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考试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隐含了各种功利目的.一些人为此而在考试过程中作弊.同时,由于考生对作弊乐此不疲,作弊开始变成商业化运作.如今,作弊方式花样繁多,作弊技术也日趋先进.鉴于此,考试主管部门采取了相应的反作弊措施.尽管如此,反作弊依然任重而道远.如何强化考试管理,提高考务人员素质是新形势下考试反作弊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考试制度虽然有弊端,但是仍然是目前运用的最为广泛同时也被认为是相对最为公正公平的人才选拔模式。而它之所以是相对公平公正是因为由此出现的作弊现象会降低考试的效力和功能,影响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从科举考试作弊与反作弊的博弈角度来看考试公平问题,以及如何防止考试作为人才选拔工具功能的异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选取作弊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作弊手段以及反作弊措施加以对比研究,国考考试反作弊必须从预防开始,完善立法逐步建立起新的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真正回归考试选才本质,实现考试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3.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考试作弊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观古今,功名利禄让作弊与考试相生相伴、如影相随。当人类伴随科技发展的脚步迈进21世纪的时候,作弊手段也日渐融合了高科技的因素,挑战着传统的考试管理方式,作弊与反作弊将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新较量。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考试作弊表现出了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专业的差异性以及作弊密度的不均衡性特点。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因素可以从高校教学与考核体制、社会对大学生文化资本的确认方式、助考科技的进步以及同辈群体等方面进行阐释。防范和治理大学生考试作弊应该改革高校对学生课程的考核方式,增加反作弊的技术水平,并且加强思想教育,培养优良学风。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新型作弊方法分为手机作弊、手机和无线耳机作弊、对讲机和无线耳机作弊及作弊笔作弊等。近几年,高校学生作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集团化、专业化、全国化和暴利化的特点。要遏制高校学生作弊,学校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高校教师的教育管理、进行学位制度和考试方法、考试内容改革并使用高科技反作弊。社会应该加快考试立法、将考试信用与社会信用体系接轨、加强作弊相关设备生产销售的监督管理和互联网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替考”作弊与反作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考”作弊与反作弊谷建芹,周宏海,高自华,翟春山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实行全国统考已十年余,国家和省、市教育考试部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成人高考政策,不断完善统考实施办法,已经初步形成良好的考风考纪。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干扰,考试中的作弊行为也时有发生,有些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考试舞弊现象越来越复杂,手段多样,队伍不断壮大,从而使社会考风败坏、许多人道德水准下降.透视考试弊端,应该加强全民诚信教育,改革考试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并以法律干涉考试作弊行为,反作弊才能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8.
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影响高校的学风,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本文从系统思考的角度分析了考试作弊的原因,建立了“舍本逐末”和“饮鸩止渴”系统基模,指出了目前严惩制度的隐忧和弊端。对遏制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根本解提出了建议: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其次要加强诚信教育,此外还应该以预防为主,采取必要的反作弊措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9.
正作弊与反作弊一直是考场上的"重头戏",有人从作弊中尝到"甜头",有人因作弊酿下"苦果"。从古至今,作弊从未禁绝。湖北的这所学校将考场设在树林中,只是改变了考试的地点,考试的形式与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有人认为这种考试环境的改变,有利于学生超水平发挥,但仔细思量,却未必如此。每一个学生对新环境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习惯于在教室考试的学生,要在树林里做到注意力集中、不被外界事物干扰,并非易事。学校想当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教委的文件以及我院的《管理制度汇编》和《学员手册》中都有关于严格考试,严肃考风考纪的规定。但是,每次考试总会有一些学员在考试过程中违纪或作弊。 作弊现象是古今中外各种各样考试之大忌。它不但影响考试结果的真实性,也严重地败坏考试的声誉。同其它任何事物中的矛盾一样,考试中的作弊与反作弊这对矛盾也是始终存在的。当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作弊形式越来越隐蔽,手段越来越“高明”,处理也就越困难。为了维护考试的严肃性,保证考试结果的准确和公平,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考试作弊现象的形式、本质和根源,积极探讨防止舞弊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考试舞弊原因、网络考试实施过程四要素的基础上,对ISO安全服务模型进行扩展,提出包括身份认证、试题访问控制、加密试题信息、数据防篡改、保护考试通道、防作弊组卷和限制考生端行为等7项防范措施的综合防舞弊技术机制,并阐述远程命令技术、数据库端加密技术等关键问题。实践表明,综合防舞弊网络考试系统具有良好的防舞弊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法,以科举史上的防范作弊问题为研究对象,客观描述了隋唐以降历代制定的主要防范作弊的措施。以此为基础,对作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两点结论:其一,八股文是防范作弊的的产物;其二,缺少针对作弊原因的防范措施,使得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本文提出针对作弊的社会及个人原因采取对应措施,是杜绝作弊现象的一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关于立法遏制考试作弊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制度是一项被现代国家普遍采用的选拔人才与社会考核的重要方式,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考试作弊也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几成泛滥之势。考试作弊作为社会公害之一,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考试作弊一日不除,社会的诚信基础与政府的公信力就难以树立。立法遏制考试作弊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结课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从一种新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将考试分为选拔性考试和通过性考试,将学生分为绩优学生和绩差学生。在分析不同考试背景下两类学生作弊心理基础上,提出重点监考绩差学生,采用开卷考试和提高试卷质量,监考教师认真监考,作弊处罚落到实处共4项应对考试作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考试是检查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要想使这一手段达到预期的目的,考试就必须客观、公正,体现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考试,不利于检测学生理解、分析和综合能力,作弊成了成人考试中的顽症。要树立考试为育人服务的观念,对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考试方法扬弃,建立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化考试评价系统,使考试在培养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制止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评价手段,广泛运用于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检查、总结。当前,考试作弊仍是大学生违纪现象中较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它不仅背离了考试目标,而且影响学校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学生考试作弊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树立良好的学风,加强管理,制止学生考试作弊。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网络化考试是考试理念、考试手段和考试组织的一种改革和创新,能有效防止试卷泄题和考试作弊现象,增加了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实现了考试管理信息化。本文通过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网络化考试的应用实践,对网络化考试的核心问题题库的数量与质量、试卷的组卷方式等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同时强调了网络化考试应加强平时的教学掌控,以减少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考试舞弊行为由多种原因所致,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与教育因素三个方面。对于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需要从施行诚信教育、提升教学水平、改革考试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将之当做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考试是评价教师教学成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个有效方式。考试必须公正、公平,这是影响考试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遗憾的是,考试作弊现象日益严重。不仅败坏了学校的校风,妨碍了正常教学秩序的形成,而且危害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和人才的社会评价,危害了考试的公平和诚信。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以来,已有几万名法学硕士走上各种工作岗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认真考察法学教育的现状就不难发现,目前的法学硕士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司考”和“公考”的冲击,使法学硕士的精力很难集中到对专业课的学习上;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教学方法的“满堂灌”,又影响着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改革现行的“司考”和“公考”制度,教师要改革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扩大法学硕士的知识面,真正朝着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