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库恩范式是指某一学科的理论根基、第一原理,其重要作用在于它范例性地指出了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程序、方法、标准等。在一个范式指导下的研究就是范式研究,这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研究教育学的范式具有重大意义,如可以结束学派纷争,停止理论移植与嫁接,从而使后继研究者不再从零开始研究。当前,教育学处于前范式时期。要建立教育学的范式,应从教育学的第一问题教育是什么出发,因为教育不是一种活动,而是无数人为活动的泛称,没有一个客观、绝对的标准来判断某种活动是不是教育。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在其学科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范式确立与转换。首先,夸美纽斯基于其泛智教育思想初创了教育学的基本范式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其后,由斯宾塞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命题,实现了向把有价值的知识教给一切人这一范式的转换。第三次的范式转换以杜威为代表,可表述为帮助一切人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同时...  相似文献   

3.
困境与突破:论中国教育学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the paradigm of China’s pedagogy means a way of thinking followed and adhered to by Chinese educationist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till now when they consider, study and conceive problems of pedagogy. This way of thinking guides educationists to have particular study directions, unique modes of pedagogy establishment and special framework of problem solving. And furthermore, it forms the study tradition of China’s pedagogy and stipulates the developing orientation of China’s pedagogy.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till now, we have been edified by the paradigms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restricted by “Western paradigm” and “Soviet Paradigm”, without any paradigm of our own. The paradigm cris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pedagogy has obstruct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pedagogy.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pedagogy should start with establishing the subject-educationists and establishing the object-“paradigm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pedagogy paradigm will contribute greatly to the origination of China’s pedagogy and its academic school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Dongbei Shifan Daxue Xuebao (Zhexue Shehui Kexue Ban) 东北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07, (3): 5–12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曾是教育科学体系当中一门显学。但这样一门重要的学科多年来却不断受到质疑,尤其随着社会思想的变迁和教育本身的发展,教育学的学科定义和内容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突破了我们多年来习惯使用的一些教育学范式,并对许多基础性的教育概念提出了疑问。近年来探讨教育学体系和研究范式的转换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促进了教育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沉思教育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基于美国社会的特定时代背景逐渐兴起的一种教育哲学,基于"正念"和"冥想"的哲学理念为职业教育教学提供了一种新范式。通过分析沉思教育学的理论意蕴,以包装工程专业课教学为例,从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论述基于沉思教育学的职业教育教学范式开展的思路和策略,为当代职业教育的教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范式转换的视角审视,我国教育学经历了科学教育学、政治教育学、实践教育学等发展阶段.科学教育学以建立科学的教育学内容体系为目标,政治教育学以服务政治而非学术研究为指归,实践教育学按照问题逻辑,并以规范行为的思略建构教育学内容体系.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产物.随着我国教育的转型发展,教育学将面临教育之"学"与教育之"术"的进一步分化."学"、"术"分途,"学"、"术"并进是新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以德国为代表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是教育研究领域两种重要的、不同的研究范式。德国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以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从整体上培养人的问题,并从整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相对而言美国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则缺乏这种整体主义的视角。究其原因,除了跟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范式有关外,还与德国"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中一个核心概念"教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大研究范式并存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澄清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根源是解决困扰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范式”一词从原义上考察是与研究行为活动相联系的,所以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提法,从严谨规范的角度,应完整表述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或“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范式”。从库恩对“范式转移”的阐释来看,范式转换的发生是自然而然的历史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作为惯常在表征传统性意域层面使用并已广泛沿用的“社会哲学范式”并不属于库恩所言的“原有危机范式”;人学范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界里是客观既有的事实,并不存在“转换”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并不能得出人学范式“去意识形态化”的结论,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能也不应存在“去意识形态化”的范式。  相似文献   

9.
"兴趣"概念在日常教育实践过程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在经典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我国当前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则甚少涉及。经典教育学理论对"兴趣"内涵的阐发及其理论建构方式,可以使我们更深入的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并引向对教育学理论建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在世界和生活中,教育真实地发生着。教育学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人文学科。我们在实践教育的时候,在进行教育学研究的时候就不能完全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必须找寻到教育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处开始进行教育实践,才能使得教育真正发生。因而,我们必须为教育学方法论去除科学主义情结,找回人文范式。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研究中的批判、批判主义和批判思维是三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但又是极为不同的概念。教育学研究需要批判思维,但必须反对那种缺乏他者视角的批判和否定一切的批判主义。本文通过对批判思维的分析,探讨了批判思维与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之间的关系,肯定了批判思维的重要价值,并且分析了在批判过程中所应当尽量避免的思维误区。  相似文献   

