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人称她是“锦心绣口”的学者才人,有人称她是清丽脱俗的“诗性批评家”,有人把她比作一棵树,能给人荫蔽、宁静和充实,有人说她是辛勤的园丁,守护着嫩绿成型的青草地……在美国、英国、中国香港地区的世界名人录上有她的名字;在学生的心中,她是一幅“永恒的画卷”。这位声名卓著、德才兼备的知识女性就是生于钟灵毓秀的古城潮州,至今仍活跃在中国文艺学界的文艺理论家、博士生导师饶芃子教授。  相似文献   

2.
当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问世的时候,俄国批评界一遍惊慌:有人颂扬安娜为“英雄”,有人咒骂她为“荡妇”,有人称他为温文尔雅的“太太”,有人说她不过是一个自暴自弃的“女人”。无独有偶,在中国《红楼梦》的研究中,人们对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也是褒贬迥异。有人喜欢她的“随分从时”,有人厌弃她的“藏愚守拙”,有人爱慕她的“鲜妍妩媚”,有人咒骂她“利欲熏心”。自王希廉的《薛宝钗赞》始,百多年来,评者络绎不绝,论文汗牛充栋。褒者的以为钗黛合一,“薛林雅调称为双绝”;贬者则认为薛宝钗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利欲熏心的女禄鬼”。  相似文献   

3.
“两会”之后,吴仪同志正式卸任。 做为共和国的第三位女副总理,吴仪在任期间,政绩有口皆碑。从中美谈判到扑灭“非典”疫情,从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药品食品安全,凡遇到棘手问题,总有人提议让她去解决。有人称她为“救火队员”,有人称她为敢啃硬骨头的“铁娘子”,  相似文献   

4.
她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歌手,曾经有人称她为“世纪天后”;她是惟一一位在90年代的每一年都拥有冠军单曲的歌手;她就是玛利亚·凯莉。ButterfliesarealwaysfollowingmeeverywhereIgo.——MariahCarey蝴蝶总是跟着我飞,我到哪里,蝴蝶就飞到哪里。——玛利亚·凯莉  相似文献   

5.
<正>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英语中的代词,按其意义、特征及在句中的作用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反身代词、相互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和不定代词八种。一、人称代词是表示“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的词。人称代词有人称、数和格的变化,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名师速写有人说她是教育“常青树”,有人说她是“妈妈老师”,也有人说她是“居委会主任”,2012年《合肥晚报》用整版刊登她的事迹,说她是“身边最美教育人”。她,就是安徽合肥师范附小的语文教师、班主任——喻玲玲,一位年过半百,耕耘杏坛三十二年的老教师。  相似文献   

7.
叶静 《教育文汇》2012,(2):54-54
《目送》是一部“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的书”。龙应台以前的作品大多笔锋凌厉,有人称这本书为她的“温婉书”——因为是写给她的儿子华安的,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絮语,故而温婉,当然也深沉并绵密。  相似文献   

8.
张琦云 《音乐世界》2010,(12):118-119
进入娱乐圈后,尚雯婕一改往日不修边幅的形象,前卫的装扮令人瞠目结舌,有人甚至称她为“中国的LadyGAGA”。  相似文献   

9.
李树德 《海外英语》2009,(12):28-31
改革开放后.不知从哪一年起.国外一些青年“婚前同居”,或称“试婚”的事渐渐流传开亲。消息传米.有人愕然,有人叫绝。有人茫然不解.有人跃跃欲试。市文作者是一位母亲。她的女儿就是“婚前同居”的受害者,善良的母亲以其博爱情怀,以其一腔热血.向世人痛述“婚前同居”的七大害处.字字滴血。声声流泪。  相似文献   

10.
钟新 《成才之路》2011,(22):14-I0009
做教师时间越长,她越喜欢这份工作。每天和学生在一起,生活忙碌而快乐,于是有学生称她为“快乐老师”。每当有人问她为何如此快乐之时,她就告诉他们:“我有‘陕乐四宝’!”  相似文献   

