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应努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理念。要关注教材更应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应进行"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2.
一、新、旧大纲的差异一览表 二、新、旧大纲的差异对高考复习的启示 当前,新的数学课程改革正朝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方向推进.数学科命题组已明确指出,新课程改到哪里.高考就跟到哪里,即要重视现行教材,又要兼顾新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三大目标: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些目标的达成,落脚点在教材上。而如何使用教材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前几天,江阴市数学中心组成员对我校进行了一次数学新课程教学调研.我开设的调研课《几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问题》得到了中心组成员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引出一些教学思考,让与新课程同行的人觉得"课程理念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根本".课堂教学要紧扣数学课程基本理念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深入钻研教材,同时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学会跳出教材看教材,使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九年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更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对教材进行再次开发,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符合实际,使农村中学的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下面笔者就平时教学中如何对教材进行处理举例说明(以下均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科书),意在抛砖引玉,与同行老师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浙教版七年级数学实验教材,认真贯彻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选材源于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采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呈现形式,对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采取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渗透多元评价思想,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基本理念.本人结合自身的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句话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参与数学的学习,人人都在数学上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得到不同发展,让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呢?下面,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走进生活"是新课程标准中一种全新的理念,它有利于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教师必须以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现行教材,创造性地教,让学生在熟悉的、现实的情境中  相似文献   

9.
课标教材很好地体现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人本主义新理念,它具有如下特点:(1)重视数学知识的背景和应用,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2)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提问;(3)加强过程与联系,数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一种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新课程标准就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阵地仍是数学课堂.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因而优化数学课堂环境,应成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数学课堂环境的优化应包括数学教师正确的课堂价值观的建立;科学合理地使用教科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综合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例题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结合教材,适当深化例题教学、提供模型,引导学生设计应用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江羡珍  文玉婵 《高教论坛》2007,(4):105-107,119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当前高师数学教学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论述了"以培养人为主"的高师数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职《模拟导游》课程的教学,应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新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既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针对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作出的选择。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把握以下重点:教学理念的变革、教学内容的整合、"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5.
不断改革和创新是高校"两课"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规定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两课"教育的实效性仍然是"两课"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要切实增强"两课"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贯彻到"两课"教育中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树立新的"两课"教育理念,建立新的"两课"教育模式,采用新的"两课"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素质教育,笔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一,学习新教学知识的能力。二,探究教学问题的能力,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创造性能力。  相似文献   

17.
矩阵的秩教学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从例题出发引入矩阵的秩的概念,并给出了一些常用的结论及常见错误分析;自然地引出了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理论和矩阵乘法的消去律;总结了适合非数学类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对中学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而使培养中学数学教师的高师数学教育中重要的、有特色的课程——中学数学教学论面临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为此中学数学教学论应进行如下改革:更新教材内容;形成创新型课程,培养创新性人才;学教结合,注重实践;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信息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借助《几何画板》、网络等现代教育媒体构建“数学探究性CAI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验过程和效果,阐述了该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操作要点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上。作为数学教师应明确何谓“创造性”以及数学教学自身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探索如何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