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年7月,由已故南京大学前校长匡亚明先生倡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徐中玉教授主编,许多著名高校的教授们参与编纂的《大学语文》开始发行。1996年6月,仍由徐中玉先生主编,对原教材动了“大手术”。徐先生在新版本的“编写说明”中说:“本书的编写,先做了许多调查研究。曾向六十多所全日制高校了解已经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情  相似文献   

2.
忻闻  袁征摄影 《新读写》2013,(12):F0002-F0002
本刊讯日前,我国现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本刊顾问徐中玉教授百岁华诞庆祝活动在华东师大逸夫楼举行。施平、钱谷融教授及徐先生的师友弟子等到场为徐老祝寿。本刊名誉社长钱汉东代表编辑部同仁向徐中玉先生赠送书法作品:“道德文章,一代师表。”  相似文献   

3.
著名学者徐中玉教授,1915年2月生于江苏江阴,今年正是八秩华诞。 徐先生解放前历任中山、山东、同济、复旦、沪江各大学教授。1952年8月分配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历兼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主同盟师大支部委员,委员会主任、市委委员、常委;原教育部学科评议会中文组成员(两届);上海市教授职称评议会中文组组长(三届);国家教委全国高教自学  相似文献   

4.
我对我的研究生说,你们的师祖已经一百岁了,他们哇地惊叫了起来。一百岁!年轻人觉得,一百年差不多就是历史的同义词了。我高兴起来了,让他们看一看前年徐中玉先生与我一起在北京的一个会议上拍摄的照片。他们又哇地惊叫起来:看起来这么年轻!大约三十年前,我投考到徐先生的门下有些偶然。  相似文献   

5.
知道徐葆耕先生因病不幸离世的消息,是3月25日。和徐先生一直保持联系的编辑伊织,与我对坐说起徐先生时,我俩彼此不敢看对方的眼睛,心里的悲伤早已涌出眼眶,顺颊而下。徐先生是著名学者、作家,退休前任清华大学人文科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人科学的名学,徐中玉学术精神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以强烈的介入现实体现出儒家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于徐中玉来说,不是一种潮涨潮落的时尚,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情结。由此而表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批判态度、独立人格的学术践行和打通学科分界的学识基础。  相似文献   

7.
知道徐葆耕先生因病不幸离世的消息,是3月25日。和徐先生一直保持联系的编辑伊织.与我对坐说起徐先生时,我俩彼此不敢看对方的眼睛.心里的悲伤早已涌出眼眶,顺颊而下。  相似文献   

8.
徐复观先生乃唐君毅先生之挚友,两人相交超过30年。唐先生逝世后,徐先生在不同文字中对唐先生都有所描绘,对唐先生的学问及行事做人方面的表现,均推崇备至。徐先生并谦虚地承认唐先生在学问上对他多所启迪。然而,徐先生"好而知其恶",指出唐先生投稿至《民主评论》的文稿也许太长了一点,文字也艰涩了一点,深盼唐先生能写些轻松、浅白的文章,以方便接引后学。  相似文献   

9.
徐中玉先生1939-1946年间在中山大学读书、任教,这对他的学术品格及成长道路具有重大影响。本文从中山大学30多份与徐中玉有关的档案中,挑选若干涉及教学与科研者,比照徐中玉本人的回忆文章及相关史料,期望重现其随同国立中山大学辗转于云南激江及广东坪石等地的精彩故事,为现代中国教育史及学术史留一印记。  相似文献   

10.
赵丽宏 《新读写》2014,(1):50-51
徐中玉先生一百岁了这是中国文坛和学术界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一个人,能活到一百岁,而且始终神采飞扬,在走路,在思考,在工作,在继续编书写作做学问,这是一个奇迹。徐中玉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创造了奇迹的学者。作为他的学生,我深感荣耀,也为他骄傲。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已经开课,现把有关本课的一些问题谈一下.这门课用了两种教材.一种是徐中玉主编的应用专科《大学语文》教材,一种是由我主编的《大学语文》试用教材.去年普遍采用徐中玉主编的应用专科《大学语文》教材.1998年4月13日内蒙古电大教学部曾发了“关于《大学语文》课教学的补充意见”.今年使用徐中玉主编的教材的,教学仍遵循这个“补充意见”的要求,另外  相似文献   