11.
走进江陵县一中团委会办公室,总会看见一位眉清目秀、满脸阳光的女老师,她就是该校团委书记康晓欧。同事们敬佩地称她“点子大王”,她在工作中时不时地冒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们亲热地喊她“知心姐姐”,经常和她私下交流一些小秘密,在她生日的时候给她一个意外的惊喜。有人说,在康老师的学校读书很幸福。康晓欧却说,能陪着这些孩子们健康成长,她才是最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2.
有人称做饭偷懒图省事的妈妈是“速食”妈妈,我们家却有一个“饲养员”妈妈,因为她做菜特别认真,不怕麻烦,并且将买菜、做饭的活儿一个人全承包下来了。  相似文献   

13.
舒心空间     
有这么一位女孩,她出生在中国,4岁跟随父母去了美国。她在美国读书、成长,交的都是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的朋友。只有在和父母的聊天中她才能了解大洋彼岸的故乡。在美国,有很多这样的中国孩子,有人称他们是香蕉,“黄皮白心”的香蕉。  相似文献   

14.
“她”,本是人称代词,是女性的第三人称。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开始走红了,报纸、刊物、书藉,包括有些文件,不仅以“她”称女人,而且以“她”称党、称国、称政府、称民族,也有称长江、黄河、高山、海洋,称风景名胜、宏伟建筑等。  相似文献   

15.
在第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表彰的13位“全国普通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很引人注目,她就是南昌大学的思政部主任、“两课”教师陈建华。在南昌大学,学生们把她视为心目中“最受欢迎的老师”,同事们称她是“青年教师成长的铺路石”,更有老教师、校领导称她为“拼命三郎”。一  相似文献   

16.
“她”是谁? 课文第五节写到:“……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引文中的第二个、第三个“她”是谁?有人说是刘和珍;也有人写专文说是杨德群,那么究竟“她”是谁呢?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作文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忽视作前指导的倾向。根据近年来作文教学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们深感作前指导这一环节较之批改、评讲更为重要。这里仅对“一题多作”的问题淡些粗浅的看法。 “一题多作”指的是就同一命题要学生写两篇以上不同主题或不同文体的文章。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思路,训练他们立意构思的技能技巧。现将一题多作的几种形式分述如下: 同一题目,主题各异。学生作文要力求做到立意新,构思巧。这就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我们曾以《春蚕》为题,要求学生写几篇主题不同的文章。写前,以牡丹,柳树为例。有人称牡丹为“花之富贵者”;有人则为她打抱不平,说她“曾历尽贫寒。”说到柳树,有人讽刺她到了冬天就“老了芳颜,枯了青丝,独自在风雪中哭泣,”有人则歌颂她“面对寒风,是一条条呼呼有声的鞭子,  相似文献   

18.
在我认识的老师中,如果有人要问我最喜欢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宣布:当然是“吴大仙”老师了。怎么样,名字酷吧!这可是我们私下给她起的美名,你知道了可不能宣传呀!在我们心中,“大仙”不但人长得像仙女,而且管理学生大有仙人的风范,所以“大仙”的芳名私下流行。她叫吴素红,家长都亲切地称她吴素红老师。  相似文献   

19.
喧闹后的清寂在200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人们在喧闹的舞台中看见了一个略微有点陌生的美丽女子,她,就是董卿。相对其他三位主持人,她的确是春晚的新人,于是,有人称她为央视的“黑马”。这匹“黑马”自此带着轩然之气,杀将过来,征服了越来越多挑剔  相似文献   

20.
她曾有机会当一名公务员,而她却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当丁一名教师;她曾有机会走上管理岗位,而她却选择奋斗在教育第一线;学生称她为“超级老师”,而她则称自己是“教育的农人”。她就是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高级教师——郑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