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彰显数学的文化魅力,塑造学生的现代文明素养呢?下面结合笔者观摩席争光老师执教的《圆的周长》教学片段,谈一下自己的一管之见。[案例]一、“周三径一”,数学文化之唤起师:“周三径一”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大家想去了解一下吗?(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探求“周三径一”的欲望)师:(播放课件)大家观察这幅图,看看都有哪些图形?生1:图中有圆。生2:有六边形。生3:是正六边形。……师:正六边形周长和直径的比…  相似文献   

2.
近期,我参与了两所农村小学联合中心教研组组织的“同上一节课”活动,有两位老师上的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其中他们对同一内容的处理值得我们深思。片断一(第一位教师):(师出示图形,如图1)图1师:请根据这幅图找出适当的分数,能找几个就找几个。生1:我找的分数是416和41。师:很好,谁还能找到别的分数?生2:我找的是1216和43。师:同学们同意吗?生:(齐)同意。生3:我找的是13。师:大家同意吗?生:(齐)不同意。师:请坐下,让我们听一听别的同学是怎么说的。生4:我找的分数是28和86。师:大家同意吗?生:(齐)同意。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找到了这…  相似文献   

3.
(课前 配乐 播放 以“感受 美”为 主题 的系 列 图 片 ,营造“ 美 ”的氛围。上课铃响,停止播放)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显得无精打采) 师( 走 到 学 生 中 间 ):老 师 今天特别高兴。(生小声议论) 师:高 兴 ,不 是 因 为 自 己 参 加比赛,而是因为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 。 今天 的 学 习 呢 , 气氛 有 点 特别——后边 坐着很多听课的老师。—大家刚才已 经上了一节课,还紧张吗?(生小 声回 答。 有说“紧 张”的,也有说“不紧张”的) 师:其 实 没 必 要 紧 张 ,平 时 怎么学,今天照样怎么学。好吗? 生(小声地):好! 师:据 说 ,大 …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数学读本》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单元的知识点是比轻重、比长短、比高矮,教材创设了“小动物上学”的主题图情境。教材通过呈现直观的情境图,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问、交流,感受比较的必要性和量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实录一、观察主题图,看懂图意师:小朋友们天天来学校上学,小动物们也和大家一样要上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出示主题图,生观察2分钟)生:我看到了大象。生:我看到了三匹小马。生:我看到了小猴子在划船。生:还有小羊和长颈鹿。师:你们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观察的?…  相似文献   

5.
教学案例: 在一次校级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了苏教版教材"圆的周长"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通过动手测量、计算来探索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在学生操作、计算的基础上,师生进行了以下的交流. 师:大约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记载,你能说说"周三径一"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1:"周三径一"这句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  相似文献   

6.
教学片断 在一年级艺术课《金色小提琴》中,有一幅内容为小熊拉琴的画。课上教师先请孩子们看图编故事,当老师按教参说“小熊拉琴”时,立刻遭到一位学生的反对: 生1:老师,那不是小熊,是小狗。 师:是吗?(教师愣了一下)生1认为图上画的是小狗。那我们大家再仔细看一看,图上的小动物到底是什么? 生2:是小熊。 生3:是小狗。 (学生中间开始出现争论) 师:看来大家意见不太一致,能说说理由吗? 生4:我觉得是小狗,书上画的小狗都这样。  相似文献   

7.
师:大家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疑问?生:我觉得“温暖”和“舒适”用在这里不够准确。师:能说说原因吗? (生一时说不出来)师:说不出原因没关系,请大家走进课文,用心地读一读,找一找原因。(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起了手)生:渔家的小屋里只有一个没有  相似文献   

8.
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师出示主题图,图略) 师: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男孩有34枚邮票,女孩有16枚邮票. 师: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 师:怎么列式? 生:34+16. 师:很好.34+16等于多少呢?请大家独立思考,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相似文献   

9.
[片段]师:现在我们先看看在2、3、4自然段中,兔妈妈、小黑兔和小白兔都说了什么。从它们的话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呢?先读一读,再分学习小组讲一讲。(生自由读,小组交流。)师:先看妈妈的话(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在“最出色”和“最大”下面加点)。大家听,“你们今天谁跑得最出色?我奖给他一个最大的蘑菇!”多亲切呀!妈妈是多么关心自己的孩子啊!大家读一读,读得亲切点。(生自由试读。)师:小黑兔听了妈妈的话是怎么说的?生:小黑兔得意地说:“得了第一名。”(生做得意的动作。)师:(出示插图2,说图意)大家看画面,想像一下当时小黑兔和乌龟赛跑的情…  相似文献   

10.
犤片断1犦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看淘气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图,图略。)请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生1:淘气想:“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生2:我从图中知道这座桥限高4米。生3:图上告诉我们汽车高3米。师:图中的信息看明白了吗?还有问题吗?生4:“限高”是什么意思?师:问得好。谁能帮帮他?生5:“限高”的意思是不许超过的高度。师:这座桥不许超过的高度是几米?(4米。)汽车能不能从桥下通过?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致觉得3米4米,汽车能从桥下通过。犤评析犦此教学活动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一、引入本课师 :同学们 ,在这次读书周活动中 ,大家读书了吗 ?生 :读了。师 :有没有收获 ?生 :有。师 :你们喜欢文学吗 ?生 :喜欢。师 :好 ,今天 ,我们就把大家的收获作一次展示和交流 ,让老师也来分享一下你们丰硕的成果吧 !(打开电脑 ,屏幕显示本次活动的主题“我爱文学”。)二、课堂活动1 .学生交流读书感受师 :画面上的人物大家认识吗 ?(屏幕显示古今中外 6位文学名家的画像 )生 :我认识冰心 ,我读过她的《繁星》《春水》。还有苏轼 ,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 ,课本有他的词《水调歌头》 ,其中我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是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  相似文献   

