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是20世纪后25年分现并繁荣的新文学现象和文学批评,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倾向。本文就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产生的社会文学环境及其本质和意义简述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态伦理学是人类对生态环境危机忧患意识的理论思考,它的出现是人类伦理思想史和观念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进行生态伦理学思想基本方法和原则的建构时借鉴东方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重新认识和评价人与自然的关系,扩展伦理学研究的领域,追求人与自然的协同进步,为解决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提供一种新的价值范式。  相似文献   

3.
文学现代性是一个既受人关注又令人困惑的问题。只有从其现代性入手,才能更加清晰的梳理文学发展的逻辑脉络。从文学现代性的角度,研究我国文学发展中的生态处境,分别界定了我国文学发展不同阶段的自然之维,并对其进行了细致讨论,旨在厘清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脉络,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要从根本上缓解生态危机,必须变革人类的思想和文化。生态文学,简单说就是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生态危机真相、传达生态意识、促进人类生态思想文化变革。系统梳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生态思想和现实生态意义,以期反思环境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唤醒公众的生态意识,构建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5.
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将西方文化思潮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演进进行对照性阐释,既可以分析文学生态化趋势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格局的建立、精神资源的汲取及其审美特征的形成的内在关联,又可以揭示出中国作家对于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理解状态、接受途径、改造方式及其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的文化生态研究,表达了文学研究者企图在宏大的文化视野下解释文学生成、发展和演变过程的需求。种族、时代、制度等因素都是研究文化生态与文学要特别关注的几个重要视角。文化生态中的时代和制度程的两因素在傅璇琮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文学文本的艺术分析、文学活动“回到历史现场”以及在思考中国文学如何有效走向世界时,都需要关注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7.
从总体上看,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的主流是非生态的文学;而且许多著名的、影响深远的作家和作品还是反生态的。生态批评不仅要研究所有生态文学作品,发掘作品里具有生态意义的部分,而且还要对反生态的作家和作品进行生态思想角度的重新审读和重新评价,指出其中的反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在中华文明的展现和西方文明的确立,都反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纵观生态文学的发展流变,中西方文化互动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思想.这种生态文明的思考方式为生态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运用近代生态文明的概念重新审视生态文明的发展,为整合中西方生态理念、传承和创建现代性的生态文明迎来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的新曙光.  相似文献   

9.
文学有时代性,中国和希腊,由于文学起源的历史形态类同,表现出了共同的主题-在幻想和想明中探索在界和人类本身的历史,文学又有民族性,古希腊人经商,作海盗,开壁殖民地,在此过程中各族冲突,迁徙流浪,培育了其重视个人地位与尊严的文化价值观,史诗成为其主要文学样式,中华民族夏以后集中于黄河流域,定居,农耕,形成了歌颂劳动,赞美意志,表现强烈正义力量和英勇献身精神的主体风貌,文学样式主要是神话,诗歌,散文。  相似文献   

10.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萃取先秦时期蕴含在荀子思想之中的生态智慧——“敬天”“顺天”“用天”思想,实现了其在“生态文明理念”“生态哲学观”“生态消费观”三个维度的继承与发展,使中国式生态现代化道路具备鲜明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深入挖掘荀子生态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智慧,可以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万瑶 《考试周刊》2009,(12):23-25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在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下.生态文学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纵观生态文学作品.可以发现生态文学在如何激起人类对自然的热爱.如何唤醒人类保护生态的意识方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悲和喜。本文试通过对瑞切尔·卡逊、麦尔维尔、梭罗、狄金森等作家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文学作品的分析.对悲和喜两种生态文学的文学形式及其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学最重要的"母题"之一。自然和人的关系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探索及人自身认知的不同,对人与自然关系理解和解释也就不同。人对自然认识的变化,影响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文艺创作。拟以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为主线,探讨这种变化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傣族村寨中充盈着生机和绿意,这正是傣族村寨生态文化的表现形式。从傣族村寨的结构和布局、竹楼等方面可以探析其间蕴涵的生态文化,挖掘其生态智慧,总结傣族村寨生态文化的显著特征,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的辨证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弃妇、淑女、悍妇、和亲女性、妓女等这些悲剧女性是存在着差异的,中国社会的封建时期最长,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最深,中国女子的灾难也就最重。相对于中国女性,西方女性的整体地位略高,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中西文化传统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看,云南儿童文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相交融的生命和谐意识,也有一些作品直面现代性生态危机,深度批判了人与自然疏离对立的现代文明,并深刻反思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透视出,云南儿童文学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构建人类精神家园的终极理想,以及云南儿童文学作家所具有的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看,云南儿童文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相交融的生命和谐意识,也有一些作品直面现代性生态危机,深度批判了人与自然疏离对立的现代文明,并深刻反思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透视出,云南儿童文学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构建人类精神家园的终极理想,以及云南儿童文学作家所具有的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以及未来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解关系,从生态价值维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其思想中生态价值内在的本质,从而促使人类反思自身活动,为解决当前我国生态危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及其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需求以及生态环境意识的日益提高,反映自然生态问题不仅成为全世界文学的主题,而且也成了我国文学尤其是维吾尔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论文用生态批评理论对维吾尔当代生态小说的产生以及它的思想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玛拉沁夫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卓有成就的少数民族作家,是我国草原生态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基于玛拉沁夫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从生态文学创作的源头、生态文学的主题内容、生态观的形成因素三个方面逐层探究,挖掘生态大家草原文学背后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和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是生态文学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生态文学有着积极参与现实的姿态和内在的伦理价值诉求,所倡导的“生命的文学”观念是对“人的文学”观念的修正和超越。所以,生态文学的生态主体性及生命的主体性,将其道德关怀由人及人性的关怀延展和超越到整个生态及自然生命的关怀。生态文学的现实语境决定了它理应自觉地履行其“生态责任”并自觉承担其“文明批判”的重任。生态文学在中国业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态文学在中国将有一个辉煌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