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增强教育者的法律意识和保护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学校安全工作中应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要立足于不出事儿,特别是不出大事儿。要做到这样,我们必须把工作做到前头,增强预见性,把工作做细致、做全面、做扎实。先贤曾经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还说过“千里之堤,溃于蝼蚁之穴”、“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对于干系重大的学校安全工作,我们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一般性号召上,应当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上采取严密措施,要及时查找、分析各种漏洞和隐患,把各种危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相似文献   

2.
当事物尚处于萌芽阶段时,人们经常会引用一句话:“风起于青蘋之末。”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原文是这样说的:“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蒴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壤之口……”它描绘的是风的生成和强大的过程。这句貌似耳熟能详的话,其中的“青颓”二字,在实际使用中却是五花八门,让人奠衷一是。  相似文献   

3.
有句古语说“风起于青萍之末”,讲的是劲猛的大风,剐开始的时候也只是萍草头上的微风而已。到了现代,则有“蝴蝶效应”之说——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远方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它们都说明,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持续的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4.
谈校风     
校风的重要意义,是人所共知的。校风与自然界的风有类似之处,正如宋玉在《风赋》中所描写的一样,它们都有一个“起于青萍之末”到“舞于松柏之下”的形成积累过程,对于人的影响能达到“蹶石伐木,稍杀林莽”的程度。北京大学由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学术民主”的校风,对“五四”运动的发生起过巨大作用。清华大学的“严谨认真”的校风,  相似文献   

5.
风,起于青萍之末 1995年5月14日,达赖喇嘛在印度举行的一个祈祷大法会上突然宣布:6年前圆寂的十世班禅的转世灵童已经确定。达赖喇嘛的这项非法决定顿时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5月18日下午,历代班禅驻锡地的札什伦市寺14泣活佛、堪布表示:6年前十世班禅大师圆寂后,札寺按宗教仪轨和程序做了大量寻访灵童的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中,但令人愤慨的是,达赖喇嘛却突然宣布“班禅转世灵童”,这是违背宗教仪轨和历史惯例的行为,我们将排除干  相似文献   

6.
李敬泽 《师道》2006,(1):44-44
“飓风起于青萍之末”,这句话有层层叠叠的意思,其中一层是,如果你能准确地理解一只蝴蝶振翼或者一枚草叶摇曳,那么你就有可能洞悉未来之秘,顺应即将发生的某种巨大变化。由至微看到至大,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智慧,所谓“洞烛机先”,“机”就是事物之变的轻微萌动,得了该“机”,就像选中了一只垃圾股,然后垃圾变成了黄金。所以,现在有个人,上观天、下观地,神色凝重,口中念念有词,他在干吗呢?我告诉你,他多半是正在追“机”。追到了“机”当然是大喜事,翻翻报纸杂志,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传奇的追“机”经验,由此改变了人生,他们通常还会鼓励你,“…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百科》2014,(9):18-22
自我描述 生命中有三种不可或缺的东西,文字、电影和音乐。文字用来承接无尽的幻想,电影是爱好也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而音乐是情感的记忆。最初以青春悬疑踏入小说的创作队伍,沉迷于捉摸不定的人物内心以及步步惊心的剧情反转,后投身于治愈系幻想题材的创作,致力于向读者传达一种宁静与温暖之美。始终坚信“风起于青萍之末”,从最基本的字句起步,向编剧的大梦想进发。  相似文献   

8.
动辄埋怨生活不公平 ,是初涉教坛极容易陷入的生存误区。这种误区 ,可以使人消沉 ,像缺水的花 ,蔫头搭脑 ;这种误区 ,可以使人委顿 ,像被风抽干水分的土豆 ,一身软遢遢的褶皱 ;这种误区 ,可以使人乖戾 ,牢骚满腹 ,怨气冲天 ,仿佛全世界的人都亏待了他 ;这种误区 ,可以使人绝望 ,自暴自弃 ,虽满眼是如花的少年 ,虽每日沐浴于教书育人的诗情画意中 ,但也觉度日如年。其形态 ,虽悄悄“起于青萍之末” ,但其锋刃 ,却毫不留情地直奔“腠理”。表面看 ,埋怨 ,是在宣泄对客观事物的不满 ,实质上 ,却是在鞭笞无辜的自己 ,是在对自身一时无能为力的刺…  相似文献   

9.
王开东 《师道》2006,(2):14-16
“让教育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让教育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让教育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让教育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新教育实验,以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让教师和学生享受教育的快乐,享受诗意的人生!一、新希望工程——风起于青萍之末2002年,厚积薄发的新教育横空出世,那些怀抱梦想与追求的中青年教师大都没能抵御其诱惑!2003年,新教育传遍了大半个中国,并且一下子成为教育词典上的关键词!教师毕竟是知识分子,而且是有良知和较为清醒的知识分子,每个人都知道现实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提出的“系风捕影”,是针对艺术表现而言的.它既不同于常说的“捕风捉影”,又并非真的要求人们去系住那看不见的风,捕捉那摸不着的影.它说的是:艺术家必须去敏捷地感受那比风和影更加难以捉摸的艺术对象,并准确而迅速的用语言和文字将它表现出来.他在《谷偃竹记》一文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热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这里说的成竹在胸,就是说艺术家已经敏捷而准确地捕捉到了形象,使之“了然于心”了.但是,仅仅将艺术形象“了然于心”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了然于口与手”.因此,必须“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这里的一“急”一“追”,体现了艺术家才思之敏捷,运笔之神速.如果不“急”不“追”,那只是显现于一瞬的“风”和“影”就会立刻消失.灵感状态一过去,艺术家就再也难以“振笔”了.一瞬只能是一瞬,而再也不可能成为“了然于口与手”的永恒.要想定一瞬而为永恒,就要求艺术家在关键时刻“系风捕影”,在敏捷的才思和神速的表现技巧的合力下,“急”得起来,“追”得上去,挥笔而就,变胸中之竹为手中之竹.这种对艺术形象敏锐的感受力和神速的表现技巧就是“系风捕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引论宋人王子韶创“右文说”,认为“古之字、,皆从右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此后,王观国、戴侗、黄生等人都支持这一说法。至清代小学大倡,认声音通训诂,右文说又得到进一发展,但颇有过激偏颇之词。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提出“凡从某之字多有某某义”,“凡从某之字皆有某某义”。前一说近乎事实,后一说则过于武断。黄承吉在《字义起于右旁之声说》中则说:“谐声之字其右旁之声必兼有义,而义皆起于声。凡字之以某为  相似文献   

