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资平小说有一个独特的“性爱--宗教”生活表现领域。他对宗教虽有基本看法,在中国二、三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中也颇具代表性,但其为文与为人具有分裂性。在其小说所摄列的人情世界里,宗教是爱情痛苦的精神避难所和生活煎迫的下层人的寄生地,也成为道德败坏者逃避罪恶的自欺欺人的面纱,同时还是一种道德批判的尺度。表现宗教与爱情、灵与肉对立是其小说的情节特征,也形成一种讽刺戏剧性。  相似文献   

2.
鲁迅对张资平的认识批判,是一个随着历史情境和文化语境的变换而持续深化的过程:从怀疑式的讽刺到轻蔑的嘲笑,再至敌对的叱责。鲁迅对张资平的批判主要体现在逐利、媚俗和人格精神的失落三方面,深层上涉及历史转型时期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生存、文化和思想的困境,因此它不仅为我们分析张资平的堕落人生提供了思想参照,而且为现代转型中的人文知识分子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警醒,具有现实意义。张资平对鲁迅批判的反应,则是以小说的方式参与论争,即通过小说发泄私愤  相似文献   

3.
以丁玲前期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和<在医院中>为标本,阐释了小说的"回应结构模式"、"反应结构模式"和"回应--反应结构模式",揭示了其形成的原因及对文学创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有个性而又最为悲剧性的一个女性作家。她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人生极为深刻的生命体验,向现代中国读者充分展示了人的生存困境和灵魂深处无法自慰的精神痛苦。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思想品质,使她的作品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张资平宗教信仰的摇摆不定,即他的宗教意识源于他畸形的混合式的中西教育。一方面,张资平在中西文化之间穿梭,作品内容由此显得驳杂难察;另一方面,他表现宗教内容的小说显示出一种难以调和的二律背反——宣扬与揭露同隐同现。实际上,张氏游离于宗教与世俗之间,始终保持一种超然独立的人格。张氏作品中那种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拷问,对基督教原罪、救赎观念的宣扬,以及对世俗教会、宣教士丑态的揭露,均构成他此类小说的独特景观,也确立其在现代宗教小说领域开拓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以丁玲前期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和《在医院中》为标本,阐释了小说的“回应结构模式”、“反应结构模式”和“回应——反应结构模式”,揭示了其形成的原因及对文学创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张资平的性爱文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资平的性爱文学思想的基本点是把性爱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对象进行赞颂,追求性 爱的审美价值。推动他的小说情节发展的是性爱矛盾冲突,通过女性性欲的解放,批判了在中国传统的 性文化束缚下被扭曲的性价值观,具有反封建的历史意义和性爱审美化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象征主义”这个术语的内涵和效用揭示出来 ,帮助我们深化理解李金发这位诗人及其作品。晦涩、零乱、难懂 ,是诗人有意为之的 ,为的是使可见的世界不再是一个现实 ,而不可见的世界不再是一个梦境。诗人挖掘种种语言资源 ,运用异常复杂的方式 ,创造出一种新的、迄今未有的现实———纯粹的理念。惟这个是真实 ,因为“这个”才是永恒的、无限的。这种对美和真、幻想和现实悖论的成功尝试 ,是在呼唤现代人的情感和心灵  相似文献   

9.
论电影创造的色彩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影的空间思维中,画面的构图、造型抑或场面调度都是空间构成的外在形态,色彩的敷设,既是物象的原貌再现,更是特定意念情感传达的外化显现。对彩色的准确把握和自如运用,并进入积极主动的考辨状态,才是电影空间具象观念趋于成熟的表现。色彩表意是色彩体验的初级阶段,色彩结构才是空间意识觉醒的终极体现。和谐则是色彩美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浪漫精神是人类运用艺术方式超越感性世界的束缚,寻求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而体现的一种意向,它是文艺的灵魂,是人类主体性(能动性)最生动的一种体现。而现实精神是指人类运用实践的手段超越感性世界的限制,以达到某种功利目的,从而获得相对自由的精神意向,它是人的主体性最实在的确征。现实精神无法解决经验与超验、有限与无限、存在与思维、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自由与必然、人本与文明的普遍分裂的问题。两难抉择的苦恼、领悟神秘的感觉,只有精神才能解决。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无数漂泊的自我虽在无遮拦的空间游荡,却像孤魂野鬼似的失却了忆念中的家乡,他们需要寻找新的精神家园。人们呼唤柔情是因为世界变得冰凉,人们留恋诗意是因牧歌不再在田园响起。无论现实精神如何光大发扬,浪漫精神依然在人们心中飘荡。  相似文献   

11.
浪漫精神是人类运用艺术方式超越感性世界的束缚,寻求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而体现的一种意向,它是文艺的灵魂,是人类主体性(能动性)最生动的一种体现.而现实精神是指人类运用实践的手段超越感性世界的限制,以达到某种功利目的,从而获得相对自由的精神意向,它是人的主体性最实在的确征.现实精神无法解决经验与超验、有限与无限、存在与思维、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自由与必然、人本与文明的普遍分裂的问题.两难抉择的苦恼、领悟神秘的感觉,只有精神才能解决.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无数漂泊的自我虽在无遮拦的空间游荡,却像孤魂野鬼似的失却了忆念中的家乡,他们需要寻找新的精神家园.人们呼唤柔情是因为世界变得冰凉,人们留恋诗意是因牧歌不再在田园响起.无论现实精神如何光大发扬,浪漫精神依然在人们心中飘荡.  相似文献   

