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哲慧 《上海教育》2013,(33):84-84
静心慢养,可以使刚入学的孩子喜欢学校、爱上学习、养成好习惯;静心慢养,可以消除家长在孩子刚入学阶段的紧张和焦虑。学习准备期就是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的,使孩子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是教师在学习准备期的主要教育教学任务。这是奉教院附小教师对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的解读,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家长、教师享受慢教育,使孩子轻轻松松步入小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2.
生育是人的自然行为,也是社会行为;教育却是人的社会行为,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做好的。人要终身学习,要学习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家长应当对自己严格要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平等相处,在孩子的教育上有限作为。要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  相似文献   

3.
笔者针对幼儿班里的“老大”行为从多方角度加以分析,认为:从家长的角度,家长的溺爱导致孩子的骄横,因此要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要一味的满足和包办代替;从孩子看,“老大”行为意识浓、性格粗暴。可以为他们树立榜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从教师看,教师应结合幼儿特点创设环境,帮助幼儿改正缺点。  相似文献   

4.
雪妮 《家教指南》2006,(11):22-23
俗话说:“病从口入。”尤其是对还没有稳定的卫生意识和习惯的幼儿来说,保持口腔卫生是保护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家长既要为孩子做好口腔卫生的照顾服务,还要培养孩子口腔卫生习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抓住孩子经常出现的口腔卫生问题,在矫正不适宜行为的同时塑造适宜的行为和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优化环境为幼儿礼仪教育创设良好的条件 1.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礼仪意识。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互动,幼儿园在实施“礼仪教育”时不能忽视家长的作用。在幼儿园里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礼仪氛围,以便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共同协助,这不但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改变家长的行为也有积极的影响。有关资料表明:父母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和凿的家庭气氛、严而适当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孩子形成良好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80后独生子女的孩子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相对欠缺,幼儿入园后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幼儿园有必要帮助家长有效辅导孩子,在内涵发展的追求中,家园共育,将孩子的行为方式升华为受益终身的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在荷兰,父母的行为、观念、待人接物的方式深深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就拿荷兰孩子学习骑单车来说,一般都是家长陪伴幼儿学习骑车,到了路口,家长就提醒小孩要怎样打手势,怎样注意左右或前后车辆等等。在父母的示范下,孩子逐渐学会如何通过路口。通过这样的经常性练习,小孩从小就树立起了交通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前,家校合作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和重要趋势,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然而,很多家长在督促孩子做功课和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常常由于教育观念陈旧、方法不当,不自觉地压抑甚至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阻碍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尊重幼儿的好奇好问行为 孩子与家长的经历不同、思维不同,在看待问题上,孩子有他们自己的视角.有时这些视角让很多家长觉得很奇怪、不可理解。所以.当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时.很多家长经常是还没有认真听完孩子的问题,就粗暴地制止孩子。采取这种做法的父母,虽然免除了孩子带来的一时麻烦,但却严重挫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孩子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家长又怎能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呢?因此家长应呵护孩子好奇好问的良好品质,并加以鼓励和耐心引导。  相似文献   

10.
<正>设计理念: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有不少习惯需要改进。特别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阻碍逐渐显现,家长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助力孩子成长。本次家长体验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题,主要通过家长活动体验、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和原因,引导家长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进行反思,同时借鉴某些家长的成功做法,以使家  相似文献   

11.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呢?我们认为需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孩子上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在家里要听大人的话,不管是否合理,其结果是以家长的愿望和兴趣、思维和意念强制孩子接受,从而泯灭了他们的独立性、创新的意识和自主的行为。所以,改变把孩子作为家长的隶属物的  相似文献   

12.
试论增强孩子的学习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指导孩子有效学习,不断促进孩子的学习进步,是广大家长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家长,在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努力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还应该特别注意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不断增强孩子的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健康心理不是天生的。它的形成,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下面就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谈谈我的体会。一、让孩子学会社交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不断发展的趋势和加入WTO后全方位竞争的形势,迫切要求中小学生增强社会交往的意识,提高交往的能力。目前不少家长因害怕子女在社交中沾染上不良风气而阻挠孩子的社交,这是不可取的。孩子总要走进社会,家长要让他在与亲戚朋友的交往中学习正确的社交技巧和必要的安全意识,提高孩子与他人、集体的相容度,使他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二、容忍孩子的宣泄行为当孩…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年龄普遍非常小,处于婴幼儿期,对于事物只能够进行简单的模仿,对于学习没有任何概念,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也无法快速形成学习意识,而是需要在将来成长当中逐渐去培养学习的意识。所以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意识的关键时期。对于家长来说,选择好的幼儿园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有培养孩子学习意识和兴趣的观念。配合好老师,共同帮助孩子逐渐养成学习的意识与兴趣。主要围绕幼儿园阶段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来探讨具体的培养方法。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强调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一定要让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第二部分则探讨家长参与孩子成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主要讨论家长给孩子成长空间的现实依据等问题;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总结全文,提出培养孩子观点。  相似文献   

15.
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呢?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住往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孩子上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在家要听大人的话,不管是否合理,其结果是以家长的愿望和兴趣、思维和意志强制孩子接受,从而泯灭了他们创新意识和自主行为。所以,改变把孩子作为家长的隶属物的家教观念,改变不平等、不尊重孩子的家教意识,树立“开放性”“科学性”“家庭、社会和学校  相似文献   

16.
窦宝平 《家长》2012,(4):14-15
如今,我们的社会环境和过去大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在一定程度上的陪读是有必要的。家长适当陪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够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但如果家长过度插手孩子的学习,那就容易使孩子在学习上产生依赖心理,甚至给孩子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从而对学习丧失兴趣、对父母感到厌烦。因此,家长陪读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一、家长要考虑孩子的需要 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时候,学习上往往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帮助。家长可以配合学校的教学进度,督促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同时,家长的积极关注有利于孩子端正学习态度,从而使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们的教育领域正在进行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要求广大教师改变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家长如何做到使自己的孩子适应课程改革,学到更多的知识,长大以后成为有用的人才,在此我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谈几点体会。一、家长要正确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共性。郭沫  相似文献   

18.
<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不断提高学习层次,进入更高学府,这对学生的学习方面及能力方面都有很高要求。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生都是由教师手把手地指引和领导,但是到了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学生就要学会自主学习,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因此在初中这个过渡阶段教师一定要从意识和行为上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在平常的学习和锻炼中就树立自主管理意识,学会自主管理,为以后的学习和进步做好准备。一、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家长不再溺爱孩子  相似文献   

19.
冯国强 《顽皮娃娃》2009,(2):I0009-I0009
2.5-5岁,是孩子开始建立规则意识的一个关键期,给孩子讲道理,坚持原则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家长要控制自己的行为,“身教胜于言传”在这个阶段对孩子尤为重要。万一家长不小心说了不好听的话,或者偶然对孩子“动粗”了,家长就必须向孩子道歉,而且要有“利益损失”,要补偿孩子,那么孩子也会以此为模板衡量自己的行为和得失。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家长要有正确的养育观念,建立科学的育子理念,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这样才是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随着孩子身心不平衡的快速发展,步入中学时代的孩子生理发展显著快于心理发展,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的增强让孩子在与家长相处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引发一系列亲子冲突问题,导致亲子关系不和,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而且更加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心理学的四个效应为出发点,重点分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以及为家长们提出相应的策略应对孩子的逆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