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孩子"是指那些被家长和教师认为的学习成绩优秀、乖巧懂事、表现优异的儿童。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关注以及期望,这些"好孩子"备受压力,也随之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健康问题:过于追求完美,自我中心,争强好胜,患得患失等。针对"好孩子"的这些不良心理,教师和家长要及时进行疏导,及时进行矫正性心理教育,帮助"好孩子"建立理性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会用“好孩子”标签约束孩子,长久使用该标签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三方面:削弱自我价值感,阻碍自我概念形成;忽视孩子感受,压制个性发展;弱化内部动机,减缓行动效率。家长可尝试通过由内而外释放爱意、温和且坚定的态度、及时而具体地赞美等方式降低“好孩子”标签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从而让每一个家庭中的孩子自由且快乐地生长。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维护是个体体验真实生存,保障精神健康的必要手段。在现实生活中,"好孩子"常表现出一些坏的行为。笔者通过呈现案例并对其进行现象学解读,认为这种"好孩子"的"坏行为",实际上是当他们受到来自外在压力的威胁而感到焦虑不安时,常采用的维护其主体性的行为方式。因此,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面对"好孩子"的"坏行为",首要的不是禁止"坏行为"本身,而是理解儿童的需要缺失和"坏行为"的产生机制,为其解决成长中的问题提供帮助。为此,教育者应转换视角,密切关注儿童的主体性维护,学会理解与关心,并减少"好孩子"的角色预设,以端正的教育心态将之引领到主体性维护的正轨上来。  相似文献   

4.
"坏孩子"现象日益增多并日趋严重,中国传统文化对"好孩子"的狂热和迷信最终无法续展"完人"的道德梦想。既存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旨趣,使我们长期忽略探询德育本体存在的重要意义。要从根本上理解德育的价值,必须将思维延伸到儿童自我的主体存在,促进其心灵与智慧的完善和发展。在当今社会,应将"好孩子"的道德取向转换为对"好公民"的培养与追求,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新认识,在分裂中恢复完整,超越有限走向无限。  相似文献   

5.
“做一个好孩子”是每位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但是,怎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有的人认为乖巧听话是好孩子,有的则认为聪明能干的才是好孩子……新的时代赋予“好孩子”以新的内涵和衡量标准。请看下面几位家长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6.
史瑾 《动漫界》2021,(4):12-13
每位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好孩子",但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好孩子"呢?"好孩子"有标准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答案千差万别.所谓的"好"是一个判断性词汇,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体验或外在参考勾勒出心中理想的孩子的样子,"好"寄托的是人们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好孩子"类似于"别人家的孩子",尽管每个人对"好孩子"...  相似文献   

7.
通过参加"发现儿童"行动研究先导小组的活动,我转变了看待孩子的视角,体会到了"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的重要性,获得了专业成长的快乐。情景还原尝试去除标签在第一次"发现儿童"行动研究先导小组的活动中,我们的引领专家徐琴美博士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回忆一下自己的从教生涯,一定有让你印象最深刻或最感困惑的一个孩子。来!说说他(她)的具体行为表现吧。"徐博士的话音  相似文献   

8.
"成人化"指导是指从成人的视角指导儿童,忽视指导对象的地位,具有限定性、强加性和无序性,因而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去成人化"的指导则强调开放性、自主性以及有序性,其基本思想就是从儿童的立场出发指导儿童,它充分考虑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把儿童当做儿童,根据对儿童行为的认识去分析指导儿童,给儿童充分的机会锻炼自己.  相似文献   

9.
学校道德教育的转向:从“好孩子”到“好公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关注儿童主体的发展,但是传统文化对“好孩子”的狂热和迷信最终无法续展“完人”的道德梦想,“好孩子”掩盖、遮蔽了儿童主体,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标本化、理性化、功利化、一元化的倾向。关注人性的发展,倡导以人为本,这是当代德育教育的特征,道德教育应重返主体世界的意义在于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在现实的基点上实现从“好孩子”到“好公民”的转向。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今天的孩子,是在“超级温暖”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家长对他们寄予了太高的期望,付出了太多的爱心,以至于在过多的呵护和包办下,大多数孩子形成了没有毅力耐心,情感脆弱,经不起挫折的“蛋壳心理”。如何改变呢?“四会”是培养好孩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使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形响是个整体。近几年来,我们把少先队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开展了"好孩子怡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 一、开展正常性评比活动,密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我们的"好孩子"活动是从一九八二年春天开始的。那时一些队员在校各方面表现都  相似文献   

