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孔乙己的悲剧人生和悲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写的是一个知识分子被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致死的悲惨故事。本文通过周围人对他的嘲笑、自身形象的滑稽和死亡原因的分析,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深化了作品反封建这一主题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孔乙己,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经典人物。在其身上,凝聚了作者复杂的感情,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今天读来,我们亦能够体会到鲁迅先生心中的这份情愫。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描述了一个可怜可悲可气的知识分子孔乙己在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的双重毒害下终结了自己的一生.小说中多次描写了孔乙己给大家带来了轻松的氛围和欢声笑语,通过酒馆周围人对他的取笑以及孔乙己坚决不脱去长衫的清高的描写,处处都是对比和讽刺的勾勒,恰如其分地烘托了故事中浓浓的悲凉气氛,暗示了孔乙己的...  相似文献   

4.
5.
在《人生》这部小说中,高加林同刘巧珍和黄亚萍二人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主要矛盾,这也正体现了人生中面临的那种爱情与事业相互冲突时而产生艰难选择的悲剧。文中悲剧的发生虽与主人公自身的个性缺陷和面对考验时所做的选择有主要关系,但也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在整部小说中,巧珍的文化缺失,亚萍的自私性格,以及高加林错误的人生价值观都是造成悲剧的原因。他将自身执着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仅仅理解为自己世俗的社会地位的不断递增,这对人生价值是一种较为肤浅的理解。总的说来,文中的爱情悲剧所体现的人生价值观引发了读者们对人生更为深沉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孔乙己的死亡是个悲剧吗?这似乎是个问题,一个活生生的人没了,自然是一出悲剧,然而不禁有人要问:孔乙己生活得那么无奈,那么没有自尊,他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让人笑几声,死了不正是解脱吗?也许这才是他最好的去处,那不正是他的喜剧?悲剧亦或是喜剧?鲁迅给了我们这样的解读: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喜剧则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相似文献   

7.
薛宝钗的家世造就了她商人的行为特征和新儒学的伦理道德相融合的双重文化性格,处事精明精细,与林黛玉在性格思想上有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二人在与宝玉的关系上有很大差别,导致了宝钗最终走上了悲剧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中国近代历史人物人生悲剧的分析,指出其悲剧的根源是中国封建的生产方式落后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提醒人们要把民族的昌盛看成是个人幸福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小说《孔乙己》中的悲剧人物。造成其悲剧的直接原因应该是教育,即封建思想教育对其思想的侵蚀,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误导影响其人生观的形成,社会教育摧残其身心,所以孔乙己的悲剧是教育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李斯是秦代的风云人物.在统一六国和创建秦朝的历史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荣辱进退与秦王朝盛衰兴亡有着紧密的联系。李斯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但最终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该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李斯的悲剧人生.总结历史教训,并以此管见知识分子在政治舞台上的命运轨迹。  相似文献   

11.
鲁迅作品的矛盾修辞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严密性、灵活性及求异性,具有意蕴的隐晦曲折性和意象的鲜明生动性。只有充分理解其作品的矛盾修辞妙用,才能使人更透彻地领会鲁迅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一生深受尼采哲学的影响。在他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或明或暗地发现尼采哲学的痕迹。而在鲁迅后期的创作中,由于生活经历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他对尼采的思想进行了扬弃,从而具有他自己的色彩,但我们仍然在文本中可以看到,尼采对他的影响仍然存在。文章以《铸剑》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分别指出"超人"、"怀疑主义"和"权力意志"这些尼采的哲学意象在鲁迅小说中的显现与嬗变,体现尼采对鲁迅后期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早期的翻译与写作关系紧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目的相同;内容相关;翻译与写作都是作为革新与改造国民思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的鲁迅在其个体生命的践履上体现出鲜明的尼采式精神气质,同时,他作为一个文学家,也向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系列精彩的艺术形象来诠释和表达尼采式的文化观念,来塑造尼采式的“精神界之战士”的人格.鲁迅对“狂人”在信仰上的执着性和专注性的性格刻画,点点滴滴都针对着中国国民信仰的缺失与弱点,不仅体现出了他对“精神界之战士”的殷切期盼,而且也体现出了其对国民信仰问题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5.
聂绀弩的《鲁迅——思想革命与民族革命的倡导者》和《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两篇论文 ,准确地把握住了鲁迅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形态 ,以及鲁迅思考问题的特殊角度 ,提出了许多颇有新意而又切合实际的独到见解 ,在鲁迅研究史上作出了开拓性的重要贡献 ,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卡夫卡是东西方一代文学宗师.他们有着诸多相似的经历,青少年时受族人或家庭侮辱和欺压,产生反抗的内驱力,当他们走向社会,便都把这种不满指向产生这种根源的社会制度、宗教、法律以及伦理道德.他们一个学医,一个学法律,但而后殊途同归都拿起文学的武器,用笔成就了他们文学家、思想家的地位.但他们又有所不同,鲁迅是思想家,又是斗士;而卡夫卡只是思想巨人,行动的矮子.然而,他用文学对现存社会、法律和制度的反抗,以及对人在异化环境中的生存状况的揭示,无不使我们感到惊惧、颤栗和不安.鲁迅与卡夫卡生存于不同国度,不同社会制度,但是作为同一时代的思想者都反抗自已现存的社会制度,难道这不引人深思吗?  相似文献   

17.
演员在表演中会遇到各类角色,本文从演员塑造角色来谈演员的角色性格与自我性格的区别与联系,探讨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如何处理好角色性格和自我性格,提高表演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大学立足于国家又面向世界,是"民族灵魂的反映",具有与生俱来的国际性格和国家性格.我国大学应当在当今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对其国家性格和国际性格进行正确的定位,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浪漫主义在五四时期受到外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特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撒旦”反抗精神和坦诚抒情的浪漫主义气质随着《哀希腊》的译介对五四时期新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鲁迅和徐志摩的作品和思想中,可以看到五四中国作家对拜伦精神的继承,看到五四浪漫主义时期“中国式的拜伦”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杰出的作家,他的杂文风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杂文中深邃思想的体现;(二)杂文形象化的方法和特点;(三)杂文中讽刺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