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我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乌塔》一课时,不经意的几句话把沉闷的课堂变成唇枪舌剑的战场,一时间我陷入了"包围圈"。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我要讲授的《乌塔》一课是略读课文。按照惯例,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提示预习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即,乌塔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强具体表现在哪里?上课时,我说谁愿意把你预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平时爱发言的七八个同学们交流起来,有的说,乌塔年龄和我们相仿,她热爱生活,胆识过人,勇于用自己  相似文献   

2.
上学期,我们学了许多课文,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乌塔》这篇课文了。课文《乌塔》主要讲的是一个名叫乌塔的14岁的小女孩独自一人外出游欧洲的事情,并讲述了“我”的看法和见解。文中的乌塔是个既能干、又勇敢的小女孩。她在旅游期间所用的旅费有一半是自己努力挣来的。而且乌塔独自一个人外出旅行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有危险的,而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保障了生命的安全。我们这些孩子和她相比,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呀!她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现在,大多数的中国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个个都是像“小皇帝”、“小公主”那样过着“衣来…  相似文献   

3.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乌塔》,讲的是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成长"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四篇文章写的都是名人或普通人的成长故事,主题鲜明,旨在给人以成长的启迪,引发对成长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受益匪浅。 课文讲的是一位德国的小女孩——乌塔,14岁就自己挣钱,独自游历欧洲的真实故事。读完课文,我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在中国,孩子差不多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很少有家长放心让子女独自一个人出远门的。  相似文献   

6.
李红霞 《教师博览》2012,(10):39-39
应大学期间的德国留学生乌塔邀请,我带女儿到柏林旅游度假。十年不见,乌塔已是一位8岁小公主的妈妈了。久别相逢,我们相谈甚欢,不觉忘了时间。忽然,乌塔起身抱歉地说:宝贝该睡觉了。我看了下表,才18:45,并且是周末。不觉很是讶异:现在就睡觉?未免太早了吧?乌塔一耸肩,逗趣道:这是孩子的"法定睡觉时间"。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翻阅了四年级的课本,其中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乌塔》这篇课文了。《乌塔》主要讲的是一个名叫乌塔的14岁小女孩独自一人外出游欧洲的故事,并讲述了“我”的看法和见解。文中的乌塔是个既能干、又勇敢的小女孩。她在旅游期间所用的旅费,一半是自己挣的,另一半是父母给的。而且乌塔独自一人外出旅行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而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保障了生命的安全之后才出行的,这样才使她的家人放心让她独自一个人去旅游。  相似文献   

8.
正在图书馆里,我读到了《乌塔》。14岁的女孩乌塔,竟能独自一人去各国游历。原因是她自己能够自理,自立。每一天,我们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周围有哪个孩子不依赖父母的呢?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成长"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四篇文童写的都是名人或普通人的成长故事,主题鲜明,旨在给人以成长的启迪,引发对成长问题的思考.如何根据四年级第一学期阅读教学的要求,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实现"文"与"道"的结合,让学生于文本阅读中获得成长的启迪呢?  相似文献   

10.
《乌塔》是新课程第七册的一篇课文,主人公乌塔是德国汉堡的一位14岁小姑娘,她有很强的独立生存意识,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等国。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乌塔》一课,讲述的是德国一位14岁的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漫游欧洲的事。全文叙述的事情具体清楚,揭示的主题耐人寻味。根据教材编排和训练重点,本单元着重进行“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训练,在教学《白杨》、《桃花心木》两篇精读课文的基础上,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读、自悟。对此,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为:(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精神,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2)通读全文,通过辩论的形式,提出自己阅读的见解,提高认识。教学思路一、自读课文,引发思考对于略读课文,我们向来强调给…  相似文献   

12.
许地山的<落花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课文.读着这篇课文,想到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现象,我总觉得<落化生>不光是写给孩子们看的,也是写给我们老师看的.  相似文献   

13.
学校一年一度的"书之梦"课本剧比赛开始了.为了能取得好成绩,我又开了一晚上的夜车,为我们班选出了一篇课文并编写了剧本. 第二天,我兴高采烈地走进班里,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并开始琢磨怎样找服装、做道具.这时,我听到了一段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心里咯噔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新宇.下课,我把他请到办公室和他聊了起来:"你是咱们班的小艺术家,表演起节目来真棒!我想听听你对这次班里演课本剧有什么看法."  相似文献   

14.
近期,学校开展语文教学优质课选拔赛,笔者应邀做评委.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有较多的课堂呈现"跳跃式"教学.所谓跳跃式教学,就是指讲解课文时,课文的前自然段不讲而讲后自然段,或课文的铺垫部分不讲而讲重点的词句段,甚至前后段落交替讲解.笔者多年来担任的是数学教学工作,对这种语文"跳跃式"教学有点惘然,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愿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5.
有教师认为:阅读课上,齐读虽然能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共同提高,却不利于部分学生个性的张扬.对此观点我不敢苟同,我十分喜欢并积极提倡在课堂上让学生齐读课文.我认为,齐读是"共同提高"与"张扬个性"的双赢选择.  相似文献   

16.
素面朝"生"     
记得那次在上杨绛先生所写的<老王>这篇散文时,我先让学生在默读中找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我"的善良,哪些地方写出了老王的善良.  相似文献   

17.
<正>初到德国,第一印象便是洁净。与大学期间的德国留学生乌塔在柏林游逛一天,鞋子竟一尘不染;不由为德国优美的环境所折服,更佩服德国民众的公德意识——从街头小小的"赠物箱",便足见一斑。那天要去购物。出门前,乌塔随手抄起一只玩具泰迪熊和几本旧书,塞进手提袋让我帮忙拎着。走到垃圾箱前,我正要往里投,乌塔慌忙制止:别扔,这东西要赠给别人。我连忙收回,好奇地问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课本在安排精读课文的基础上,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安排了选读课文,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了略读课文.随着年级的增高,精读课文数量逐渐减少,略读课文数量逐渐增加,选读课文到三年级后虽保持相同数量,但所占比例也在增加.面对这样的教材编写序列,教师应如何使精读课文教得更"细",略读课文教得更"简",选读课文教得更"活"呢?  相似文献   

19.
《祖父的园子》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主要通过对祖父园子里的景物,以及"我"与祖父一起生活情景的描述,展现了"我"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祖父深切的怀念之情. 从布局谋篇上看,"借景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将"借景抒情"作为这篇课文的语言教学点,既尊重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又兼顾了课程的学段目标,实现了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及课改年级所使用的各版本"课标实验教材",其文质愈加精美,但随之而来的是文本内容的主题也在不断拓宽和加深,教学难度亦随其重难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而语文教学的课时数在相对减少,学生年龄又小,教师教学这类课文往往感到难度较大.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学习和实践,我觉得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克服面面俱到的弊病,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善于突出一个重点,以此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针对不同的课文,采取行之有效的"长文短教"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