12.
李尚群 《职教论坛》2006,(21):27-30
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探讨首先需要对现有的学科范式进行必要的反思。目前,职业教育学有两种主要的学科范式,一种是处理日常细小问题的工作手册式的职业教育学,另一种是在普通教育学框架下建构起来的模仿型职业教育学。这些都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学学科范式。关于未来可能的职业教育学范式,可以这样来构想,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话语系统,具有不断深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能力,并能够在学科之外不断扩展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学科范式的确立与完善是推进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前提。中国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面向新文科格局、对标世界一流、凸显中国特色的长期性发展过程。新文科时代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缺少体现一流学科特质性概念、学理性框架、科学性范式的困境。因此,在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应然层面,基于新文科建设“大、新、用、跨”的新理念,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应充分彰显“大学科”思想,促进学科建设开放创新、发挥学科扎根教育实践的实用动能、推动学科界域横跨的共生发展与知识融合,积极建构学科概念与学科体系的理论逻辑。由此助推学科范式的逻辑生成,确立教育学科独立且独特的身份地位。未来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应在学科交叉与分化、守正与创新、技术与人文、本土与国际的不断融合中,通过求同存异的必然努力,充分彰显教育学自身在新文科背景下的重要学科价值与独特学科身份。努力构筑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扎根逻辑,确立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跨界理念,强化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人文价值,形成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系统结构,以创生新文科时代中国教育学的理论逻辑与学科范式,推进其世界一流学科的有效建设。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是分别从德文与英文翻译过来的两个不同的教育概念。尽管其各自的研究都共同指向课堂教学,但由于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它们在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以及对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规定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是两种难以通约的研究范式,前者根植于德国深厚的新人文主义的"教化"(Bildung)传统,属于欧洲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学"范式;后者则与课程论以及不同取向的教育心理学相联系,属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育科学"范式。清理20世纪我国从西方不同文化传统引进的教育学科的概念,弄清不同概念的含义及其在我国语境中的变化,是新世纪重建教育学科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5.
当前教育学研究面临的困境要求教育学研究者从根本上反思教育学研究的现状、发展水平与生存方式.研究表明,教育理论思维的缺失是制约教育学研究进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学研究的实质性进展必须诉诸于教育理论思维.因此,检视教育学研究发展史,反思教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变革教育学研究的路径已成为当前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的争论一直伴随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而延续,直到20世纪后期,两者开始从此消彼长的二元对立状态逐渐走向融合.对这一过程的梳理将有助于弥合不同研究范式之间的隔阂,使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更加全面与深化.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学术共同体、共享的价值追求、公认的研究范例和评判尺度,以及非科学地使用研究方法,致使教育学研究成果精品少、无积累,研究基础没有增厚,缺乏实质性进展。借用科学革命的视角,教育学目前正处于"前科学"阶段,无法就基本概念、主要命题、研究成果等达到共识。西方教育学研究历经了"哲学思辨范式"、"科学实证范式"和"诠释规范范式",而中国教育学研究则经历了"教科书范式"、"教科书改革范式"和"后教科书改革范式"。基于目前我国教育学研究中产生的"思辨研究范式"、"量化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的萌芽,通过进一步改革现行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加强教育科研机构自身建设、重塑研究主体、促进教育学派的形成等途径,使研究范式的萌芽健康成长,就成为促进教育学研究取得实质性进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虽然教育学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和学术贡献,但总体上讲教育学具有较低的理论品性。教育学自身堪称形而上学,它基于先验概念所构建的教育理想国是脆弱的,只是一个排他性的理论空壳,其中充斥着大量理论伪问题。教育学不是学科理论,充其量只是从教者的职业指南。如果勉强称教育学是一种理论,它也是一种坏理论。因为教育学既不能帮助从教者实现有效的教育行动,也不能帮助从教者理解教育行动本身。以教育主张、原则、方法、模式表述的只是教育学者的主观建议,以它们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学属于私人教育学,还没有经过主体间理性的洗礼而演变成理论。把教育学看作是教育智慧或艺术的学问,或多或少是恰当的,因为它表现出了低理论水准和高实践水准的特征。教育学学科的独立标志是独创的知识体系,教育学学科问题真正的追问是教育学到底独创或能够独创什么样的知识体系。教育学由于没有创新知识因而还没有成为学科,当然人们努力构建的教育学体系自然也都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9.
任何理论都离不开概念,否则无法超越常识和直观经验。但在理论世界中,并非所有的名词都是概念。概念既要有内涵、又要有外延。一个名词是否是概念只在于它的界定是否指明了独特内涵,而与它所采用的句法格式无关。凡是只罗列外延的,都不是概念;凡是利用已有术语或概念进行构词法组合就能说明含义的或陈述文本等效于构词法解释的,也都不是概念。据说教育学已经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标志就是拥有了独立的核心概念体系。核心概念体系是支撑教育学理论的基本骨架,其质量是教育学理论质量的关键。然而通过阅读和分析教育学文献发现,教育学糟糕的核心概念体系存在四个方面的缺陷:用术语冒充概念、在科学的语境下构造伪概念、习惯于概念泛化以及构造虚假的概念分类体系。我们不能苛求一门发展中的学科理论所使用的术语必须全是概念,但是如果最基本术语都不是概念的话,那就是大问题了。可以肯定,教育学对绝大多数概念都处于熟知而非真知的状态,教育学中的"概念"体系只是一种理论幻象,教育、教育目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等几个概念支撑不了教育学。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独立性不强,形成对其他学科严重依赖性的重要原因是教育学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问题、核心概念等稳定范式。教育学在中外教育史上就没有成为过独立性的学科。教育学独立性不强既有国内的环境因素与历史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教育自身的因素。由于教育学研究对象作为事实层面所特有的综合性、整体性、终身性以及经验与实践的个性特征和作为价值层面的多元性,共同构成了教育特有的复杂性,教育学先天比其他学科更易受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的制约,教育学在社会功效上难以实现社会的需要,这些都使教育学难以建构自己独立而严谨的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