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亚东 《天中学刊》2001,16(3):38-40
艺术思维方式决定着诗人用怎样的眼光看待外部世界,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诗美的标准,古黄诗歌的艺术思维方式由其滥时代的直接,简单,粗糙渐变为细腻,敏感,蕴藉,其间既有诗歌自身发展的因素,亦有魏晋时期社会思潮方面的原因,更与唐代禅宗“顿悟”认知哲学体系的确立有密切关系,唐以降“意境”在诗歌理论与实践中的繁荣,就是对这一流变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110名五年级儿童及其家长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儿童3岁前的家庭日常护理方式与其现在自卑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母亲的文化程度在家庭日常护理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不同的家庭日常护理方式在儿童自卑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3)性别与儿童自卑之间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有重要的影响和决定作用.父母应该依据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特点,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建立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应该有威望但不专断;倾听孩子的观点,将要求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予以施加,让孩子参与家庭中的一些决策;让儿童注意其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后果,以及对和别人关系的影响,体会自我控制的意义;促进儿童价值系统的发展,学会积极地看待自己,把自己看做能影响周围人和事物的有价值、有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4.
自1913年“申请推荐”免试确立以来,研究生招考方式已历经百年,为适应社会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甄选人才的功能,其一直处在改革之中,并在申请推荐免试、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考试、全国统考与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考试三者之间迂回.在政府主导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的路径、内容、进程下,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从模仿走向了自我探索.  相似文献   

5.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论述了城市家庭生活方式的变革对儿童社会化产生的几方面的影响;(1)家庭结构核心化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2)家庭居室独门户化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3)清费方式潮流化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4)闲暇娱乐方式集体化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5)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平等化、亲密化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这些论述,有利于澄清现实生活中儿童家庭教育的若于盲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瑜 《现代教育科学》2006,(3):121-122,53
从发展心理学和儿童教育的角度看,我们认为儿童社会性是指儿童在其生物特征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会社会角色,获得社会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用围社会环境。由由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儿童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7.
要进行深入的翻译研究,必须先确定翻译概念。通过梳理翻译概念的历史流变过程表明,翻译概念迄今为止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雅各布森的翻译三分法、《现代汉语词典》“翻译”词条的定义以及斯坦纳的“理解即翻译”的命题是当代翻译概念的典型代表,并由此推论:翻译不只是语言转换活动或“工具”,而且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认识到这一点,对翻译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AAT对339名流动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与非流动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父母多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低于常模水平,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在多个因子上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提问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儿童思维发展水平、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6名5岁学前儿童进行长期的常查并根据儿童提问的频率,以获取有效提问数为主体,分析不同教养方式的儿童在提问数量、类型、性别和质量之间的差异,得出儿童提问的频率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不显著相关;不同教养方式中儿童提问类型特点表现各有特色;儿童的提问存在性别差异;教养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儿童提问质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家庭纪事作品通常描绘的是家族中几代人生活及家族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当长时间跨度和史诗般特性,展现一个或若干个家族在历史洪流中的沉浮,折射国家和社会在某段时期的发展状况。俄罗斯家庭纪事创作兴起于19世纪中期,与俄罗斯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几乎同步,在俄罗斯近2个世纪经历了诸多变化,与俄罗斯文学发展大体步调一致,在当代俄罗斯文坛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2.
从发展心理学和儿童教育的角度看,我们认为儿童社会性是指儿童在其生物特征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会社会角色,获得社会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儿童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如温暖、鼓励、支持等)有助于儿童道德的发展,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如严厉管教、控制、忽视等)会阻碍儿童道德的发展。儿童道德发展及家庭德育面临诸多问题,如家长自身道德素养亟待提高,忽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德育养成规律,重智育、轻德育,父亲教养缺位严重,留守与流动儿童家庭德育缺失,家庭、学校、社区未能密切配合等。促进儿童道德发展、改进家庭德育现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家长要进行"适度"与"关爱"教育,父亲要承担应尽之责,此外,还需要传承培育良好家风,关心关爱留守与流动儿童,加强家庭德育横向衔接,做好"互联网+"时代下的家庭德育。  相似文献   

14.
新闻媒介的受众观体现出一定历史时期的新闻意识。我国媒介受众观的流变过程大概可以分为指导受众、接近受众、以人为本三个阶段,然而也存在着追随受众这一错误观念。这三个阶段同我国的社会文化由精英文化与主导文化占主要地位发展为大众文化占主导地位这一情况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中西方育儿方式存在巨大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育儿方式的比较,探讨了这些差异存在的根源,即中西方在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家庭观念上的不同。通过比较和探讨不同育儿方式的优劣,我们能融贯中西,从中取长补短,培养出更符合未来发展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16.
“家庭生活方式”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的是“人们在一定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意识影响下在家庭生活方面的行为方式”,如劳动方式、消费方式、闲暇方式、交往方式等等。近些年来,我国学围绕着家庭生活方式的结构和功能变迁.进行了较大广泛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研究,对许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养方式一直是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就从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上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以比较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优劣,从而建立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的育儿方式,必然要体现该国的文化。这个过程,除了父母有意识的引导,更多的是父母无意识的言传身教。本文将着重从日本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其中体现的集团性的特点,同时着重论述了跟日本人的不确实感紧密相关的"集团主义"和儿童教育是如何渗透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修订后的看护人教养方式问卷、社交自我知觉问卷、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方便取样得到418名农村留守小学生、179名非留守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社交自我知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社交焦虑、社交自我知觉不存在差异,留守儿童的社交自我知觉从五年级开始显著提高。六年级的高社交焦虑组的人数多于四五年级。(2)留守儿童的支持温暖主要来自母亲,惩罚拒绝来自父亲。父辈和祖辈教养介于父母之间。(3)看护人的支持温暖与过分干涉通过社交自我知觉对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起部分中介作用。支持温暖与社交自我知觉反向预测社交焦虑,惩罚拒绝、过分干涉正向预测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大城市发展,从而使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不断提升。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较大问题,如敌对、抑郁、焦虑以及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问题。针对该种情况,一定要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避免对儿童造成长久影响。家庭教养方式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有效纠正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因此,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使其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