12.
<正>风起于青萍之末最近给自己弄了辆自行车。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我都骑车出门。有时候是和朋友见面,有时候是去不太远的地方工作,有时候是没事出门晃一圈。前几天拍杂志照片,气温在三十三四摄氏度,屋子里挺闷的,但骑车就刚刚好。我提前查了导航,拿了帽子、眼镜、书包、手机、耳机,就沿着三环一路骑车去了摄影棚。骑完感觉还不错,到了目的地,一看导航才发  相似文献   

13.
南宋格律词派代表姜白石主要以“清空”词风著称于世,但其“骚雅”风格亦为所提倡。本文主要从“对国家兴亡的关爱”、“抑郁不得志之情”、“倏忽人生的忧患”等三个方面对其作品的“骚”意进行深入具体地分析,以期弄清姜白石在提升词学地位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风中漫步     
秋天来了,我俯视着大地,看到我许多伙伴都在秋风里舞动,可我还孤零零地挂在树枝上,很不高兴。突然,一阵风吹来,许多大树被刮得直不起腰,而我却在树上顺着风儿兴奋地欢呼作响。风伯伯听到欢呼声,说:“小树叶,什么事这么兴奋?”我说:“风伯伯,因为您一来,我就可以像我的伙伴们那样在你的怀中飞舞,所以我才这么兴奋。”“那好,我背着你走,好吗?”风伯伯亲切地问。于是,我在风中飞啊,舞啊,快乐极了,我感受到我从没有的自由。风伯伯飞得可真快呀,不一日,就来到了无垠的大海。风伯伯知道我从来没看过大海后,就问我:“想…  相似文献   

15.
传统《诗经》分类,二“南”归入“国风”。宋人疑经,以为孔子时代无“国风”之名,只有乐名“南”、“雅”、“颂”;于是倡“南”独立于“风”外之说,自宋至今未有定论。本文辨说“南”与“风”为同音假借,“南”就是“风”,记乐时代用“南”,说诗时代用“风”。在诗教传承中“南”演化为“风”,在音乐传承中“南”又派生出“乱”、“盐”、“艳”等音乐名词。  相似文献   

16.
浓 郁 的 地 域 文 化 风 貌 、鲜 明 的 平 民 意 识 、幽 默 轻 松 又 不 乏 深 刻 清 醒 、充满 阳 刚 之 气 的 叙 事 风 格 , 是 邓 刚 小 说 呈 现 出 来 的 最 突 出 的 特 点 。 本 文 从 邓 刚 小 说创 造 的“都 市”与“大 海”这 两 个 艺 术 世 界 入 手 , 分 析 探 讨 这 一 本 质 特 征 及 艺 术 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的心田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此,素质教育应从少儿时斯抓起,这已成为教育界同行的共识。那么应该如何抓好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三要三不要。 要尽早着手,不要延误时日 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要从入学抓起。素质教育犹如一股春风,它“起于青萍之末”,而后才能逐渐扩展壮大。不能认为小学生低年级学生童蒙初开,知识尚少,就没的可抓。其实小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就已具备了进行各种素质开发的可能,诸如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动手制作,求异创造等,都已孕育萌芽,甚至有可喜的独特闪光。此时抓紧进…  相似文献   

18.
“周南”“召南”之“南”,历来认为是“言化自北而南也”;并认为周公为“王者之风”,召公为“诸侯之风”。律之二公的地位与行事,此说缺乏史实依据。从《诗经》中关于乐器名称的类比中发现,“以雅以南”之“雅”“南”均为乐器名称。“雅”为“应雅”,即《荀子》中的“相”,后世称为渔鼓;“南”因甲骨文字形相近于“尃”而讹误。风、雅、颂即尃、雅、颂。因“尃”讹成“南”,流传下来就被称为“周南”“召南”了。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应用文“虽艺术之末品,而政事之先务”.这就是说从艺术的角度来衡量,这类文章也许是“末品”,但就其政治、经济方面的实用价值来看,的确是不容忽视的“先务”.应用文的重要性已经被实践所证明,应用文的教学方法也受到普遍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应用文太枯燥,看得多,记得少,不会写.我以为枯燥乏味之过不在课的本身,在于教材的内容和教师的教学.现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礼起源于把神与祭祖。《说文》中讲:“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I-?,。亦声,,古文礼。”王国维说:“盛玉以奉神之器谓之若丰,推文而奉神人之酒醒亦谓之因,又推之而奉叩之事、通谓之礼。”①郭沫若认为,“礼是后来的字。在金文里,我们偶尔看见用丰字的。从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皿里面盛两串玉具以奉事于神。《盘庚篇》面所说的‘具乃贝玉’,就是这个意思。大概礼之起起于把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各种仪式。”②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礼起源于原始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