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移植(legal transplant)是西方比较法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某些因素是从另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或许多国家的“法律集团”中输入的,也就是说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相似文献   

2.
法律移植是国家创建法律过程中的常见现象。近代以来,许多非西方国家在西方列强武力和明的双重冲击下,为实现本国的现代化实施了以西方法为楷模的法律移植活动。日本被认为是成功移植的典型国家。但是,通过对移植对象的选择,移植过程中对本土资源和外国法的认识、处理,以及移植的效果等的研究,可以认为近代日本的法律移植并不完全成功。日本明治时期法律移植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当前我国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制的立法活动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法律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移植是比较法学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我国法学界在围绕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讨论中所提出的一个热门话题。法律移植的实践表明,只要移植的法律能转化为接受国自身的发展需要,法律移植就会成功。法律移植也是我国法律改革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中,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型法律问题,法律研究与变革不仅要立足本土的特征了解自身,还需要有宽阔的视野与前瞻性来不断学习。通过介绍民法立法进程中法律精神、法律制度两方面的法律移植以及移植过程中本土化的制度创新,论述在民法中进行法律移植与创新的可行性。继而针对如何根据本国法律环境辨析适用的情况以及如何使法学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两大困境,提出辨析法律文化的不同组成部分以进行区别性移植,及在民法中发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建议,以期能够很好地运用法律移植来推动民法的发展,更好地推动法治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在明确法律移植主体问题既是我国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法律移植秩序化和我国法律体系完整性要求的基础上,从狭义的法律移植角度和宽泛的法律移植角度对法律移植主体构成进行阐述,认为法律移植主体应依法拥有法律移植权,而法律移植权属于立法权的范畴,故法律移植主体应具有专属性,就我国法律移植的现状而言,我国应尽快地法律中明确法律移植权的归属,使法律移植主体合法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法律移植机构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移植由于具有快速、节约成本等优点,早已已成一个不争事实。为避免法律移植人力、物力资源浪费,提高法律移植效率,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国家法律移植机构,内设专门的职能部门,行使相应法律移植的一系列具体职权。  相似文献   

7.
当代世界法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一个国家要进行现代法治建设应根据本国国情将外来法与本土法结合起来,以本土法为基础对其进行分析、扬弃和改革。目前,我国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过程中,应将传统法律文化作为我国实现法治的根基。引进、借鉴外国法律制度,不断总结完善我国的经验,特别是西方法的主体意识、权利本位和尊重人权等方面,正是我国法律文化应该充实和改革的方面。同时。在移植外国法律制度时还应注重其理念的研究,否则就不能深刻领会该制度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法治建设的目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法律移植成本是衡量法律移植是否有效的尺度.而法律移植成本分析制度是以有限的法律资源,进行有效的法律移植,实现法律移植本土化的保证。我国的法律移植应该引入法律移植成本分析制度,并且使法律移植成本分析的主体规范化。使法律移植成本分析所提供的数值是多种成本组合方式分析的综合值.通过对影响法律移植成本的定量和变量分析,以及法律移植的成本分析与法律移植的价值评判界限的把握,实现法律移植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法律移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法律制度互相借鉴与取舍的过程,只要国家或民族间彼此发生了关系,都将会造成文化上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自有国家以来,几乎任何形式的法律文化都避免不了法律之间的移植问题,所以说法律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在国家和民族间创造性地移植和借鉴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国际文化交流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我国目前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移植或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法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法律移植的理论评析,着重论述了进行法律移植的充分理由.  相似文献   

10.
论法律移植     
法律移植的基本含义是: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纳、同化国外法律,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实践证明只要移植的法律能适应接受国自身的发展需要,法律移植就会成功。法律移植是我国法律改革的手段之一,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又要注意到它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