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孕育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时代转变的现实基点,这一伟大思想的生成逻辑有着鲜明的特质和指向。守正创新是其生成的基本理论逻辑,笃实力行是其重要的实践逻辑,增进福祉是其根本的价值逻辑。理解与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的重要逻辑内涵,有助于从历史方位与现实变革的时代意蕴中整体认识其形成的逻辑起点和精神实质,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逻辑的主题很好,但也很难。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很明确了,但是现在要总结它的哲学逻辑,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怎么总结也没有习主席自己讲的好,所以我就想,我们现在没有特别的必要去分析理论这一块与那一块之间的关系,我倒觉得比较重要的是看一看中国特色到底做了什么,在这里面有...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政治协商的思想火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提供了理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思想的基本理论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商思想因子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鲜明的中国特性和中国气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政治协商的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的研究,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的协商,以及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对国家、地方的大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的协商。  相似文献   

5.
《集宁师专学报》2019,(2):51-5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扎根于本国特殊历史国情和文化背景之中的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民主作为政治追求,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为"中国奇迹"的出现廓清了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只有内生于本国特殊历史国情和文化背景之中的政治发展道路才最可靠,最管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原则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成逻辑的重要方法论基础。从总体性原则出发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成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生成的总体性关系,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系统演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与历史、实践和世界的互动中的开放性生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性推进,应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践并完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薄弱环节;同时进一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放性资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不可忽视的政治资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稳妥推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发展道路;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主体建设,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发展的基础;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强化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发展的保障;积极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的文化氛围,积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发展的深层次养料。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牢牢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肥沃土壤之中,在经历"穷过度"的错误认识后,经过新时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再认识,实现了由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建设政治文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文化自觉,铸造国魂层层递进的逻辑生成,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的逻辑延伸和创造性实践,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进步历史逻辑的必然,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渊源。当代中国社会形态的性质和特征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和实践特征,不仅关系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判断,而且关系到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历史走向和前景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具有自身特征。主要表现在:从政治参与同政党的关系看,必须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以保证政治参与的社会主义性质;从政治参与的途径看,其形式丰富多彩,为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平等性提供了最大可能;从政治参与的主要表现来看,主要为理性参与,显示有序性;从政治参与的主题看,它主要围绕经济发展而展开,富有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对历史回溯方法的说明,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代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科学社会主义思潮、运动和制度及其主题的演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三位一体”和“三总”的内在统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命题展开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结为一体.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刻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内在统一的核心和主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及方法运用上的深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果。从1982年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不断发展变化,其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演变具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  相似文献   

15.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文章立足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着眼于中国和世界两个视域,总结历史,立足现实,放眼世界,提出:既弘扬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又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与时俱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民主制度,具有鲜明的、浓厚的中国特色。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一是民主之原创性,它以平等协商的方式创造了解决意见分歧的有效路径,以兼顾各方利益的机制创造了协调社会矛盾的合理办法,以广泛政治参与的渠道创造了行使人民权利的实现方式。二是协商之制度性,它是制度化的协商形式,是制度化的决策程序,是制度化的集中方法,是制度化的公民政治参与渠道。三是民意之广泛性,人民政协的组织构造、主要职能和工作特点,使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广泛表达民意的民主机制。四是模式之适合性,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协调政党诉求和界别诉求的制度化功能,是符合国情和适应现实的制度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政治协商制度是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