12.
我院中文系于十一月九日邀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名誉主任徐中玉教授来校向该系全体师生作《访美观感》报告。徐中玉教授于今年三月赴美,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讲学两个月,回国时还曾应邀在香港大学、中文大学讲学。徐教授报告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美国大学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着重地讲述  相似文献   

13.
作为徐先生弟子的代表,我想谈两点感受:一是刚才在“徐先生塑像揭幕仪式”上的联想,二是现在在“徐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纪念会”上的感想。  相似文献   

14.
徐乃为先生在《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上发表文章,就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下阙,从断句到内容的5个方面,提出了对“现在通行的解释”的质疑。此后,《文学遗产》又于2000年第5期连发4篇文章,对徐先生的观点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徐先生所提5个方面的问题,除了1个属于版本问  相似文献   

15.
徐先生与妻子都是湖北的下岗工人。年,徐先生一个人先到深圳打拼,第二年把老婆女儿小靓(化名)也都接了过来。自己在深圳买了套小房子作办公室,自己做生意,虽不是大富,也属于中等水平,一家人的生活不成问题。但徐先生还是租了一套每月房租为元的房子,一则离自己工作的地方近,二来女儿上学交通也挺方便。但女儿一直觉得租住的地方太寒酸,平时连同学都从不领回家玩。一天晚上,女儿回家对父母说,过两天老师要来家访,要他们要么赶紧买套新房子,要么就搬个豪华宽敞些的地方。父亲徐先生知道,女儿现在听说老师要来,就怕丢了自己的面子。当时,他想都…  相似文献   

16.
由我校承办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国际学术会议,于1993年7月25日至3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出席会议的国内外的学者、专家共105名。会议由该学会常务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中玉主持。国内外著名学者20余人在大会上发了言。  相似文献   

17.
赵燕华 《学语文》2003,(6):48-48
拜读了徐逢春先生的《“一直以来”小议》(《汉语学习》 ,2003年第1期) ,很受启发。徐先生敏锐地观察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报刊上不断冒出‘一直以来’之说 ,且大有蔓延之势。”但是 ,徐先生在对“一直以来”进行了一番语义分析之后 ,却对其存在的合理性给予了否定 :“其实 ,上面列举的例句中的‘一直以来’意在表现‘长期以来’ ,但又显然不及‘长期以来’表意显豁。何必放着现成的‘长期以来’不用 ,偏要生造什么‘一直以来’。”就此问题 ,我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与徐先生商榷。首先 ,“一直以来”的形成并不是“一直”和“以来”的简…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说明200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称高教自考)将进行《大学语文》的考试。由于考生所学专业不同 ,所以 ,将依据所学教材来参加不同试卷的考试。部分专业的考生使用的教材是 :全国组编本、公共课《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中玉、钱谷融主编)。北京地区使用这本教材出试题是第二次(1999年10月第一次使用)。个别专业考生使用的教材是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的《大学语文》专科(徐中玉主编)。(注 :这本教材 ,从2001年起将成为大部分专业的专科生使用的教材)二、“大纲”是复习…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5月 1 1日 ,纪念徐北文先生从教 50周年座谈会在济南舜耕山庄重华堂隆重举行 ,来自省市各级领导、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曾受业于徐先生的学生代表等 1 0 0多人与会座谈 ,以申贺忱。徐北文先生是济南教育学院的创建者之一 ,中文系资深教授 ,道德文章为世人所推重的著名学者。徐先生从教五十年来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诲人不倦 ,笔耕不辍 ,桃李满园 ,著作等身 ,为党和国家的文教事业和学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座谈会由济南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若平同志主持。会上 ,首先宣读了谢玉堂市长的贺信。谢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徐…  相似文献   

20.
《华章》2007,(5)
【核心提示】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特别提出:“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2007年2月1日,是教育家徐特立诞辰130周年的日子。在纪念徐先生之时,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重新浮出水面:当代中国到底有没有教育家?得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并不是对徐先生的最好纪念。兴许,我们缅怀教育家们的最好方式是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中国现在最需要怎样的教育家?当代教育家应如何炼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