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数学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在小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用课堂教学去指导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周新荣 《云南教育》2004,(32):24-25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这不仅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小学数学中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贯彻了新的课程论思想和新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有利于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怎样才能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实现课堂自主学习,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有利于学生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产生
  数学具有应用的广泛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强烈地意识到数学是高科技的核心。因此,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开展数学应用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不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只有学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解答问题,才能有利于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创新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是要让学生有质疑的精神和意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最终取得数学学习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提倡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探究并获取和应用知识,它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感受数学知识中凝聚的数学智慧,形成初步的数学学科素养。数学教学可以将研究性学习融入问题情境的创设之中、数学模型的建构之中、研究方法的探求之中、数学本质的揭示之中以及数学应用的过程之中,以帮助学生强化数学抽象的意识,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形成科学探究的自觉,培养严谨推理的习惯,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问题是创新的源泉,提出问题也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而问题意识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关系密切;问题意识是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变革的着力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有效教学的形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要从学生入手。更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数学问题意识,将其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任向娟 《陕西教育》2007,(11):33-33
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李建军 《考试周刊》2013,(99):79-79
小学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逐步强化数学应用意识,结合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逐步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数学运用意识、观察和思维能力,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型课堂教学环境,探索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交流,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改变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明确分工,精选探究问题,及时进行有效评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实施以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得以大力推广。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慷慨地把探究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合作探究,从中触摸数学。体验数学。创造数学。享受数学。近几年来,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一直重视合作学习的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分组学习模式是解决当前高职数学教育问题的有效学习模式,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与交流意识、责任感以及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给于适当的组织、引导.  相似文献   

15.
褚水林 《教学月刊》2009,(11):53-5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结合初中数学内容,让学生解决一些有思维价值及其丰厚背景的应用问题,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价值,培养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体验科学的方法和精神.但是,现有数学应用问题的课程资源还满足不了教学需要,数量上偏少,  相似文献   

16.
数学问题情境设计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借助于情境中的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把从情境中探索和提出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问题”为“红线”组织教学,在解决问题和数学应用的过程中又会引发出新的情境,从而又产生出深层次的数学问题,不断深化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应用,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有用的数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揭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渗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加强应用,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开展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8.
解琪 《新疆教育》2013,(14):113-113
提倡数学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它绝不是知识学习的附属品,应该使学生学到必要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受到必要的数学应用训练。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与实际的联系,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注重帮助学生体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加强课外实践,鼓励学生收集数学应用的事例,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的应用意识既是数学教学的课程目标之一,也是作为社会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增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努力搭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初步的应用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如今,数学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数学应用与建模.数学应用与建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谈到数学建模,教师觉得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则认为这是好学生参加的活动,这些想法都使得数学建模活动难以开展.如何选择、设计适合所有学生的建模问题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