12.
一、感知周长师 :今天 ,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 ,你们认识吗 ?(逐一出示 )请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选择相同图形的同学组成合作小组。 )(选五角星形的最多 ,月牙形的其次 ,圆形的再次 ,无人喜欢长方形、正方形。 )师 :这节课 ,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平面图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 :周长 )师 :谁知道周长是什么意思生 :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生 :周长就是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师 :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 :我是从周长的名字中想到的。周就是“四周”的意思 ,“长”就是“长度”。“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师 :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 …  相似文献   

13.
【案例:苏教版第六册《菩萨兵》教学片断】师:(板书“菩萨”)大家来读一读。生1:菩萨。师:你知道哪些菩萨?生2:我知道观音菩萨。生3:我知道文殊菩萨。生4:……师:这些菩萨有什么相同之处呢?生1:他们都是神仙。生2:他们眉心都有一个红色的圆点。师:我们在电影电视中见过很多菩萨的形象。除了外貌上有这一相同点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共同之处吗?生1:他们都很善良。生2:他们慈悲为怀。生3:他们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师:大家说得不错。一起再读一读。生:菩萨。师:(板书“兵”)再读一读这个字。生:兵。师:兵是指什么样的人?生1:兵是那些在战场上…  相似文献   

14.
片断:理解“平均分”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动手分物体,你对平均分有哪些认识?生:平均分就是把一些东西分成相等的几份。生:平均分的结果要每份同样多。生:如果每份结果不一样就不是平均分。师:说得多好啊!现在老师再给你10颗糖,不告诉你分的份数,你会把它平均分吗?生:会!师:请大家在作业纸上画一画,分一分。(生分完后)谁愿意带着你的练习纸上讲台交流展示一下,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分的。生:我把10颗糖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5颗。(见图1)生:我把10颗糖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都是2颗。(见图2)图1图2图3师:同学们,这两种分法是平均分吗?生:是!师:…  相似文献   

15.
一、发现一道风景师:不用我说大家也一定清楚,《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是吧?生:(齐答)是。师:但是,关于“二泉映月”,还有一点,如果我不提醒,大家就不一定清楚。其实,“二泉映月”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著名的风景。不信,你去书上找找看。就是这篇课文,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还真不少。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师:谁找到了?把你找到的风景读给大家听一听。生1:(朗读)“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水声。”师:好一个“水面月光如银”。这是一…  相似文献   

16.
课前主持人(潘玉红):“教研员课堂”是我们校本教研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基本步骤是教师把在平时的教学教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教研员那里,由教研员进行归类与整合,形成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教研员自己上课,老师们在教研员的课堂中去体会、感悟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我们还要组织课后研讨,在互动式的交流与探讨中共同进步。教学实录师:先请大家看一张图片(出示足球场图,正在洒水做草皮的养护,图上标出“每平方米草皮用水1千克”),大家有什么问题吗?生: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师:你怎么会想要知道足球场的大小呢?生:如果不知道足…  相似文献   

17.
[初读课文后 ,黑板上留下了学生合作探究、整理归纳的板书 :写总理一夜工作开始的情景(1—2)写总理一夜工作经过的情景(3—4)写总理一夜工作结束的情景(5—6)抒情部分———写亲眼看到总理一夜工作情况后的感想(7—8)]师 :我们现在先来看写总理一夜工作结束时情景的第三段课文。大家轻声读一读。(生读第三段课文)师 :课文里用了几句话来写总理一夜工作后的宵夜———花生米的?生(1):三句。师 :你给大家念一念。师 :总理一夜工作结束时和“我”一起吃的花生米是“多”还是“少”?生(2):少。师 :何以见得?生 (3):第一句就告诉了我们 :是一小碟…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数学读本》一年级上64页~65页。片断一:情境感知,初识加法师:昨天,我们根据这幅主题图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现在,请你根据这幅主题图提一些求“谁和谁一共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生:苹果和梨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师:能列出算式吗?生:4+5=9。(师板书:4+5=9)师:算式中的“5”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生:5”代表有5个苹果,4”代表有4个梨。师: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生:松鼠和蝴蝶一共有几只?师:这个问题是用加法解决的吗?生:(齐)是。师:还有其他问题吗?生:荷叶上有几只青蛙?跳下水的有几只?一共有几只青…  相似文献   

19.
现将湖北省洪湖县实验小学特级教师徐葆琼教学语文第四册27课《关怀》的实况记录整理如下: 师:这一节课是看图学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板书“关怀”,出示大挂图),先把整个画面看一看。生:(认真看图) 师:(看后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 生:这幅图画的是在教室里。师:图上画了一些什么人? 生:这幅图上有小孩子和周总理。师:这样回答好吗?应该怎样说? 生:这幅图上有小学生,还有周总理。师:这幅图主要是画周总理还是主要画……(一个学生有所悟,连忙接口回答) 生:这幅图上有周总理,还有小学生。  相似文献   

20.
片段一:奕 读,师指名读) 师:你们能说出“奕”的几个 师:读得不错。这两个字意形近字吗? 义是什么?(引导学生查字典,理生:“恋”、“弈”、“蛮”…… 解其意思) 师:“奕”与“恋”、“弈”与生:“无瑕”的“瑕”是“玉上“峦”有什么不同? 斑点”的意思。生(脱口而出):下面部分不生:“应接不暇”的“暇”是同,上面部分相同。 “空闲”的意思。师:是吗?(出示写有“奕” 师: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弈”“峦”“恋”等字的投影)大家字的写法呢?再仔细观察、比较一下。 生:这两个字的右边跟“假”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