筒内,虽然贴足邮票符合邮政快件邮费,也不再是快件信函了。因为,1991年版的《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130条作出了详细而明确规定:"信箱、信筒开出的使用快件信封邮件,凡贴足挂号信函资费(包括超出挂号信函邮资的),封面书写,封装等符合规定要求的,加盖"信箱开出"戳记,划销邮政快件  相似文献   

2.
1991年版(《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130条规定,对信箱、信筒开出的使用邮政快件信封的邮件,划销邮政快件标志,凡贴足或超出挂号信函资费,封面书写、封装符合规定要求的,按挂号信函处理。笔集有一些投入信箱的快件封,但仅有二件按以上规则处理。其一贴山西民居80分票,符合快件资费,经收寄局划销快件标志,销“湖南长沙/410000(简取)/1992.5.9.11”日戳,另有“长沙自投箱”矩形三格式挂号标志戳(图1),  相似文献   

3.
胡钦禄 《上海集邮》2004,(12):36-37
邮政快件开办的第一阶段,从1987年11月10日至1988年12月31日,以手填标签作为纳资和稽核凭证。用户零星交寄使用的快件标签有二种:(1)二页式标签;(2)三联式标签。 1987年9月5日,邮政总局《国内邮政快件传递处理方法》规定:"国内邮政快件收据,各局必须严格按规格印制,可以用二  相似文献   

4.
1989年1月1日以前,银行交寄大宗快件的手续是:逐件称重计费,粘贴注明邮费款额的“大宗快件”标签,在邮件正面加盖收寄日戳。(1988)邮政字135号通知规定:对银行交寄的快件,以转帐支付邮费的,许可在银行专用信封上预先印好“大宗快件”标签,对不超过20克的快件,也可以印上邮资款额、交寄时核对无误加盖收寄日戳。此办法规定于1989年1月1日起执行。  相似文献   

5.
(1988)邮政字155号《关于严格执行邮政快件处理规格标准和传递时限的通知》再次强调:邮政快件从收寄到投递过程各个环节的生产作业,都要贯彻一个“严”字,要严格收寄处理。在邮政快件寄递之初,因其给据邮件性质,各局对该类邮件出口环节都设立了严谨的检查程序。  相似文献   

6.
1988年和1991年的《国内邮件处理规则》都明确规定,邮政快件标签(以及快件专用信封、各种快件单式)应当是“白纸、红格、红字、红号码”,但也有不按规定的(参见030443),现再介绍几种:新疆伊宁的“白纸、绿格、绿字、绿号码”大宗快件标签(图1),仅见1990年4-12月使用。天津3支局、43支局曾用电脑打印的黑格、黑字、黑号码大宗快件标签(图2、5),多见于1991年7月至1992年6月。  相似文献   

7.
为开办邮政快件业务,邮电部于1987年10月5日发出(1987)邮部字493号《关于开办“国内邮政快件”业务的通知》,并于1987年111月10日在全国196个城市开办。其中明确规定:“营业点收寄快件,必须按照《开办邮政快件城市名称簿》规定的范围办理,不要误收非开办  相似文献   

8.
我在大量的银行快件封中,发现一种无框单行式“邮政快件邮费××元”戳记,长约50mm。所见大多是上海85支局收寄的预印“大宗快件”标签的联行专用邮政快件封。封上因已按邮局规定印有“大宗快件”纳费标签,故不贴邮票。这种戳记主要表示邮资数额,  相似文献   

9.
揭露假封     
下图所谓“邮政快件首日封”上盖有“北京6(支)1987.11.10.14日戳,快件标签上的流水号是“088610”。一般各支局快件标签上的流水号都是从“000001”开始,定期累积各支局流水号即是总件数。根据邮政总局1988年1月19日的(1988)邮政字10号《关于加强邮政快件业务管理和做好扩大开办城市准备工作的通知》的附表1《一九八七年邮政快件收寄业务量情况表》上,注明1987年北京快件收寄业务量总共只有5830件(52天)。  相似文献   