12.
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品格相当典型地体现着西方文化由"多"而"一"的基本格局,而提领其"一"的则是最终代表和整合了这种文化品格的基督教。因此基督教观念对中世纪欧洲文学具有一种明显的规定性。中世纪宗教剧鲜明地体现着这种宗教动机和宗教热情,中世纪戏剧是经历了数百年的艺术传统中断之后,以基督教特殊训诫的方式走上舞台,它几乎是一种重新孕育的文学品种。  相似文献   

13.
论沈从文的宗教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上的宗教精神是指“深入探究人类命运问题,渴望减轻人类苦难,并且恳切希望将来会实现人类美好前景的”一种终极关怀态度。沈从文的宗教精神包括基督教的爱的精神、道家精神和佛教精神。尊重人格、张扬人性是沈从文爱的精神的内涵;贵生命、重自然和尚远古是沈从文对道家精神的认同;实现自我超越、追求心灵自由和面向终极关怀是沈从文对佛教精神的感悟。基督教精神、道家精神和佛教精神互相融合,构成了沈从文的宗教精神的整体。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中道德伦理问题层出不穷,其深层原因是道德根基的动摇和终极性价值取向的缺失。道德的重建引发了对宗教伦理的诉求,这与宗教伦理自身的特点、现代价值有着深刻而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正确解读宗教伦理,找到宗教伦理与现实的契合点,挖掘出宗教伦理在补充社会道德资源、解答伦理道德新问题、回应世俗化发展等方面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崇尚功名、追求建功立业以及昂扬奋发的执着热切的兼济意识与进取精神构成了唐诗的主体精神。唐诗或以慷慨报国、昂奋热情的豪迈见长,或以痛斥时弊、无所畏惧的批判称。考察这种精神的内核,则是由时代的雄强、儒侠思想的相互渗透共同建构的积极入世、弘扬自我、张扬个性的强烈的主体意识。这种精神体现在诗歌创作中,必然呈现出苍茫壮阔、刚健雄浑的境界,从而形成唐诗最具个性色彩的阳刚美。  相似文献   

16.
浪漫精神是人类运用艺术方式超越感性世界的束缚,寻求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而体现的一种意向,它是艺的灵魂,是人类主体性(能动性)最生动的一种体现,而现实精神是指人类运和实践的手段超越感性世界的限制,以达到某种功利目的,从而获得相对自由的精神意向,它是人的主体性最实在的确征,现实精神无法解决经验与超验,有限与无限,存在与思维,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自由与必然,人本与明的普遍分裂的问题,两难抉择的苦恼,领悟神秘的感觉,只有精神才能决,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无数漂泊的自我虽在无遮拦的空间游荡, 却像孤魂野鬼似的失却了忆念中的家乡,他们需要寻找新的精神家园,人们呼唤柔性是因为世界变得冰凉,人们留恋诗意是因牧歌不再田园响起,无论现实精神如何光大发扬,浪漫精神依然在人们心中飘荡。  相似文献   

17.
在多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由于远离汉儒文化的中心地带,加上自然地理状貌的独特与闭塞,形成了另类的边地文化,同时在接受了其他文化例如汉民族文化的一定影响后,造就了边缘地区特有的文化与风俗,建构了一个拥有独特异域文化色彩的生存空间,如湘西、边藏等。当一些作家对这种边缘文化进行描述和创造时,就孕育出了一种特别的文学与文化空间。仔细分析阿来的《尘埃落定》,能看出其浓郁的藏族文化特色,譬如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宗教文化氛围与悠久的民间色彩等等。本文从边地特征入手,探讨《尘埃落定》中的奇异色彩与神秘叙事。  相似文献   

18.
历数美国的各位总统,新任总统奥巴马算是比较具有演讲天赋的一位.其就职演说无论在传情达意还是遣词造句方面都堪称为演说稿的"经典之作".多种修辞手段的恰当运用和鲜明的宗教色彩使得这次就职演说成为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政治演说.本文通过对演说词的语言特色的分析,指出通过各类修辞手段的运用,不仅使演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更是成功地达...  相似文献   

19.
在狂欢理论中,巴赫金对物质存在的关注度不高,甚至说没有关系。他在颠覆现有存在的众多束缚中,始终期盼一种人的精神存在和精神彼岸,一种十分抽象的宗教精神上的东西。在诸如"交替与更新"、"肯定与否定"、"第二种生活"等看似对立的二元论概念中,巴赫金都赋予其精神解放的深刻内涵,从而在人性追问中,显出人类生命诉求间的原初样态,在狂欢中寻找人终极的归宿,在颠覆中期盼人的精神解放,彰显一种宗教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