12.
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一个好孩子.爷爷奶奶夸我懂事,爸爸妈妈说我不用操心,老师表扬我学习认真刻苦,同学评价我是一个表现优秀的学生.可是,面对这些夸奖,我并不开心,心里还非常讨厌"好孩子"三个字.  相似文献   

13.
秘密与儿童时代密切相关,然而,儿童时代秘密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常常被成人忽视和误解。由于受到成人文化对儿童秘密的冲击,来自学校、家庭的过度监督,儿童缺少自主体验秘密的时间与空间,当前儿童秘密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为了"解救"儿童秘密,成人首先要走进儿童时代、尊重儿童秘密,学会辩证地看待和处理与儿童秘密的关系,为儿童创设自主体验秘密的时空,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秘密的教育作用,以期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闻露 《早期教育》2003,(11):38-38
所谓的“好孩子”是指较聪明,接受能力与自理能力较强、乖巧、听话的幼儿。他们常常成为教师的小帮手,如:做值日生,取放玩具、材料,当小班长等,受表扬成了家常事。然而,过多的表扬与奖励,也易使他们产生盲目自傲、虚荣自负、唯我独尊、敏感脆弱等情感障碍。这对他的个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根据“好孩子”现状,我尝试从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入手,通过改善评价方式,设置挫折点等教育手段,帮助“好孩子”排除情感障碍。  相似文献   

15.
在老师和父母眼里,有的孩子是属于“好孩子”范畴的。但是“好孩子”在孩子看来是 什么样的形象呢?孩子们自己评判“好孩子”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听听孩子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及教育心理工作的发展,“后进生”、“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一些家长、教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好学生”却往往在后来的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中暴露出了更多的心理问题,有些甚至严重到了给自己、他人及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那么,为什么“好孩子”、“好学生”也会有如此多的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压力来自何处?如何解决?一、成因1“.好孩子”称谓本身。孩子是尚处于发展中的、身心均未定型且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人,过早地将他们分门别类地贴上“好”或“差”的标签,本身就是对孩…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成人儿童视角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引用故事和名言,阐述了儿童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无限成长的可能,必须得到尊重和理解。论证了寻找儿童的视角,对于助长儿童向着最好的可能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得出了儿童视角就是要求我们成人用儿童的眼光去发现属于儿童的世界,最重要的是去理解儿童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游韵  谭斌 《教育学报》2009,5(1):25-32
儿童作为一种悖论式的存在,一方面寄托着成人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另一方面又承受着来自成人世界以"小红花"为标志的对其天性的规训.这一悖论通过文学艺术中"另类儿童"的"小红花情结"得以显现.论文从描述影视文本中"另类儿童"的教育经历入手,反思以"小红花"为代表的制度化教育对儿童天性的规训,揭示教育在"天性与规训"之间的矛盾.论文受现象学教育学的启发,提出要尊重"儿童的秘密",在敬畏、尊重儿童天性的基础上给予其一种"恰当的教育关心",将儿童基于天性的成熟和发展合理地纳入到社会需要的轨道中.  相似文献   

19.
时金林 《师道》2002,(11):13-13
一次我到朋友家作客。不经意间,看见朋友的爱女胸前挂着一张显眼的封塑的小牌。近前一瞧,原来是一块类似“二道杠”的标志,上面写着“好孩子”三个字。孩子说,这是他们的班主任发的。两个星期评一次,根据平时的表现评比得来的。孩子说这话时脸上写满了得意与喜悦。我的这位老友也喋喋不休地告诉我,孩子为了评上这个称号,连续十多天上课、作业、答问等方面做得都很出色,这一次总算评上“好孩子”称号了,这也给我们争了光,谁不希望自家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呢?不过,上次评比时,孩子没能评上,一回家就挺不高兴。为这个小标志,她…  相似文献   

20.
我是好孩子     
我是好孩子园长开安全会又强调,幼儿在规定活动区域内游戏(活动区以带小旗的拉线为界)。小班吴老师传达:小朋友们都不能上小旗那边去,好孩子应该……下课了,龙龙跑到我跟前,奶声奶气地说:——老师,我是好孩子,我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