10.
吴斌 《上海集邮》2000,(9):29-29
有人认为,在收取邮件附加费的地区,由于用户在交寄挂号、邮政快件等给据邮件时,除贴足邮资外还要缴纳邮件附加费,如果用户把贴足邮资的给据邮件直接投入信箱,邮政部门会因其未缴纳邮件附加费而不予加盖“信箱开出”戳记和补办给据邮件手续,只按平件收寄。于是便得出结论:在收取邮件附加费的地区,“信箱开出”戳记已经消失(见1990年第1期《天津集邮》中《“信箱开出”戳记在一些地方消失》一文)。但在  相似文献   

11.
1987年11月10日至1988年12月31日,收寄邮政快件以手填标签、给付收据作为纳费方式,邮局营业员需按规定在快件标签上填写“重量”、“邮费”等项目。在我收集的邮品中,发现快件标签的“邮费”栏内常有不规范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自从邮局开办邮政快件业务后,银行之间互寄结算凭证,绝大多数都用快件寄发。根据邮政总局《关于改进邮政快件收寄处理方式的通知》,自1989年1月1日起,对银行交寄的邮政快件,以转帐支付邮资的,允许在联行专用信封上预印“大宗快件”标签。对不超过20克的快件,也许可在标签上印邮资款额,在交寄时加盖收寄戳为有效。所以这类联行专用快件信封,也是快件邮品的一个分支。使用这类信封的银行共有中  相似文献   

13.
《集邮博览》2003年第12期刊有《北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一文,文称: “北京根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这是因为“1988年12月14日,国家邮政总局就同意北京收寄邮政快件使用条形码挂号标签。”我们知道,邮政快件是1987年11月10日开办的,开办初期可以使用快件信封,也可以使用符合国  相似文献   

14.
《集邮博览》2003年第12期刊登朱复兴先生《北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的文章,文章说“有些收集邮政快件的邮友到处寻找北京收寄的贴有‘号码标签’的快件实寄品和收据,认为北京使用号码标签的时间短,快件实寄品少,收集难度大。事实上,北京根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  相似文献   

15.
按邮政总局规定,1987年11月10日至1988年12月31日期间,散户寄发的邮政快件不贴邮票,而由收寄人员粘贴代资快件标签,并规定这种标签同邮政快件的其它单式一样,白纸红格红字,唯流水号可印成黑色。但笔者集得一件1988年12月24日三亚寄  相似文献   

16.
《国内邮件处理规则》规定,对信箱开出的已付足挂号资费的信函,应按挂号信函处理,1987年-1990年7月30日期间,我国25个省区市先后征收邮政附加费.附加费已成为给据邮件资费的组成部分,邮票付费与附加费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7.
据笔者所知,邮政总局曾规定从1989年1月1日起,邮政快件纳费一律由贴邮资签条改为贴邮票。但同年2月16日,福建福州3支局却使用邮政收寄机盖邮资戳(见图)。  相似文献   

18.
在邮政快件或大宗快件条型码标签上,邮件种类一般印“快件”、“快”或“挂号”、“挂”字样,而最近笔者收集到一枚陕西澄城使用的条型码快件标签,邮件种类则印为“大快”二字(见图)。这是“大宗快件”的简称,还是一种新的邮  相似文献   

19.
实寄的国内包裹详情单上除盖有各种邮政日戳(普通日戳、包裹收寄日戳、邮资已付日戳)外,有的还盖有其他邮政业务戳记。《国内邮件处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和《邮政业务规定汇编》(以下简称《汇  相似文献   

20.
刘保林 《上海集邮》2000,(12):33-33
快件“双贴”封是指既贴邮票,又贴“快件标签”的实寄封。这个实寄封是1988年6月2日19时由兰州54支局寄出,6月5日16点时到达武汉29支局,历时五天零21小时。 经查,1987年9月5日邮电部邮政总局关于《国内邮政快件传递处理办法》中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