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训教学是中职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建立符合中职护理专业特点的实训课程体系,对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和急救护理学等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功能,构建符合学生需要的实训教学模块,  相似文献   

2.
实训教学是中职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建立符合中职护理专业特点的实训课程体系,对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和急救护理学等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功能,构建符合学生需要的实训教学模块,是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下面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教学经验,就中职护理实训教学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中之重。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课程设计和课程考核研究,针对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实训环节教学结构、课程设计、课程考核三个方面对专业课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行了思考,并从实际出发,针对实践教学内容及形式设计、实践教学组织安排,并从"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单独考核"与"综合考核"、"课程考核"与"职业认证"的结合上,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提出了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4.
刘梅 《广西教育》2008,(21):36-38
本文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针对实训课程的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组织形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提出了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训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78):167-168
内科护理实训课是护生护理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关于内科护理实训课的具体开展目的、开展方法、实训内容、评价方式等尚无统一标准,且内护实训过多地关注内科常见诊疗技术,而忽略对内科"病人"整体护理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对内科护理这门课程的目标及护理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够深刻。现代护理理念告诉我们,护理的对象应该是"人"而非单纯的"病",内科护理技能关键是帮助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因此,如何从护理内科疾病患者角度进行能力培养是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就内科护理学实训中如何就内科"病人"实施护理相关实训教学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高职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大纲中增加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培养护生临床护理思维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0级大专护理11个班中随机整群抽取2个班为试验组共121名,2个班为对照组共123名。两组同期按计划开设《外科护理学》课程,两组理论教学大纲不变,试验组采用修改后外科护理试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对照组采取原外科护理实训教学大纲组织教学。结果:试验组学生第二学年课程结束后案例专项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实习结束问卷调查显示临床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外科护理学》实训课程中增加临床思维能力训练项目,能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制定护理计划的能力,熟悉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对于护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培养护生的整体护理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方法对《基础护理学》实训考核方法进行改革,考核兼顾到教学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结果新的考核方法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培养护生的爱伤观念、人文关怀理念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结论通过《基础护理学》实践考核标准改革促进了护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培养高素质的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41):9-10
目的:研究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以虚拟现实技术为载体,结合情景教学法,对中职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成绩的影响。方法:以我校2016级的中职护理专业的25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32名为实验组,120名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实训教学,实验组进行虚拟现实技术为载体的情景案例教学,对两组综合护理技能进行考核。结果:实验组《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情景教学能有效地提高中职护理学生的《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实训项目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训教学,体现了工学结合、"情境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文章根据本课程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对实训内容、形式、学时与角色分工进行了设计,并探讨了有效的考核与激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机工实训教学环节在准确定位、阶段安排、教学设计及考核评价几方面进行的改革性探索,提出了机工实训环节要融入课程教学,加强专业针对性,合理划分实施阶段,有效促进学生能力增长,以"行动导向"进行教学设计,采用科学、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考核实训成绩,才能确保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教学实践中的解决方案。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在教学理念上,强调在一系列课程中持续不断的系统化训练。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面向专业应用的分类教学,贯彻"案例驱动"、强化实训等。本文还就考试方法的改革及资源网站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希望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教学护理改革实践,分析了本科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建议,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医学护理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整合外科课堂教学及考评体系,提升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外科护理学多元化实训教学模式包括微格教学、演示法、病案分析法、立体化教学、参观法和自主命题设计性实验教学。多元化教学优化了外科护理技能训练模式,增强了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融教、学、做为一体,确立了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培养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培养创新型高级护理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适合高职教育的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中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教学目标,聚合了模块化教学、项目教学、团队协作教学、网络教学、多元化考核评价等模式,重新进行了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中德合作视角下商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与局限性,中德合作班对商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理念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上选取与职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内容,方法上采用以"实践为导向"的情景模拟法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法,教学重心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把课堂讨论、社会调研、课程实训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实习实训在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在培养学生工程素养、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6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实训情况进行了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针对现有问题,以学生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的渐进提升过程为主线,以资源共享、多主体协同为核心,提出了工业工程专业"多主体协同渐进阶梯式"实习实训模式,对实习实训课程体系以及各门课程的教学要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系统性设计,并在南昌航空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进行了实际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有利于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职外科护理学中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教学设计为例,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运用到中职外科护理学中,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由"听众"转换为"主角"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财务分析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应用性、实践性、技术性,这也是财务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最难传达到学生的难点。在财务分析教学和学习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分析方法外,更多的是还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和思考思考问题,该文从五个方面提供了"以思引学"的理念,并对理念在财务分析课堂教学如何应用进行了实践及探讨。重构课程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思政素质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小组分工合作实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教学内容框架培养学生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和国家经济政治形势认知能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微信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级护理两个平行班级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50人。实验组借助微信平台向学生推送教学重难点,教师即时在线答疑,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学期结束,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测试和技能考核。结果:绝大多数实验组学生对利用微信平台学习的满意度较高,他们的理论考核和实训技能考核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微信教学,可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及职业素养,值得在护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是实现该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体系;以制药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实施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实训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行了多学段、分级式的教学组织;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开发了专业的典型实训项目及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建立了符合制药行业标准的技能实训考核标准,实现了学生综合能力与生物制药技术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